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鄧州北寄上襄陽於相公書

《至鄧州北寄上襄陽於相公書》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至鄧州北寄上襄陽於相公書

伏蒙示《文武順聖樂辭》《天保樂詩》《讀蔡姬胡笳辭詩》《移族從》並與《京兆書》。自幕府至鄧之北境凡五百餘里,自庚子至甲辰凡五日,手披目視,口詠其言,心惟其義,且恐且懼,忽若有亡,不知鞍馬之勤,道途之遠也。夫澗谷之水,深不過咫尺,邱垤之山,高不能逾尋丈,人則狎而玩之。及至臨泰山之懸崖,窺巨海之驚瀾,莫不戰掉悼栗,眩惑而自失。所觀變於前,所守易於內,亦其理宜也。閣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剛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而又貴窮乎公相,威動乎區極,天子之毗,諸侯之師。故其文章言語,與事相侔,憚赫若雷霆,浩汗若河漢,正聲諧《韶》《漫》,勁氣沮金石,豐而不餘一言,約而不失一辭,其事信,其理切。孔子之言曰:“有德者必有言。”信乎其有德且有言也!揚子云曰:“《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信乎其能灝灝而且噩噩也!昔者齊君行而失道,管子請釋老馬而隨之;樊遲請學稼,孔子使問之老農。夫馬之智不賢於夷吾,農之能不聖於尼父,然且云爾者,聖賢之能多,農馬之知專故也。今愈雖愚且賤,其從事於文,實專且久,則其贊王公之能,而稱大君子之美,不為僭越也。伏惟詳察。愈恐懼再拜。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因其常據郡望自稱昌黎韓愈,故後世稱之為韓昌黎;卒後謚“文”,世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進士及第,先後為節度使推官、監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時政之弊而被貶。唐憲宗時曾任國子博士、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時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在文學上主張文以載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並稱“韓柳”。詩與孟郊並稱“韓孟”。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於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