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又聾又啞的瑪麗-泰萊絲被殺害後,兇手殘忍地將其分屍,從附近的高架橋上丟進從下面馳過的火車車廂。小說通過神秘人和咖啡館老闆羅貝爾、被害人的表姐夫皮埃爾和被害人的表姐克萊爾的三次談話,解開了一起碎屍兇殺案的謎團。
創作背景
1949年12月,拉比允兇殺案發生。1952年3月1日起,《世界報》刊登讓馬克·泰奧萊爾的司法專欄文章,瑪格麗特·杜拉斯從中受到啟示,於1960年發表劇作《塞納—瓦茲的高架橋》,敘述退休的克萊爾·馬塞爾殺死表妹瑪麗泰蕾絲貢,並將碎屍分別扔到住高架橋下經過的列車。七年之後,作者發表主題相同的作品,體裁為“小說”,名為《英國情婦》。
作品鑑賞
杜拉斯敘述的故事,具有一種象徵意義。這兇殺以及二天夜裡的碎屍滅跡,女主人公自己回想起來心驚膽戰,如在做噩夢一般,而不像是真實的事情。另外,克萊爾始終不願說出把被害人的頭藏在何處,這無頭屍體的身份也就成為無法揭開的謎。作者通過敘述的故事,旨在展示人的某種心理狀態,以揭開個人行為的秘密。
出版信息
中文版本
出版年 | 書名 | 出版社 | 翻譯者 |
2000 | 英國情人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周國強 |
2010 | 英國情婦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徐和瑾 |
譯名差異
該作曾於2000年翻譯出版,書名譯為《英國情人》。這個譯名徐和瑾原準備採用,但譯到第二個對話即皮埃爾·拉納的詢問時,有下列句子:“la menthe(薄菏)作者寫成了amantc(情婦),就像un amant(一個情夫),un amante(一個情婦)”,徐和瑾覺得既然書中把amant和amante這兩個詞同時列出,就應有所區別,還是譯成《英國情婦》為好。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Duras,1914-1996),法國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本名瑪格麗特·多納迪厄,出生於印度支那,十八歲後回法國定居。她以電影《廣島之戀》(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贏得國際聲譽,以小說《情人》(1984年)獲得龔古爾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