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草藥]

莎草[草藥]
莎草[草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莎草,中藥名。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莖葉。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具有行氣開郁,祛風止癢,寬胸利痰之功效。常用於胸悶不舒,風疹瘙癢,癰瘡腫毒。

別名

莎隨、薃侯、莎、地毛、回頭青、野韭菜、隔夜抽、地構草、小三棱、米珠子、縮縮草、地貫草、豬鬃草、地糕草、吊馬棕、土香草、豬毛青、三棱草。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苦、辛,性涼。

歸經

歸肝、肺經。

功效

行氣開郁,祛風止癢,寬胸利痰。

主治

用於胸悶不舒,風疹瘙癢,癰瘡腫毒。

相關配伍

1、治癰疽腫毒:鮮莎草洗淨,搗爛敷患處。

2、治水腫、小便短少:鮮莎草搗爛,貼湧泉、關元穴。(1-2方出自《泉州本草》)

3、治皮膚瘙癢,遍體生風:取(莎草)苗一握。煎湯浴之,立效。(《履巉岩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浴。

採集加工

春、夏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莎草,多年生草本,高15-95cm。莖直立,三棱形;根狀莖匍匐延長,部分膨大呈紡錘形,有時數個相連。葉叢生於莖基部,葉鞘閉合包於莖上;葉片線形,長20-60cm,寬2-5mm,先端尖,全緣,具平行脈,主脈於背面隆起。花序複穗狀,3-6個在莖頂排成傘狀,每個花序具3-10個小穗,線形,長1-3cm,寬約1.5mm;穎2列,緊密排列,卵形至長圓形,長約3mm,膜質,兩側紫紅色有數脈。基部有葉片狀的總苞2-4片,與花序等長或過之;每穎著生1花,雄蕊3;柱頭3,絲狀。小堅果長圓狀倒卵形,三棱狀。花期5-8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地、耕地、路旁水邊潮濕處。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台灣等地。

藥理作用

促進膽汁分泌;抑制迴腸平滑肌;鬆弛子宮平滑肌;有雌激素樣作用;催眠;解熱;強心;抗病原微生物;抗炎等。

相關論述

1、《泉州本草》:“治癰疽腫毒,鮮莎草洗淨,搗爛敷患處。”

2、《本草綱目》:“煎飲散氣鬱,利胸膈,降痰熱。”

3、《履巉岩本草》:“治皮膚瘙癢,遍體生風”

附註

該物種在貴州分布較廣,產量及蘊藏量大,可大量開發利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