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盧明,山東鄆城人,鄆城縣委政法委副書記、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水滸學會理事、山東省當代文學院院務委員、菏澤市詩詞學會副會長、鄆城縣作家協會主席。
趙秋麗,山東菏澤人,光明日報社駐山東記者站站長、中國新聞獎獲得者、山東省政協委員、山東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
原文
清清菏水,浩浩雷澤,伏羲開闢,萬代生輝。西對中原,東牽古運,北拱京津,南望江淮。地處魯西南,手牽蘇豫皖。古連濟水,今依黃河,天下四瀆關其二①;地近平湖,路連泰岱,中華五嶽鄰其一。汶口龍山遺址,存留先民足跡;唐堯虞舜先皇,漁耕雷澤河賓;商有莘、顧、黎國,周有宋、曹、魯、衛。秦屬東郡、碭郡,隋歸濟陰、東平。唐兼曹鄆濮宋,宋屬京東西路。元系中書省,明代屬山東,清謂曹州府,今興菏澤城。
俊才輩出,勝事不斷。伊尹為相,助湯戰勝夏桀;孫臏用兵,為齊打敗龐涓。孔子聞獲麟,春秋絕筆②,莊周為小吏,退隱作書。范蠡興越,功成而經商定陶;伯樂相馬③,技高而揚名郜國。魏武興宏業,此為奠基之地④。曹植還東郡,詩具建安風骨。汜勝之著書立說⑤,作農學之祖;溫子升避難冤句⑥,封伏波將軍。王禹偁詩文改革,開一代新風;晁補之筆調俊逸,成蘇門學士。黃巢身披金甲,號沖天將軍;宋江梁山聚義,得風雲際會。民眾反清,斬殺僧格林沁⑦;登禹抗戰⑧,氣壯祖國山河。教育精英,何思源故里在茲⑨;鄉村研究,梁漱溟實驗於斯⑩。劉鄧渡河,拉開戰略反攻序幕;幹部南下,開闢貴州建政新天。築堤建壩,贏得黃河安瀾;聯產承包,開創農村改革先河。
人文昌盛,藝術發達。一城四鄉,名揚海內。聊齋書奇,有葛巾、玉版故事;梨園花盛,綻金鳳、藍田之姿。一部《水滸全傳》,故事發端此處;萬言《老殘遊記》,筆端涉及曹州。武林風勁,崛起宋江武校;美苑氣柔,書畫遍及城鄉。麗媛放歌,甜醉希望田野;文廣舉重,吹起體壇雄風。張玉萍揮劍比武,驚動四座;穆鐵柱運球投籃,享譽八方。仿山廟會,泛起曹國古韻;金山景色,迎來萬里春風。看城中,青年湖碧波蕩漾;望野外,雷澤水氣勢不凡。更有曹州牡丹,甲於天下。百花園、古今園,綻紅吐綠;天香樓、品花樓,畫棟雕梁。濃姿艷態,總似唐宮貴妃;近賓遠客,爭睹美麗仙子。
沃土千里,物產豐富。煤炭如山,貯財獻寶;石油成河,噴金流銀。鄉鄉林茂,綠化是先進地市;縣縣農豐,糧棉為生產基地;牛羊成群,畜牧居全國前列;魯西黃牛,體大肉美;小尾寒羊,皮韌毛暖;耿餅木瓜,古今稱優;園林苗木,遠近馳名。
歷史變遷,未失其靈風;黃河改道,不離其左右。萬疊波濤,見證魯西南歷史;千村平疇,長出新時期希望。立黃河渡口,想已往千帆競駛,歲月悠悠;登城內高閣,看眼下萬樓爭俏,百業繁榮。水土便捷,堪為農林發達之地;資源豐富,樂登工商騰飛之途。看趙王古河,遍布新景;花鄉水邑,煥然新貌。魯西商機、豫東商機、蘇北商機、皖地商機,四省交匯貨暢其流,成就商貿中心;聖賢文化、兵家文化、武俠文化、反抗文化,各種文化多元激盪,使得精神振奮。腳下黃土,發祥過中華文明;城外綠野,吹動著淳樸民風。聽響鼓催征,邁出奮髮腳步;感東風拂面,奔向萬里前程。
厚哉我土,美哉我城,牡丹獻瑞,乘風飛騰!
