菥蓂[中藥]

菥蓂[中藥]
菥蓂[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菥蓂,中藥名。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乾燥地上部分。夏季果實成熟時采割,除去雜質,乾燥。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無毛;莖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種子每室2-8個,倒卵形,長約1.5毫米,稍扁平,黃褐色,有同心環狀條紋。花期3-4月,果期5-6月。全草可入藥,具有清肝明目,清熱利尿等功效,主治腎炎、子宮內膜炎。

入藥部位

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乾燥地上部分。

性味

辛,微寒。

歸經

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

清肝明目,和中利濕,解毒消腫。

主治

目赤腫痛,脘腹脹痛,脅痛,腸癰,水腫,帶下,瘡癤癰腫。

用法用量

9-15g。

使用注意

不能與乾薑、苦參同用。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稍潤,切段,乾燥。

生理特性

一年生草本,高9-60厘米,無毛;莖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花期3-4月,果期5-6月。生在平地路旁,溝邊或村落附近。

產地

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江蘇、浙江、湖南等地。

相關論述

《晶珠本草》記載:“析嘎哇清肺熱、腎熱,治肺病、腎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