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20世紀30年代的北平詩壇上,聚集了以卞之琳、何其芳、林庚等人為代表的一批“前線詩人”。他們接受西方現代主義詩潮的影響,融合中國傳統詩學的優長,在“傳統的”與“現代的’、“本土的”與“外來的”詩學傳統之間,努力實踐二者的對接,取得了巨大成功。本書重點考察“前線詩人”的詩歌理論觀念與藝術創作風格。通過對“《荒原》的譯介與‘古城’系列意象的塑造”、“晚唐詩熱”、“‘純詩’理論的追求與實踐”等文學現象的論析,發掘了這一詩人群體在繼承古典詩歌傳統與接受西方現代詩潮之間的融合和再創造的實績。
“前線詩人”的出現及其詩歌藝術特色的形成和發展,與20世紀30年代北平獨特的歷史文化環境密切相關。本書將文學現象置於文化視野,通過探討外部文化環境對詩人群體的聚集及其文化心態的形成等方面的影響,引發了文學與地域文化之關係的思考。
媒體推薦
序
張潔宇討論新詩的專著《荒原上的丁香——20世紀30年代北平“前線詩人”詩歌研究》,將要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早些時候,她囑我為這本書寫一篇序。我愉快地答應了。沉甸甸的清樣送來以後,又粗略地讀了一遍,仍感覺這可能是一本有學術價值的書;而且,面對這些自己大多已經熟悉的文字,還是頗有一些感慨與思索想說的。
張潔宇是在那個極特殊時期考入北大中文系的。她度過了五年的大學本科生活。後來跟著我讀碩士研究生。與她一起一字一句地讀梁啓超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要求她交給我練習鋼筆書法的作業,幾乎是同時開始的“啟蒙”課程。她屬於思想銳敏又非常用功類型的學生。很快就進入了獨立進行學術研究的起點。她的碩士學位論文,已經紮實地進入20世紀30年代北平詩壇與大學文化及《荒原》衝擊波關係的探索,因討論問題的深化與史料搜尋的豐實,見諸學術刊物後,即得到不少學界同行的認同和肯定。她現在出版的這部專著,就是延續這一學術思路加以深化拓展,對於20世紀30年代北平先鋒性詩歌群體校園內外的文化背景、詩學資源及創作成就所體現的富有現代性的探索精神,歸納在她自己構建的一個思路系統里,作了比較深入的研討與論述。從這個學術跋涉過程來看,她奉獻給我們的這一新詩研究“高層建築”,可以說是經過五六年比較漫長的思考與尋求過程,進行“上下求索”的勞作成果。
由20世紀30年代初期開始,到1937年7月之前達到鼎盛時期的以卞之琳等“漢園”三詩人為代表的北平青年詩人群體的崛起,在北平文化乃至整箇中國現代詩歌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性的轉折意義和藝術內蘊。1936年2月,著名京派文學批評家李健吾(劉西渭),在他的評論文章《——卞之琳先生作》中,已經深入地洞察了這一文學史現象的歷史意義和深刻意蘊。他說:“我們的生命已然躍進一個繁複的現代;我們需要一個繁複的情思同表現。真正的詩已然離開傳統的酬唱,用它新的形式,去感覺體味糅合它所需要的和人生一致的真淳;或者悲壯,成為時代的謳歌;或者深邃,成為靈魂的震顫。”對於這些少數詩人來說,如今它最先滿足的,“不是前期浪子式的情感的揮霍。而是詩的本身,詩的靈魂的充實,或是詩的內在的真實”。他將這個詩人群體稱為“少數的前線詩人”,並且指出了這個詩人群體藝術探索的先鋒性,從真正意義上拉開了新詩與舊詩的距離,為新詩自身發展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審美天地。從胡適的《嘗試集》,到卞之琳的《魚目集》,已經有一個“絕然的距離”。“彼此的來源不盡同,彼此的見解不盡同,而彼此感覺的樣式更不盡同。我敢說,舊詩人不了解新詩人,便是新詩人也不見其了解這少數的前線詩人。我更敢說,新詩人了解舊詩人,或將甚於這批應運而生的青年。孤寂注定是文學製作的命運。如今嘗試的傾向越來越輕,誤會的分量卻越來越重。一切進步了,我們感覺的樣式愈加繁複了,我們心靈的活動愈加縝了。它終於走近一個舊詩瞠目而視的天地。”①這個詩人群體的文化意蘊與藝術探索,為新詩提供的獨異的創作成績、豐富資源與藝術啟示,已經成為具有詩歌史意義的獨特的歷史風景。
