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
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跖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滯產。
②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
淺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艾灸至陰矯正胎位,成功率較高。
【備註】 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
艾灸該穴對糾正胎位不正有奇功,臨床上一般一到兩周就可以見效,且操作簡單,基本無副作用。
至陰穴,是人體的一個穴位。在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
【解剖】
有趾背動脈及趾跖側固有動脈形成的動脈網;布有趾跖側固有神經及足背外側皮神經。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滯產。
②頭痛,目痛,鼻塞,鼻衄。
【操作】
淺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胎位不正、神經性頭痛等。艾灸至陰矯正胎位,成功率較高。
【備註】 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
艾灸該穴對糾正胎位不正有奇功,臨床上一般一到兩周就可以見效,且操作簡單,基本無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