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洞景區

華嚴洞景區

華嚴洞建造於宋代,是集石刻文化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旅遊區。華嚴洞有開鑿於北宋建隆元年(960)的華嚴洞和開鑿於南宋嘉熙四年(1240)的大般若洞兩大石窟,內有宋代造像159尊,歷代碑刻題記24處。 位於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石羊鎮箱蓋山上,距石羊鎮6公里,安岳縣城東50公里,重慶市大足縣30餘公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景點特色

大洞為華嚴洞,因內刻“華嚴三聖”而得名。洞高6.2米,寬11.1米,深11.3米,窟正面呈矩形。華嚴洞造像,以密宗為主,是釋、道、儒同窟造像,題材達39種。其布局嚴謹,造型奇妙,動靜結合,虛實得體,採光科學,殿堂似的石窟燦爛輝煌,氣韻生動,在中國石窟造像中獨樹一幟,是北宋石刻藝術精品,是安岳石刻旅遊區造像窟中最大的、保存較完好的洞窟。造像分布於左中右窟壁,中造高5.2米的“華嚴三聖”雕像(圖一),左右並排高4.1米的“十大菩薩”坐像(圖二),洞壁刻滿“經變”故事圖景。造像中的人物,個性鮮明,姿態優美,比例均勻,穿戴華麗,非常貼近生活和符合中國傳統的審美情趣。特別是十大菩薩,古匠師們著力對面部的細膩刻畫,充分表現出了眾菩薩外表的俊俏和內心的慈善;線面結合的鐫刻手法,使形體更加優美、楚楚動人。加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鏤空飾花寶冠,珠光寶氣,粒粒可數的珠串瓔珞,行雲流水似的帔巾、衣褶,更加襯托出氣質的高雅,身份的華貴。連環畫式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求法圖”極具特色,所刻善財童子參拜的眾多大德無一雷同。大德們所在環境中的樓台亭閣精巧玲瓏,寶塔宮闕氣勢雄偉,花草樹木生機盎然,雲霞霧靄,裊裊舒捲。“剪雲補衣”、“眾妙香國”、“化城七寶”等眾多求法場景躍然壁間。這些世俗化、民族化、地方化、生活化的說教作品,無不使人嘆為觀止。華嚴洞窟口兩邊所刻下山獅、準提佛母、摩利支天,面相兇惡,與慈悲的佛、菩薩及多變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獨特的對比造像手法,使窟中造像全都活了起來,顯得十分生動,達到了極高的藝術造詣。

“大般若洞”石窟高4.7米,寬、深各約5米,洞額刻有洞名。洞中正壁刻一佛二菩薩,兩廊分三層,下層列十八羅漢,中間是廿四諸天,上層塑十童子,在正中佛像後壁,有兩龕李耳和孔丘的浮雕塑像,屬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同窟造像。洞頂刻有一個直徑為2.2米的“人丫”字,現該字尚無令人信服的注音和釋義,“兩個人字顛倒顛,認到了你就是活神仙”廣為流傳,成為千古之謎。

旅遊價值

華嚴洞景區一年四季均可旅遊,景區內空氣清新,陽光明媚,是遊覽、觀光、度假的絕佳境地。目前,華嚴洞景區的食宿、交通、通訊都極為方便,是安岳旅遊的必去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