注釋
①在我國秦漢及先秦的典籍中,長江、黃河、淮河、濟水被稱為“四瀆”。《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②《左傳》:哀公“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大野”在現菏澤市巨野縣境內。
③伯樂:相傳為秦穆公時人,姓孫名陽,善相馬,家鄉在現山東成武縣伯樂集。
④東漢末年,曹操任兗州刺史時,治所在今鄄城縣境內。
⑤汜勝之:汜水(今山東曹縣)人,西漢農學家,著有《汜勝之書》共2卷18篇,是中國最早的農學著作。
⑥溫子升(495-547):字鵬舉,晉大將軍嶠後,世居江左,避難濟陰冤句(今菏澤境內),為北魏、東魏時著名文學家。
⑦僧格林沁:清軍著名將領,頗得道光、鹹豐兩帝寵信。1865年5月,在菏澤高樓寨之戰中,中捻軍伏擊,所部7000餘人被殲,逃至吳家店,被斬殺。
⑧趙登禹(1898—1937):山東菏澤人,抗日名將。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趙登禹等抗日將領:“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代表。”
⑨何思源(1896—1982):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人,著名教育家、愛國民主人士。民國時期曾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北平市市長。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委員等職。
⑩梁漱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有“中國最後一位儒家”之稱。梁漱溟在中國發起過鄉村建設運動,並將菏澤作為試驗縣。
專家點評
菏澤之地,今世所知者唯黃巢起義而已,誦此賦而後知人文昌盛、藝術發達,其關乎古代文藝亦夥矣。則賦之為用,如昔人所謂“辨物居方”,“以觀土風”者,豈不大矣哉!今觀其稽古有徵,敘事博贍,凡人物之足以為鄉里自豪者,逸事之為世所艷稱者,莫不歷舉而薈萃焉。其“維桑與梓,必恭敬止”之情,入人亦深矣!行文能運以四六句法,且措意於多句排比之偶合,殊為不易。然通篇文字,仍覺緊密有餘而流動不足。蓋賦之為體,以敷陳史事、填砌故實為尚,每易流於板重,必善用虛字以斡旋之,方得體物瀏亮之妙。此賦用虛字獨少,故質實有餘而聲情稍遜矣。首節之末,連用排比,宜有小結,或作唱嘆語,則句法變化有致。各節之首能以一二發語詞、連線詞以引起下文,庶不突兀耳。
(蔣寅: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菏澤相關
“菏澤”之名,為“菏山”、“雷澤”簡稱。古代濟水流經雷澤,向東流出成菏水。後來濟水斷流,菏水又為黃河泛道,“菏澤”遂被黃河泥沙所淤平。以水名稱行政區域,始於清雍正年間,曹州昇州為府,設附郭縣,賜名菏澤。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境內各縣(區)均有發現。唐堯、虞舜、大禹在這裡留下了較多遺蹟。歷史建置演變,可遠溯到公元前17世紀。商代境內曾有莘國、顧國、黎國。西周其境分屬曹國、郜國、須句國、魯國、衛國、宋國的轄地。春秋後期,境域分屬宋、魯、衛三國。秦時分屬東郡、碭郡。西漢至隋近600年間又數度變遷。唐代境內屬河南道,中部屬曹州,東部屬濮州,東北部屬鄆州,南部屬宋州。元代屬中書省。明代境內大部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的曹州、濟寧州和東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屬京師大名府的開州和山東承宣布政司東昌府的濮州。清代境內大部屬山東省曹州府。
菏澤是我國古代經濟、政治、文化發達最早的地區之一。地處魯西南,蘇、魯、豫、皖結合部,轄八縣一區和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口九百餘萬,面積12228平方公里,北依黃河,南臨隴海鐵路,中有新(新鄉)石(石臼所)鐵路貫穿東西,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這裡土地肥沃,農、林、牧業發達,石油、煤炭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