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危害草莓的芽線蟲有多種,我國南北各地常見的有草莓芽線蟲和根瘤線蟲。尤其夏季的苗圃,在缺乏良好管理情況下,受線蟲感染比例相當高。
症狀
草莓芽線蟲主要為害芽和匍匐莖,輕者新葉發育不良,皺縮畸形,葉片現出深綠色具光澤;重者整株萎蔫,芽或葉柄變為黃或紅色,花蕾或花萼片及花瓣發育畸形;嚴重時花芽不能生長發育,致腋芽生長迅速,造成翌年草莓不結果,常使草莓減產30~60%。根瘤線蟲主要為害草莓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結,剖開病組織可見許多細小的乳白色線蟲埋於其內;根結之上一般可長出細弱的新根,致寄主再度染病,形成根結。地上部分發育不良或死亡。
病原
草莓芽線蟲Aphelenchoides besseyi和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M. hapla及M. javanica等多種。草莓芽線蟲體長0.7~0.9(mm),寬0.2mm,頭呈四角形。M. incognita稱南方根結線蟲。雌雄異形,幼蟲呈細長蠕蟲狀。雄成蟲線狀,尾端稍圓,無色透明,大小1.0~1.5×0.03~0.04(mm);雌成蟲梨形,多埋藏於寄主組織內,大小0.44~1.59×0.26~0.81(mm)。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草莓芽線蟲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種苗攜帶,連作地主要是土壤中殘留的芽線蟲再次為害所致。在田間芽線蟲主要在草莓的葉腋、生長點、花器上寄生,靠雨水和灌溉水傳播。其生長溫度範圍為16~32℃,高溫28~32℃最適其繁殖,因此夏秋季常造成嚴重為害。南方根結線蟲以卵或2齡幼蟲隨病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病土、病苗和灌溉水是主要傳播途徑。一般可存活1~3年;翌春條件適宜時,雌蟲產卵,孵化後以2齡幼蟲為害形成根結。生存最適溫度25~30℃,高於40℃或低於5℃都很少活動,55℃經10分鐘致死。
防治方法
(1)培育無蟲苗,切忌從被害園繁殖種苗。繁殖種苗時,如發現有被害症狀的幼苗及時拔除燒毀,必要時進行檢疫,嚴防傳播。(2)選用抗線蟲品種。(3)實行輪作:避免殘留在土壤中的線蟲繼續為害。(4)加強田間管理。尤其要加強夏季苗圃的管理,以防線蟲密度逐漸升高,釀成大害。(5)在花芽分化前7天或定植前用藥防治,對壓低蟲口具重要作用。給水後不要用藥,以減少污染。用50%硫磺懸浮劑200倍液或80%敵百蟲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800~9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