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希俊

華希俊,男,1966年1月生,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表界面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工學博士,博士後。兼任中國減速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鎮江市工程圖學學會理事。

個人簡介

華希俊,男,1966年1月生,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表界面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工學博士,博士後。兼任中國減速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鎮江市工程圖學學會理事。1987年畢業於江蘇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留校任教。1994年4月於江蘇大學機械製造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1年5月至2005年3月赴日本國立宮崎大學進行合作研究,並獲宮崎大學系統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9年任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講核心課程3門。歷任江蘇大學模具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機械設計工程系主任等職。
近年來一直從事表面工程、雷射套用技術及機器視覺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自90年代初開始,相繼開展了金屬基陶瓷電刷鍍複合鍍層研究;規則微觀幾何形貌表面的設計與製造機理研究;機器視覺檢測技術研究;發動機關鍵摩擦副雷射微造型潤滑減摩耐磨技術研究;新型毛化模具表面摩擦學最佳化設計研究;零泄漏非接觸式高性能機械密封技術研究等。在摩擦學、雷射套用及三維視覺檢測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創新成果,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家和省(部)市科研課題17項,企業橫向課題5項。通過省部級鑑定3項。申報專利7項,受權3項。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十餘篇被SCI、EI、ISTP收錄,4篇被INSPEC收錄。參加編寫“中國模具工程大典”、江蘇省精品教材“精密與特種加工”等4部。2000年被評為鎮江市新長征突擊手,2008年被評為江蘇大學優秀教師。2007年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8年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和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科研項目

1. 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基於雷射微造型處理的運動副表面摩擦學最佳化設計研究;
2. 中國博士後基金:柴油機關鍵摩擦副雷射微造型潤滑減摩耐磨技術研究;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規則微觀幾何形貌表面的設計與製造機理研究;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金屬切削毛刺形成的數學模型及其預報;
5.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重點項目:基於摩擦學理論的雷射表面微觀造型改性機理研究;
6.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梯度聚晶金剛石複合片製備及其套用基礎研究;
7.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內燃機凸輪軸機構摩擦副表面雷射微造型處理的摩擦學研究;
8.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計畫:新型毛化模具表面摩擦學最佳化設計及其套用研究;
9. 江蘇省博士後基金:內燃機摩擦副雷射微造型潤滑耐磨關鍵技術研究;
10. 鎮江市工業科技攻關項目:零泄漏非接觸式高性能機械密封的研製;
11. 江蘇省高新技術重大研究項目:零泄漏非接觸式高性能機械密封及其跨尺度雷射造型加工技術研究;
12.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公司技術創新資金項目:車用發動機關鍵摩擦副雷射微造型複合處理技術的套用研究;
13.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項目:高性能金屬塑性成形毛化模具新技術的套用研究;
14. 江蘇大學青年基金:金屬基陶瓷電刷鍍複合鍍層高溫摩擦磨損性能研究;
15. 江蘇大學高級人才啟動基金項目:機器立體視覺系統關鍵技術及其套用研究;
16.日本國立宮崎大學機器視覺課題研究;
17. 模具表面強化技術研究開發,企業;
18. 鐵道軌枕鋼模成形模具設計,企業;
19 單缸柴油機安全起動與自動減壓裝置的研發,企業

獲獎情況

1. 金屬切削毛刺形成機理、預測預報、控制技術開發及其套用,2007年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2.高性能節能環保型發動機的雷射珩磨技術與裝備,2008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摩擦副表面雷射微造型及其節能減磨技術與套用研究,2008年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