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荔浦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荔浦馬蹄具有質地脆嫩、味甜多汁、鮮食渣少等諸多優點。由於荔浦縣生產的馬蹄品質優越特殊,為了與其他地區生產的馬蹄區分,因此廣大消費者習慣將產於荔浦縣的馬蹄稱為荔浦馬蹄。荔浦縣人民向其他人介紹馬蹄時也習慣使用荔浦馬蹄這一名稱。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荔浦馬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生物學特徵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

馬蹄即荸薺,有細長的匍匐根狀莖,在匍匐根狀莖的頂端生塊莖,俗葉荸薺。稈多數,叢生,直立,圓柱狀,高15—60厘米,直徑1.5—3毫米,有多數橫隔膜,乾後稈表面現有節,但不明顯,灰綠色,光滑無毛。葉缺如,只在稈的基部有2—3個葉鞘;鞘近膜質,綠黃色,紫紅色或褐色,高2—20厘米,鞘口斜,頂端急尖。小穗頂生,圓柱狀,長1.5—4厘米,直徑6—7毫米,很淡綠色,頂端鈍或近急尖,有多數花,在小穗基部有兩片鱗片中空無花,抱小穗基部一周;其餘鱗片全有花,鬆散地復瓦狀排列,寬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頂端鈍圓,長3—5毫米,寬2.5—3.5(—4)毫米,背部灰綠色,近革質,邊緣為微黃色乾膜質,全面有淡棕色細點,具一條中脈;下位剛毛7條;較小堅果長一倍半,有倒刺;柱頭3。小堅果寬倒卵形,雙凸狀,頂端不縊縮,長約2.4毫米,竟1.8毫米,成熟時棕色,光滑,稍黃微綠色,表面細胞呈四至六角形;花柱基從寬的基部急驟變狹變扁而呈三角形,不為海綿質,基部具領狀的環,環寬與小堅果質地相同,寬約為小堅果的1/2。花果期5—10月。

外在感官

荔浦馬蹄球莖扁圓形,頂芽鈍而粗,臍稍凹,皮紅褐色,表皮光滑,有圓環節4—6個,單球重20—40克,橫徑3.8—4.9厘米,球莖高2.5—3.0厘米,肉白色,質地細嫩,味甜多汁,鮮食渣少,較耐貯藏。

內在品質

荔浦馬蹄營養豐富,含有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糖、脂肪、粗纖維,以及維生素B、C和礦質元素、無機鹽等。澱粉含量4.6—5.8克/10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7—11.7%。

等級分類

荔浦馬蹄分級以NY/T1080—2006為依據,分為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三個等級。

荔浦馬蹄分級指標
項目等級
一等品二等品三等品
基本要求同一品種,成熟,無腐爛、霉變、病蟲害、發芽、異味
形狀 呈扁圓形或近圓形,飽滿圓整。芽群緊湊、無側芽膨大 呈扁圓形或近圓形,基本飽滿圓整。無側芽膨大 呈扁圓形或近圓形,允許少量稍有變形,但不應有畸形
表皮 紅褐色或深褐色、色澤一致、新鮮、有光澤、表面附有少量泥沙而不影響外觀 紅褐色或深褐色、色澤基本一致、新鮮、有光澤、表面附有少量泥沙面不影響外觀 紅褐色或深褐色、色澤基本一致、新鮮、有光澤、表面附有少量泥沙面不影響外觀
每千克球莖個數,個數/千克 ≤40 ≤50 ≤60
皺縮,% ≤5 ≤10 ≤10
黃斑,% ≤5 ≤10
雜質,% ≤5
整齊度,% ≥90

貯藏方法

收穫時,應就地去掉馬蹄球莖上殘留的匍匐莖和附著的大塊泥土等雜質。涼乾表面水分可入庫貯藏。貯藏方法常用的有:窖存法:選擇地勢高幹燥的地方,挖長、寬各100厘米,深80—100厘米,底略寬的地窖,將種薺或食用荸薺鋪入窖內,每放20—25厘米荸薺撒上1—2厘米乾細土,如此層層堆積,距窖口20—25厘米時,其上鋪乾細土封口,每窖貯放400千克—500千克。堆藏法:選擇陰涼、清潔、衛生、通氣的房屋,先在地上鋪一層塑膠薄膜,然後鋪10厘米清潔河沙,在河沙上每堆放20—25厘米厚的荸薺時,再鋪河沙2厘米左右,如此層層堆積,堆高不得超過100厘米,四周用草蓆圍住,草蓆外用河泥塗抹,堆上再覆蓋約10厘米厚的泥沙並保持泥沙濕潤。貯藏環境必須保持陰涼、清潔、衛生、通氣,嚴防暴曬、雨淋、污染和病、蟲、鼠害。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荔浦馬蹄種植地域範圍內地形呈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最高海拔100米,呈蛙形。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灌方便,65.8%的土壤為瀦育性水稻土,土體較厚,可達100厘米以上,發育層次明顯,耕層厚14—17厘米,質地輕壤至中壤,pH值6.0—7.0,耕層有機質含量3%—5.4%,全氮含量0.200%—0.322%,全磷含量0.21—0.24%,全鉀含量為0.73%—1.36%,速效磷6.5—10.6ppm,速效鉀34—65ppm,土壤理化性狀好,有機質含量高,質地及酸鹼度適中,且土壤耕種歷史悠久,宜耕期長,對肥料反應快,土壤較肥沃,這樣的土壤條件非常有利馬蹄的生長,為馬蹄優質品味打下良好的基礎。

