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實驗學校

萬盛實驗學校

重慶市萬盛區實驗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新名老校,它位於萬盛城區勤儉路十八號,東鄰萬盛區教委、教育服務中心,南鄰萬盛區房管局家屬區,西鄰萬盛區國資公司開發區,北鄰萬盛區糧食公司、糧食公司家屬區和原萬盛區建築公司家屬區。占地面積一萬八千三百六十二平方米,建築面積二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平方米,有八幢教學大樓及辦公大樓、規範的塑膠操場,擁有七百五十五萬二千多元的固定資產,是一所花園式學校。

學校簡介

萬盛實驗學校 萬盛實驗學校

重慶市萬盛區實驗學校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新名老校,它位於萬盛城區勤儉路十八號,東鄰萬盛區教委、教育服務中心,南鄰萬盛區房管局家屬區,西鄰萬盛區國資公司開發區,北鄰萬盛區糧食公司、糧食公司家屬區和原萬盛區建築公司家屬區。占地面積一萬八千三百六十二平方米,建築面積二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平方米,有八幢教學大樓及辦公大樓、規範的塑膠操場,擁有七百五十五萬二千多元的固定資產,是一所花園式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一百五十四名,退休教職工一百二十七人,學生二千七百零三人,其中幼教部六百二十四人。 她是原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國小,重慶市直轄後,成為了萬盛區的示範國小、視窗學校、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享有重慶市“文明單位”、“德育工作示範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學校”、“教學教研先進學校”、少先隊“全國紅旗大隊”等殊榮。近百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設者,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現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時期。我們有理由相信,她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歷史沿革

萬壽宮初級國小堂——萬盛初級國小堂(通稱“官”學堂)——南川縣萬盛國小——南川縣萬盛鄉中心國民學校——南川縣第十區中心國小——萬盛鄉中心校——南桐礦區萬盛國小——南桐礦區雷鋒國小——南桐礦區萬盛國小——萬盛區萬盛國小——萬盛區實驗學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一九O七——一九四九年)

據可查證的有效歷史資料記載,該學校創建於一九O七年(清朝光緒三十三年),當時的萬盛僅是一個很小的鄉場,名萬盛場,屬南川管轄。建校時的校址就設在萬盛場的觀音殿,取名萬壽宮初級國小堂,辛亥革命後更名為萬盛初級國小堂(通稱“官”學堂,即官方辦的學堂)。
一九三O年(民國十九年),按屬地管理,當時的萬盛屬南川縣管轄,故更名為南川縣萬盛國小。
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校址由觀音殿遷到付家宗祠(通稱付家祠堂),即現校址。
一九三八年(民國二十七年),學校增設高小,成為一所具有初小高小兩級的完全國小。(一至四年級為初小,五、六年級為高小)
一九四四年(民國三十三年),根據當時的管理屬地,更名為南川縣萬盛鄉中心國民學校。
一九四七年(民國三十六年),通過統戰人士張祥書提名,南川縣委政府委託,中共南川縣委派地下黨員(南川縣委委員)石德奎同志到該校任校長(一九四七——一九四八),發展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當時全校共有十一名教職工,其中有五名(含校長)都是地下黨,有三名是培養的積極分子,這些同志都是經中共南川縣委挑選安排的,因此在這所學校里進步力量占絕對優勢。
一九四八年(民國三十七年),中共南川縣委覺得條件已成熟,決定建立地下黨萬盛支部,派陳志明(又名陳道中)同志任黨支部書記,支部就設在該校內,這是萬盛境內(包括南桐青山、金橋、青羊寺、關壩等,當時這些地區分屬綦江縣和貴州桐梓縣管轄)建立最早的地區性黨支部,當時的黨員大部分是教師,當時的校長是李炳勛(一九四八年——一九四九年八月)。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十一月解放軍向重慶挺進,南川、萬盛、綦江隨之解放,時任該校校長的韋登學離開學校(一九四九年九月至十一月),進步教師鄧後均、鄧後果、王化南等接管了學校,鄧後均任校長(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O年)。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

