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鄉[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臥龍鎮]

臥龍鄉[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臥龍鎮]

臥龍鎮 ,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北部,行政區域面積110.5平方公里,人口3.2萬。 東鄰水洛鎮,西依靜寧縣,南接陽川鄉、朱店鎮,北靠南湖鎮、柳梁鄉。 鄉政府現駐地山集梁,東去縣城27公里,現有24個村民委員會,116個社,總戶數6648戶,農業人口31208人,人口密度為280人每平方公里。全鄉總耕地面積82284畝,人均2.6畝,全鄉人均純收入1522元。

行政區劃

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城鄉分類 名稱
620825205200 220 大莊村委會
620825205201 220 魏山村委會
620825205202 220 雙河鎮村委會
620825205203 220 魏家村委會
620825205204 220 廟灣村委會
620825205205 220 下楊村委會
620825205206 220 孫河村委會
620825205207 220 何家村委會
620825205208 220 石山村委會
620825205209 220 蘇山村委會
620825205210 220 張山村委會
620825205211 220 棉溝村委會
620825205212 220 馬灣村委會
620825205213 210 山集村委會
620825205214 220 馬溝村委會
620825205215 220 山趙村委會
620825205216 220 張余村委會
620825205217 220 陰李村委會
620825205218 220 後梁村委會
620825205219 220 楊魏村委會
620825205220 220 仇溝村委會
620825205221 220 劉羅村委會
620825205222 220 仇梁村委會
620825205223 220 郝家村委會

文化教育

臥龍鄉中心國小

臥龍中學

文化建設

全鄉教育累計投資172萬元, 建成新校舍5處,國小危舊房改造24間,新建圍牆、廁所等配套設施03,先後為330多名學生減免學費或提供補助。小升初入學率達98.7%,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在全縣享有盛譽。鄉鎮文化站發展欣欣向榮,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作品層出不窮,書畫作品多次獲獎。在新形勢下,文化事業將在鄉委鄉政府的領導下,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原則,繼續深入推進。

建設規劃

臥龍鄉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累計投入資金93.66萬元。

(一)積極發展養牛產業。全村發展養牛戶80戶,鄉上採取統一設計、逐戶規劃、集中施工的辦法,建成高標準暖棚式圈舍80間3200㎡,投放基礎母牛160頭,並結合牛棚建設配套青貯池20眼、高效節能沼氣池30座、發放太陽灶75個。

(二)努力調整種植結構。結合整村推進養牛項目,種植優質牧草400畝、糧飼兼用玉米20畝、優質品種洋芋(莊薯3號)1000畝,並對現有600畝梨園進行規範管理。

(三)加強通村道路建設。投資29萬元,採取人機結合的方式,組織民眾投工3400人(次),全面完成了石山-何家-薛灣8.5公里的路基改造和鋪砂工程,栽植油松、刺槐等樹種5萬多株。

(四)開展村容村貌整治。累計投資51.11萬元,整治戶容戶貌136戶;拆除院道9座,占道建築49間880㎡,新建圍牆2500米;拓寬通社巷道2.8公里,完成硬化1050米,配套邊溝1550米,移栽電桿5處,改修農戶電路水路33戶。(五)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累計投資13.55萬元,修建何家國小教室兩間107㎡,改修建舞台1處,建成村文化室、衛生室及小超市7間140㎡。拆除院道3戶,建成占地5.5畝的村文化廣場;配置籃球架一副、桌球案兩副、羽毛球網一副。 大力加強農村通村公路建設。鄉黨委、政府緊密結合臥龍實際,提出開通"片與片、村與村、社與社"的通村道路建設工作思路,邀請縣交通局及地道站人員實地勘測規劃,修建涉及石何、中嶺、東片和北片4片9村23個社的通村道路4條31.2公里。其中石山-何家-薛灣8.5公里,南陽路口-大莊-張塬7.7公里,馬臥路-馬灣-羅溝峴10公里,白堡郝家新農村硬化路5公里。投入資金58萬元,先後調運大型推土機3台,組織民眾義務投工投勞4530人(次),共完成石山-何家-薛灣、南陽路口-大莊-張塬、白堡郝家3條道路的路基改造、路面整修及邊溝開挖,並對已完成路段,調運油松、刺槐、金絲柳8萬多株,進行了綠化。馬臥路-馬灣-羅溝峴10公里的路段,已全面完成修建工程。勘測放線張山-薛家河1.4公里,張山-王塬3公里,張山-棉溝5.6公里。現已開工修建。