水文情況

荔浦馬蹄種植地域範圍內的河流屬珠江水系兩江支流,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1條,總長316公里,呈扇狀分布。有中小型水庫45座,引水工程21處,天然水塘273個。水資源較豐富,水利溝、渠遍布各鄉鎮、村屯,排灌便利。根據國家農業行業標準《農用水源環境質量監測技術規範》(NY/T396—2000)判定,荔浦馬蹄種植範圍水質的綜合污染數為1級,屬清潔水平,適宜生產優質的荔浦馬蹄農產品。

氣候情況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種植地域範圍地處北回歸線北側,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9.7℃,無霜期316天,年平均降雨量1442.1毫米,雨量最多的集中在4—8月,占全年雨量的68.3%,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日照平均數1536.6小時。全年四季分明,冬短夏長,溫、光、雨量充足,非常適合馬蹄的生長發育,有利於馬蹄光合產物的積累和品質的提高。

歷史淵源

荔浦馬蹄是荔浦縣傳統經濟作物,也是主要產業之一。其種植歷史悠久,相傳清代就已經有種植馬蹄的習慣。

據中國馬蹄之鄉——荔浦縣青山鎮的老人說,其祖輩是在康熙年間從福建省漳洲搬到青山鎮來的,來的時候,唯一帶的一樣能吃能種的東西就是馬蹄。為了在這裡安家落戶,休養生息下去,就把帶來的馬蹄租用水田來種植。由於當地土壤氣候條件特殊,種的馬蹄甜脆多汁,化渣爽口,拿到市場上賣都很搶手,於是村上人都爭相種植,從此馬蹄種植便在荔浦縣逐步推廣開了。

相傳清光緒年間,有一隊兵馬路過荔浦縣青山鎮荔江村荔江河畔時,由於長途跋涉,人困馬乏,於是就在河畔紮營休息,有一士兵牽著馬走到田邊吃草,見田裡的農民從地下挖出一個個狀似馬蹄的果子,甚為好奇,便問農民果子叫什麼名字,是否可以食用。農民告訴士兵,果子就叫馬蹄,還很熱情的介紹了馬蹄具有清熱解渴等功效。因見士兵口乾舌燥,一臉疲倦之色,就送了幾個給士兵吃。該士兵吃過之後,感覺全身清爽,倦意頓消。於是非常欣喜的感謝農民,並希望能再多給他一些,讓他的隊友也嘗嘗這具有特殊功效的人間奇果。農民見其喜歡,慷慨地將已挖好的一袋馬蹄全都送給了他。其他士兵食用之後,也很快的恢復了精神。由於精神體力恢復的快,隊伍得以很快的繼續趕路,提前到達目的地,把握住了戰爭的有利時機。從該段傳說也可以看出荔浦縣在清朝就已經有種植馬蹄的習慣。

2009年12月16日,中央電視台第七套每日農經欄目針對荔浦馬蹄做了專題報導。

生產情況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

2010年,荔浦馬蹄種植面積5360公頃,年產量16萬噸。

產品榮譽

2005年,廣西綠園農產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綠枝園馬蹄產品獲得廣西優質名牌產品稱號。

2008年,桂香源牌清水馬蹄罐頭獲廣西名牌產品。

2009年,荔浦縣馬蹄生產獲國家馬蹄標準化生產示範縣。同年,荔浦縣青山鎮獲廣西馬蹄之鄉榮譽稱號。

2010年11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荔浦馬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荔浦馬蹄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包括東昌鎮、新坪鎮、杜莫鎮、荔城鎮、青山鎮、修仁鎮、大塘鎮、花篢鎮、雙江鎮、馬嶺鎮、龍懷鄉、茶城鄉、蒲蘆鄉,轄10個鎮3個鄉141個村。東到思貢村、西到下龍村、北到龍坪村、南到榕垌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0°06′至110°41′,北緯24°18′至24°46′。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荔浦馬蹄種植基地選擇在海拔高度50米以上,排灌良好,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保肥性良好的中砂壤土,耕作層大於15厘米,酸性pH5.5—7.5。基地環境質量須符合《無公害食品水生蔬菜產地環境條件》(NY5331—2006)要求。

荔浦馬蹄 荔浦馬蹄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擇高產、優質,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田作留種田。做種的馬蹄則要在馬蹄充分成熟時挖收,且要球莖大,皮紅褐色,形狀扁圓,臍平,無病蟲霉爛。

(3)生產過程管理:荔浦馬蹄移栽時間在7月底,12月初開始挖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荔浦馬蹄生產技術參照廣西制定的地方標準DB45/T71—2003《荸薺生產技術規程》執行。病蟲害防治堅持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化學防治為輔的方針,並套用各種耕作栽培技術和田間管理方法,創造出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施肥應保證生產的馬蹄優質安全,採用測土配方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多施腐熟廄肥、堆肥、草木灰和有機生物肥,輔以化學肥料,根據馬蹄對氮、磷、鉀的需要量,進行合理的搭配,同時應維護馬蹄的生態環境條件,不斷提高土壤肥力水平,避免施肥不當引起的土壤嚴重酸化、重金屬積累、水體硝酸鹽污染等,促進馬蹄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4)產品收穫及產後處理的規定:馬蹄最佳採收時間在冬至和立春之間,應注意把握晴朗天氣及時挖收。馬蹄採收仍靠人工用四齒採收,容易損傷,因此要注意看泥性、識走向、稀開鋤、翻大坯,儘可能避免機械損傷。

(5)生產記錄要求:農戶在生產過程中,須建立荔浦馬蹄生產過程記錄檔案,做好農藥、肥料使用的登記工作,記載投入品的名稱、使用時間、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