張潔宇的這本專著,借用李健吾先生當年提出而已為人們所接受的“少數的前線詩人”這一思想觀念,從新詩現代性追求的視角,集中探討了20世紀30年代“文化古都”北平青年詩人和批評家群體卞之琳、何其芳、李廣田、廢名、林庚、葉公超、曹葆華、梁宗岱、李健吾、李長之、趙蘿蕤等人(這裡的廢名生於1901年,梁宗岱生於1903年,葉公超生於1904年,此時已近中年了)先鋒性的理論倡導和創作活動。
……
圖書目錄
引子
導言
第一章 寧靜的繁榮
——“前線詩人”與20世紀30年代北平文化環境
第一節北平歷史氛圍與社會環境
第二節大學文學教育與校園文化
第三節文壇與詩壇
第二章 “荒原”與“古城”
——“前線詩人”對西方現代主義詩潮的借鑑和吸收
第一節“前線詩人”對西方詩學的引進
第二節艾略特及其《荒原》的影響
第三節 “古城”意象
第三章 “晚唐的美麗”
——“晚唐詩熱”與“前線詩人”對傳統詩學的重釋
第一節作為文學現象的“晚唐詩熱”
第二節“晚唐詩熱”與“前線詩人”的美學主張
第三節“晚唐詩熱”與“前線詩人”的創作心態及藝術風格
第四章 不“純”的“純詩”
——“純詩”追求與“前線詩人”對中西詩學的融會
第一節 “純詩”理論的引進與提倡
第二節“純詩”觀念與中國新詩實踐的結合
第三節“純詩”觀念與中國傳統詩學的結合
第五章 寂寞的沉思
——“前線詩人”的心態與“自我”形象
第一節 城市街頭的“鄉下人”與“地之子”
第二節寂寞邊城“寂寞人”
第三節 “荒街”上的沉思者
附錄
夢中道路的迷離
——早期何其芳的“神話情結”
智慧之美
——卞之琳詩歌的智性化特徵
格律的美麗
——論林庚的詩學觀念
主要參考文獻
重要人名和術語索引
後記
文摘
書摘
由吳奔星等人組成的“小雅詩社”主辦的《小雅》①,是“文化古城”中惟一的詩刊。編
者堅信“詩是一種崇高的藝術。從事這種藝術的人,應有堅決的信仰,把它看成自己的事業,
萬不可當它作業餘消遣,‘小玩藝兒,看待!”②他們強調“詩意含蓄,篇幅短小”,不登舊
體詩和“胡適之體”白話詩③,同時在刊中展開了大量關於詩歌形式、傳達方式等問題的討論
。因此可以說,《小雅》呈現出了較為鮮明的現代主義藝術傾向。
朱光潛主編的《文學雜誌》④是20世紀30年代後期北平的一個重要刊物。編者對新詩抱有
熱情和樂觀的態度,並有意識地多刊登青年詩人的作品,堅信該刊中的年輕詩人已表現出了新
詩值得樂觀的前途。⑤特別是朱光潛精心寫作的“編輯後記”,往往與詩人的創作相呼應,加
深對一個問題的共同探討。最常被研究者引用的,是朱光潛談廢名詩“難懂”問題的那一篇。
朱光潛說:“廢名先生的詩不容易懂,但是懂得之後,你也許要驚嘆它真好。有些詩可以從文
字本身去了解,有些詩非先了解作者不可。廢名先生富敏感而好苦思,有禪家與道人的風味。
他的詩有一個深玄的背景,難懂的是這背景。”⑥朱光潛站在讀者和批評家的雙重立場上對廢
名,甚至其他被稱為“晦澀”的詩人的詩作,提供了一條解讀的路徑,同時也對現代主義詩歌
的個性化、智性化等獨特的感覺方式和表達方式做了一定的闡發。應該說,創作者和批評者正
是借用刊物這一陣地互相闡釋補充,共同明確了他們的詩學觀念的。
對於那段往事,朱光潛後來有過具體的回憶,其中還特別提到與沈從文的交往:
他(指沈從文,引者注)編’《大公報·文藝副刊》,我編商務印書館的《文學雜誌》,把北京的一些文人糾集在一起,占據了這兩個文藝陣地,因此博得了所謂
‘京派文人’的稱呼。……於今一些已到壯年或老年的小說家和詩人之中還有不少人是在當時京派文人中培育起來的。① 、
朱光潛的這席話雖非專指“前線詩人”群體而言,但也足以說明那些刊物對推動文學發展所起的作用與價值。
與刊物的“無形”聚會相比,北平文人群體中的茶會和抄龍則更具體生動。而且在我看來,這兩種聚會形式也最能體現“文化古城”的地方色彩和時代特徵。