魏山村新農村建設情況

臥龍鄉魏山村共有5個社,370戶1848人,全村耕地面積4205畝,人均2.2畝。依託省級扶貧片區開發項目的實施,整合危房改造、道路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在該村開展了新農村試點工作。上半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發展蘋果產業。春季,組織民眾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2500畝,全園推廣反坡覆膜集雨技術,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苗木成活率在93%以上。無償提供地膜10噸,洋芋種籽5噸,黃豆種籽1噸,引導民眾在果園內間作全膜洋芋和黃豆2100畝,有效增加了果園前期效益。開展農民技術培訓600人(次)。

二是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按照“三清四化五改六有”的要求,拆除違章建築70戶2600平方米,打通拓寬並硬化主巷道7條2500米,無償為民眾投磚65萬塊,新修圍牆2000米,新修大門75座,建成沼氣池50口,改造戶容戶貌100戶。

三是加強村社道路建 加寬改造硬化通村主道路2100米,新修產業路2條6.7公里,栽植行道樹1200株,配套涵洞14處82米,配套邊溝810米。

四是搞 好文化 施建 。計畫修建的2000平方米文化廣場、村文化室、衛生所和民眾文化娛樂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預計8月底可全面完成年度計畫。

鄉村指標

臥龍鄉2012年典型培育計畫

一、後梁村新農村示範點建設。1、發展果品產業。在原有600畝果園基礎上,2012年新植蘋果園500畝,園內間作全膜洋芋1000畝。配套產業路3條5.8公里。2、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拆除違章建築65戶2700平方米,改造戶容戶貌100戶,建成“一池三改”沼氣示範戶100戶,配發太陽灶100個。3、加強村社道路建設。新修並硬化通村道路3.2公里,配套涵洞8處,栽植風景樹2000株;拓寬硬化村社主側巷道2000米,配套邊溝1500米。4、搞好文化設施建設。新修村文化室、衛生所、小超市140平方米,新建文化廣場一處1600平方米,購置民眾文化娛樂設施,開展農民技術培訓600人(次)。

二、魏山村新農村續建。1、搞好果園建設,對2011年栽植的2490畝蘋果幼園實施施肥、噴藥、修剪等標準化管理。每百畝培養一名技術明白人,帶領全村果產業發展。2、開展戶容戶貌改造。繼續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拆除占道建築20戶400平方米,新修圍牆500米,新修大門20座。3、發展旱作農業。種植全膜玉米300畝,果園內間作洋芋2000畝、地膜蔬菜300畝、大豆200畝。4、繼續抓好道路建設。對建成的2條6.7公里產業路配套涵洞7處42米,栽植行道樹3350株。5、狠抓農民技術培訓。依託遠程教育設備,充分發揮村文化室主陣地作用,聘請縣內外果樹專家定期不定期開展農果業實用技術培訓3期600人(次)。

三、臥龍鄉萬畝蘋果新植基地建設。集中連片新建蘋果基地12063畝,其中在中嶺片的張山、棉溝、蘇山、何家四村連片栽植蘋果5081畝,在榆林溝流域的後梁、楊魏、下楊、石山、何家、孫河六村連片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6243畝,在山集村集中連片栽植739畝。全園間作洋芋、黃豆等低桿作物,其中全膜洋芋9000畝。規範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使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培訓農民2100人(次)。配套產業路39公里,涵管21處。

