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因婚俗。永樂十三年( 1415年)會通河成,大運河南北暢通,臨清位居漕運要衝。“地據神京之臂,勢扼九省之喉”,“薄海內外,舟船之所畢由”,《明神宗實錄》載“商販之夫,日益屯聚”。成為商業都會的臨清,“四方之民雜居”匯南北風俗。由於四方商人和遊宦僑商落戶臨清,臨清的婚俗中便融進了江南風俗,那便是女孩出嫁陪送馬桶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婚姻習俗,這在北方城鎮的婚俗中是少見的。臨清至今還流行著一句結婚俗語:“子孫馬子、長命燈”。子孫馬子即是一套 “馬桶”,(按婚俗講大小各一為一套馬桶)。現在臨清還流行著女方出嫁時陪送尿盆或痰盂的婚俗,這就是由陪送馬桶逐漸演變來的。
其二:因運河。臨清位於汶、衛交匯中州之地,四面環水,古有玉帶城之稱。李東陽曾詩“十里人家兩岸分” 【五雜俎】記載,萬曆年間 ,每年過臨清閘槽船16萬餘只。漕船及水上人家的生活必需品木桶、木筲的消耗量相應的增加,另外,臨清城區運河穿城,街巷臨河。木桶,木盆便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家什。
為適應市場,木工匠人中,專做圓活(木盆、木桶,鍋蓋、籠頭、籠屜等)的作坊有了發展的空間。據記載,明宣德年間,已經形成了專門加工製作箍桶圓活的作坊街巷,而這條街巷就被人們稱為了箍桶巷。
老年間臨清木工分三大類:牙活木匠,圓活木匠、方活木匠,做木桶、鍋蓋的木匠被稱為圓活木匠。民國年間箍桶巷尚有六十多家圓活木匠作坊商鋪,其中圓活做的最好的有徐家、趙家、侯家、王家、楊家。另外,臨清有名的李家“耀興漆店”,坐落在箍桶巷,其私家園林“漆山”為臨清當時之一景,遠近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