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縣張莊

范縣張莊:范縣張莊鄉位於范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高碼頭鄉、龍王莊鄉、陸集鄉相鄰。東南部及東部濱臨黃河,與山東鄄城縣蘇閣鄉、李集鄉隔河相望,東北部與台前縣清水河鄉接壤。黃河在本鄉呈西南、東北流向,臨黃堤貫全境,將全鄉勻分為灘區和非灘區兩大部分,鄉政府駐臨黃堤北前張莊村。全鄉轄區面積75000畝,可耕地面積39456畝,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全鄉共分為五個管區、55個行政村,其中灘區村22個,非灘區村23個,全鄉總人口34491人。范(縣)張(莊)公路、古(城)張(莊)公路、王(樓)張(莊)公路過境,張莊鄉設有黃河渡口長年擺渡,張莊鄉舊城村南架有昆岳浮橋,可以穿越黃河直達對面的山東鄆城和鄄城境內。古蹟有閔子墓村的孔子弟子閔子騫之墓。1949年設張莊區,1958年建張莊公社,1985年改為張莊鄉。

基本介紹

范縣張莊鄉位於范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高碼頭鄉、龍王莊鄉、陸集鄉相鄰。東南部及東部濱臨黃河,與山東鄄城縣蘇閣鄉、李集鄉隔河相望,東北部與台前縣清水河鄉接壤。黃河在本鄉呈西南、東北流向,臨黃堤貫全境,將全鄉勻分為灘區和非灘區兩大部分,鄉政府駐臨黃堤北前張莊村。
全鄉轄區面積75000畝,可耕地面積39456畝,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全鄉共分為五個管區、55個行政村,其中灘區村22個,非灘區村23個,全鄉總人口34491人。范(縣)張(莊)公路、古(城)張(莊)公路、王(樓)張(莊)公路過境,張莊鄉設有黃河渡口長年擺渡,張莊鄉舊城村南架有昆岳浮橋,可以穿越黃河直達對面的山東鄆城和鄄城境內。古蹟有閔子墓村的孔子弟子閔子騫之墓。1949年設張莊區,1958年建張莊公社,1985年改為張莊鄉。

所轄村莊

張莊鄉轄55個行政村。
前張莊、西李莊、范自富、黃呂莊、呂樓、王莊、張弓、後張莊、段樓、張萬、葛樓、范堂、於集、范祝莊、前李樓、四合、羅口、東陳樓、閔子墓、王德龍、楊堂、後李樓、江莊、孔莊、馮潭、大李莊、崔樓、夏莊、西白堂、東白堂、於莊、杜呂莊、舊城、王英莊、東辛莊、雙廟朱、蔣莊、李菜園、朵莊、前房莊、後劉樓、蒲笠崮堆、後房莊、田老莊、鳳凰嶺、趙莊、路莊、楊樓、許樓、儲窪、楊沙窩、江樓、南高莊、官路、張沙窩。

經濟發展

1982年以前本鄉僅有農機廠和綜合廠兩家鄉鎮企業,且規模小、底子薄、收益甚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寬鬆的政策環境也給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張莊燈塔制杴廠、張莊木製品廠、中原航城纖維素廠、張莊青年膠合板廠、百發飼料廠等一大批鄉鎮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截止1998年底,全鄉的鄉鎮企業已達52家,年總產值6934萬元,年利稅630萬元,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達1800萬元。張莊鄉的鄉鎮企業生產躋身於全縣第三名的位置。九七年張莊鄉也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四強”鄉鎮,鄉鎮企業已成為本鄉的一大支柱產業。
目前張莊鄉全面貫徹實施“以林興工、以工促林、林工並舉、強鄉富民”戰略和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重要奮鬥目標。已形成全國最大的楊樹原木市場和三大板皮交易市場之一——范縣張莊鄉木材加工園區。園區內木材加工戶760家,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6300人,年產值1.6億元,年可創利稅1800多萬元。在園區的帶動下,全鄉以板皮、板條、雜木粉碎、坑木運輸和家俱製做等五大系列的各類木材加工戶950家,遍布全鄉45個村,從業人員10800人,年產值2.1億元,利稅2400多萬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最佳化投資環境,鄉鎮企業得到快速發展,投資1500萬元的木藝製品有限公司,投資1100萬元的億方木業等各類企業14家。目前全鄉已經形成了木材加工、養殖、林木、蔬菜種植等支柱產業,東林草,西木材,南牧羊,北蔬菜四個各具特色的經濟區。小城鎮建設和1400畝的澇窪片示範基地建設好初具規模。該鄉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五好”鄉鎮黨委、“工業發展先進鄉”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