一九五O年南川縣人民政府派譚興進來校任校長(一九五O年至一九五一年),校名更為南川縣第十區中心學校,不久又改為萬盛鄉中心校,時任校長付建生(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辦學經費由南川縣政府負責籌資。
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八年是穆正君同志任校長。
一九五五年秋,按市政府因礦建區,服務礦山的決策,就以萬盛為中心,從綦江和桐梓縣境內將南桐、關壩、青羊寺、兩河、茶園、青山、金橋等地區劃歸萬盛,建立了重慶市南桐礦區,所轄範圍內的學校就由南桐礦區人民政府接辦,接辦時該校共有教職工二十四名,有九個初小班,五個高小班,共十四個教學班,有初小學生五百二十人,高小學生二百四十四人,共有七百六十四名學生。
一九五六年三月更名為南桐礦區萬盛國小。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羅紹章同志任學校第一黨支部書記兼該校校長。
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陳蘿莉同志任校長。
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五年是穆正君同志任校長。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幾乎全區所有的學校都改了校名,因此該校也更名為雷鋒國小,時任校長是陳永清同志(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八四年)。
一九七O年起開設附屬國中班。
一九七八年與王傑國小(萬盛二小)合併為南桐礦區萬盛國小,被確定為區的重點國小,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國小。
當時該校有教職工一百一十五人,有五十七個教學班(國小當時是五年制),學生二千九百二十六人(含附設國中班)。
一九八一年秋季停辦附設國中。
一九八二年秋季,國小由五年制開始向六年制過渡,到一九八五年全部完成改制任務,至此該校的校舍全部是新建,舊校舍(付家祠堂)的遺蹟已全部不存在了。
一九八四年,原任校長陳永清同志退休,劉金生同志從本區一零五中調來接任校長職務,當時全校共有86名教職工,34個教學班,學生一千七百零九人,占地面積一千四百二十二平方米,建築面積一萬九千四百三十平方米。
一九九八年七月原任校長劉金生同志退休,由時任副校長的王小林同志接任校長職務。
二OOO年三月,因區內學校布局調整,浸水埡學校被撤銷,國小部分劃給萬盛國小,國中部分劃給職中,二OOO年八月,萬盛區特殊教育學校(聾啞校)撤併到南川,二OOO年十二月,萬盛幼稚園與萬盛國小實行強強聯合,成立了萬盛區實驗學校。由王小林同志任校長,詹靜、吳薇、劉緒祿三位同志任副校長。
實驗學校成立時全校共有教職工一百五十八人,學前幼教部十六個班,招收幼兒共六百零五名,小教部四十個教學班,學生二千一百四十七人。

幼稚園沿革

據可查證的檔案資料記載,一九四零年(民國二十九年)十一月,由南川縣萬盛場人付炳金遺孀,付屏章之母鄧氏贈田產一百一十六石(約一百一十畝)、煤廠一處、輔房兩間(值當時的“法幣”一十六萬元),興辦屏章幼稚園,投資者的本意是建在萬盛場,後因承辦人違背鄧氏的初衷,圖私人便利,將幼稚園設在南川縣城北新村。
一九四二年十月,付鄧氏呈請南川縣政府準許將屏章幼稚園遷回萬盛。遷回萬盛後,於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四月二十五日正式開園,園址設在付氏宗祠(付家祠堂),聘請黃增輝為承辦人兼園長,招收兒童三十八名,有保教人員共四人。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三月,屏章幼稚園又遷到南川縣城內(今南川縣機關幼稚園),直到解放萬盛境內無幼兒教育設施。
一九五五年冬,重慶市人民委員會在職工福利費中撥款三千元,在原萬盛上街口建立“南桐礦區機關託兒所”,這是解放後萬盛境內的第一所託兒所,由區政府直接管理。
一九五六年四月,機關託兒所正式成立,招收幼兒15名,其中,一至三歲的有五名,三至五歲的有十名,所長代永橋,主任教員程淑芳,護士廖靜,代理保育員二人,炊事員一人,發展到一九五九年,招收幼兒九十名,一九六O年,改為南桐礦區機關幼稚園。到一九八五年時,當年招收幼兒二百四十一人,有教職工二十八人。一九八四年八月,新建了重慶市南桐礦區幼稚園,由南桐礦區教育直接管轄,當年招生三個班,招收幼兒八十人,有教職工共九人,教育員6人,保育員2人。一九九O年,南桐礦區幼稚園下放給萬盛國小管理(即現在學前部的前身),原機關幼稚園正式移交給教委管理,更名為萬盛幼稚園。一九九七年,命名為重慶市一級幼稚園。一九九九年,命名為重慶市示範幼稚園、教育科研幼稚園。到二OOO年秋季時,常年有教職工三十人左右,招收幼兒三百名左右,當時由詹靜同志任園長,周翠玲、胡亞二同志任副園長。
二OOO年十二月萬盛幼稚園與萬盛國小合併成立了萬盛區實驗學校。
萬盛區實驗學校成立後到二OO五年,迎來了學校歷史上又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現有教職工一百五十四人,有學生二千七百零三人,其中學前幼教部六百三十人,小教部二千零七十三人,在這個階段,先後完成了幼教部教學樓的新建和附屬設施的完善工程,完成了功能齊全的逸夫綜合大樓,塑膠操場的建設,完備了多媒體、微機等現代信息技術教育設施,實現了音樂課全部使用鋼琴教學,學生上美術課所用材料由學校統一提供,新開設了陶藝製作課,新建了自然實驗室等,所需經費中,邵逸夫先生捐資五十萬元,重慶龍寰公司總經理夏正文先生捐贈五十萬元(以後四年,每年還將捐贈二十萬元),政府撥一點,學校自籌一點來解決的。(這五年學校使用建設方面的自籌經費就有二百零三十多萬元,學校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萬盛區重點國小,並在直轄市也具有很高的辦學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