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可墨竹二十韻

禪翁三昧力,老手一揮間。 不可無此君,寧可弗至膰。 三昧:奧秘,決竅。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與可墨竹二十韻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蘇籀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天工奇水墨,晴景照檀欒。影動嵇阮愛,筍穿淇渭乾。
禪翁三昧力,老手一揮間。意匠先鶻落,心造忘筆端。
芥胸極蓊蔚,振袖疾飛翰。道妙進乎伎,自得即之安。
剛耿在眉睫,歲寒出脾肝。動色娛傾耳,可聽非惟觀。
颯沓掀翠羽,交戛敲琅玕。雷驚碧霄聳,風倒懸崖攀。
雨霜斜重勢,龍鳳飛鳴竿。勁挺加掩冉,英奇閱雕殘。
緹繒牆仞,秀絕襲衣冠。備悉湖州派,恨不彭城看。
不可無此君,寧可弗至。買林自虧蔽,折檻縈叢攢
房攏侍便嬖,園苑隔扃關。要見一室中,幸容四壁寬。

題 解

這是一首詠墨竹畫的詩。“筍穿淇渭乾”,作者由畫竹聯想到淇水兩岸之竹,並對畫家的繪畫造詣給予高度評價。

注 釋

天工二句:意謂畫作巧奪天工,晴好的陽光映照著竹子。檀欒,佳木名,此指翠竹。
影動二句:寫畫竹之美。乾,河岸。嵇阮,“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阮籍。
三昧:奧秘,決竅。《勘書圖》:“至於神明頓發,意態隨出,顧非畫入三昧,不能造此地。”
意匠二句:贊畫家文與可的構思和用筆能力。鶻落,以鷹落之速形容畫家構圖之快。心造,意到手到,言繪畫得心應手,筆不停輟。
飛翰:快速運筆。翰,hàn,筆毫,毛筆。

作者簡介

蘇籀,字仲滋,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僑居婺州。蘇轍孫、蘇適子。以祖蔭補陜州儀曹掾,曾入轉運使幕。徽宗宣和四年(1122),為迪功郎。後官南劍州添差通判。高宗紹興三年(1133),以右宣義郎為大宗正丞。十四年(1144),為將作監丞。十九(1149)年,以左朝奉大夫為台州添差通判。有《雙溪集》十五卷、《欒城遺言》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