茶會、沙龍方式的聚會是文學史上的美談。雖然它們不具文學社團之名,也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宗旨,只憑文人們單純的文學目的相聚.但也正因如此,其純文學的味道才更醇更濃。
“沙龍”是一個由法國舶來的概念,意即文藝客廳。很多中國作家對此表示過由衷的艷羨。李金髮曾說:“這種風氣是非常有趣,而值得提倡的,當代的作家,可以時常會面,聯絡感情,得切磋琢磨的益處,討論問題,演講,遊藝,甚至組織政黨,新近的作家亦可以有機會認識幾個老前輩,不致埋沒天才。”他感嘆說:“可惜我們中國沒有。”①
梁宗岱也對馬拉美家著名的“星期二沙龍”十分嚮往,稱之為“法國文學史上底美談”②。朱光潛則對倫敦大英博物館附近的一個由書店老闆組織的定期詩歌朗誦會心儀不已。梁、朱二人都各自參加過這些為他們所羨慕的文人聚會。因此,他們在歸國之後難免也產生了組織類似聚會的願望。1933年,著名的“讀詩會”就誕生在朱光潛和梁宗岱合住的院子裡。
“讀詩會”在慈慧殿3號的朱家客廳中進行。這是個破陋的院落,“頗類似《聊齋志異》中所常見的故家第宅”③。朱光潛在這裡居住了從1933年7月到1937年7月的整整4年時間,他為人熱情,講課又好,家裡地方也大、學生朋友多有來往,加之他有意識地學習倫敦書店老闆的以詩會友的方法,“讀詩會”就這樣誕生了。讀詩會的活動一周一至兩次。據沈從文回憶:
參加的人實在不少,北大計有梁宗岱、馮至、孫大雨、羅念生、周作人、葉公超、廢名、卞之琳、何其芳、徐芳……清華計有朱自清、龠平伯、王了一、李健吾、林庚、曹葆華……此外尚有林徽因女士、周煦良先生等等。這些人或曾在讀詩會上作過有關於詩的談話,或者曾把新詩舊詩外國詩當眾誦過、讀過、說過、哼過。……差不多集所有北方新詩作者和關心者於一處,這個機會可以說是極難得的,且為此後不易如此集中的。①
讀詩會的規模和影響都很大,而且氣氛也相當熱烈。蕭乾曾回憶到,有一次林徽因“當面對梁宗岱的一首詩數落了一通,梁詩人可不是那么容易服氣的。於是在‘讀詩會’的一角,他們抬起槓來”②。如此熱烈自由的風氣和藝術至上的精神保證了讀詩會的成功,而這種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更是促進文學健康迅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時任北大外語系教授的朱光潛,除在本系主講“西方文學理論批評”、“歐洲文學名著選讀”、“英國19世紀文學”等課程外,還同時在北大中文系、清華大學中文系、北平大學、中央藝術學院、輔仁大學授課,講“文藝心理學”和“詩論”。他講課內容豐富,學生們“總有收穫,覺得充實和滿意一,尤其是他貫通中國古詩和西方現代詩歌的思路和方法更是影響了大批學生。他的課堂因此成為吸引學生的強大磁場。季羨林回憶自己當時的心情時說:“每周盼望上課,成為我的樂趣了。”朱光潛的課堂上常有其他專業的學生,他們從各自的角度獲取營養。當時在現代詩壇上已露頭角的詩人、哲學系的學生何其芳就每課必到。“甚至住在北大附
近一帶公寓裡的‘偷聽生’也慕名跑到紅樓來‘偷聽’他的課。”朱光潛不僅課講得好,課外與學生的關係也很密切。他關心學生的文學寫作和文學活動。在主編《文學雜誌》期間,他一直鼓勵同學投稿,還支持和幫助學生自己辦刊物。④可以想像,這樣課上課下對學生言傳身教的朱光潛,其文學觀念、詩歌觀念也必然影響了大批學生。作為支持現代派的詩歌理論家,朱光潛無疑成為促成北平現代詩壇凝聚的一股力量。因此,“讀詩會”在他的住所舉行並蔚為氣候,也不乏一定的必然性。
與朱光潛同住在慈慧殿3號的翻譯家和詩歌理論家梁宗岱,也是朱光潛在北大的同事。他1931年至1934年間任北大法文系主任,兼清華大學講師。在這段時間內,梁宗岱翻譯和介紹了大量法國象徵主義文學的作品和理論,撰寫了許多新詩方面的論文,“配合了戴望舒二三十年代之交已屆成熟時期的一些詩創作實驗,共為中國新詩通向現代化的正道推進了一步”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