董鴻飈

董鴻飈

董鴻飈(1948.5—),男,字石弘,號青柳,又號江晨。別署白石門下籍貫河北省曲陽縣。齊白石之子齊良遲嫡傳弟子,其作品多次在全國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被海內外眾多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界以及友好人士收藏。1948年5月生於北京,1967年在北京第三師範學校畢業。1988年4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現任神州墨海編輯部主編、北京京西中國書法藝術館館長兼北京中國書畫分校校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日中心墨會中國支部理事長等。

人物簡介

董鴻飈,字石弘,號青柳,又號江晨,別署白石門下。祖籍河北省曲陽縣,中國農工民主黨員。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第三師範學校,數十幾年執教書畫美術於大中國小,桃李滿天下。1948年5月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北京第三師範學校,1988年4月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1999年提前退休專門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創辦書畫學校,培育青少年,舉辦個人書畫展。
董鴻飈先生曾擔任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現任神州墨海編輯部主編、北京京西中國書法藝術館館長兼北京中國書畫分校校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日中心墨會中國支部理事長等職務。出版書畫作品集5部,曾與同仁李春造和編《畫蝦技法》一書書畫理論研究著作3部。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國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被海內外眾多博物館藝術館、收藏界以及友好人士收藏。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朱明德曾高度讚揚董鴻飈先生為“京西怪傑董鴻飈,熱愛家鄉藝德高。”並得到當代書畫大家沈鵬、范曾、歐陽中石、徐靜文等大師的高度評價是中國當代畫壇的一代大家。
他創作的《採菊•重陽》、《菊香圖》、《雄雞圖》、《蝦》及數十幅的《川底下村》系列山水畫作品,既有齊派畫風又有自己的風格,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

師承關係

董鴻飈先生師從齊白石畫派,是齊派第二代弟子國畫大師王漱石嫡傳弟子,他的書畫創新繼承和發展了齊白石畫派的風格。
董鴻飈老師現在是著名的國畫大師和人民藝術家。他深得齊派畫風和繪畫技藝的精髓,並結合自己多年作畫的經驗和刻苦學習,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繪的畫風格和藝術思想,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勇於創新,並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受到了各界領導、人士和繪畫界同仁們的讚譽和好評。他畢生學習研究和傳播齊派繪畫藝術,傳承而又創新,是齊派弟子中最優秀的一位。
並且在中國現代繪畫史上,還沒有一個畫家能像董鴻飈先生這樣回歸自然紮根山村,鍥而不捨,把自己的藝術和發現,全部貢獻給勞動人民,他因此得到了人民的喜愛和尊敬,他的藝術佳作將會煥發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齊白石幼子齊良末贈畫 齊白石幼子齊良末贈畫
著名書畫大家沈鵬老師合影 與著名書畫大家沈鵬老師合影

藝術成就

董鴻飈先生在藝術上有三大突出貢獻,鵲起京西,譽滿海內外。
第一大貢獻:書畫創新繼承發展了齊白石畫派。董先生繪畫師從齊白石畫派,並吸取民間藝術精髓,傳統文化功力深厚。他擅長花鳥山水,揮灑自如,筆筆到位,畫面明朗、清新、簡練、生機勃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精神,形神兼備、情景交融,極致水墨功夫。董先生在繪畫、書法、治印上兀兀窮年,藝術風格獨具,成為植根傳統師法造化的國畫藝術大家,為學習研究和傳播白石繪畫藝術,為中國美術的繁榮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第二大貢獻:點石成金髮明創意石頭畫。京西山川,巨峰聳立,礫石遍野,千百年來,世人熟視無睹。然而董先生不僅愛石玩石,更為獨特的創新是根據石頭特點,經過用心構思和突發靈感的創意,分門別類根據石頭上自有的色彩、形態進行藝術構思,不上色,不用刀刻,只用單純的墨色將明清古村爨底下村錯落有致老屋、百年樹木、黛色群山、等所有淳樸自然的景致以及魚虎鳥人物動物造型微繪於其上,深受海內外遊客喜愛,成為中國畫界又一個新畫種。
第三大貢獻:是發現京西爨底下村,歷時二十年的努力打造成北京國際旅遊名片,提升北京的文化產業。董鴻飈先生常年深入生活潛心創作,1995年在燕郊寫生時,發現了民風古樸、環境優美,並且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爨底下村。董鴻飈老師以當代書畫家應有的社會責任,搬到了古山村,創作出了大批具有山村特色的文化作品,逐步將古山村獨特而深厚的燕西文化,傳承下來,傳播出去。並成立了畫廊,畫室,茶社,成為畫友們採風聚會的一處佳所。在董鴻飈老師的推動下,如今的爨底下村已成為京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代表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董鴻飈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