臥龍鄉小城鎮建設進展情況

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臥龍鄉街道髒亂差及服務功能滯後的問題日益顯現。為此,鄉黨委、政府經過反覆調查研究,決定從開始按照“西拓東擴”的思路,堅持規劃先行、積極穩妥、分步實施、綜合整治的原則,起動小城鎮建設。

投資21萬元,委託平涼市規劃建築勘測設計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15年的總體規劃,拆除28戶占道建築物2100平方米,拓寬主通道1800米,開挖邊溝560米,襯砌邊溝450米,開建商業門店10間350平方米。維修主街道排洪渠100米,落實垃圾填埋場1處,拓寬改造垃圾清運通道800米。並固定4名保潔員抓街道衛生綜合治理,使街道衛生狀況有了較大改觀。

臥龍鄉南部5000畝蘋果基地建設

南部5000畝蘋果基地涉及魏山、劉羅2村11社812戶民眾,戶均6.1畝。為了搞好新植園建設,鄉上曾先後3次組織區域內200多名民眾到靜寧縣和我縣的萬泉、陽川、朱店等鄉鎮參觀學習,引導民眾轉變觀念,自覺調整種植結構,留足了地塊。在栽植過程中,全鄉採取異村調勞的方式,嚴把假植、浸根、打漿、澆水、塗臘、覆膜、定乾、套袋8個環節,集中2天時間,完成了栽植任務,提高了苗木成活率,苗木成活率達到92%以上。並為農戶無償投放地膜30噸、洋芋種籽20噸、黃豆種籽2噸、化肥5.8噸、農藥60公斤,引導民眾全園合理間作施肥和防治病蟲害。配套新修6米寬主道路1條8.1公里,4米寬產業路11條14公里,配套涵洞19處96米,有效解決了果園管理運輸難問題。

經濟發展

2011全鄉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固定資產由2006年的132.24萬元,提高到204.17萬元,年均增長10.8%;糧食總產量由2006年的9994噸提高到10464噸,五年增長4.7%,保持了穩中有增的良好勢頭;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520元,提高到了3048元,年均增長17.6%,農民生產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可以說,各項社會經濟指標基本完成了第十六屆鄉人代會第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一些單項工作,如果品產業發展、通村道路建設、學校D級危房改造、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還走在了全縣前列。全鄉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回顧五年來的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發展果品產業

農民致富增收的渠道進一步拓寬

我鄉從2008年冬季開始發展果品產業,已在19個村栽植優質紅富士蘋果20310畝。為了促進果品產業發展,五年中鄉政府共為農民支付樹苗款40萬元,無償為農民提供地膜 噸,化肥150農藥6000公斤,洋芋種子60噸,黃豆種子6噸。特別是2011年,為魏灣村農民提供辣椒種子91萬株,引導農民園內間作辣椒200畝,提高了幼園前期效益,也為單一的間作模式創出了路子。在鄉政府資金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鄉上還想辦法擠資金,每年組織300多名幹部民眾到靜寧縣和我縣的陽川、萬泉等果園鄉鎮參觀學習,並在全鄉範圍內篩選、確定、培養了80名農民技術員,每年兌現500元的物資報酬,讓他們帶頭學習技術,帶頭髮展果園,帶領全鄉果產業發展。為了提高果園管理水平,輻射帶動全鄉果園管理實現規範化、標準化,鄉上投資20萬元,依託石河壩庫,在何家村川地幼園內建成了提灌工程,安裝了噴灌設施,進行標準化管理,發揮了很好示範帶動作用。

開展新農村建設試點

農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觀

在本屆政府任期內,黨中央、國務院向全國人民發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鄉政府從2007年開始以每年2個試點村的進度,大力推進新農村示範點建設。五年來,鄉上整合整村推進、移民搬遷、災後重建、危房改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項目資金,先後建成了郝家、何家、張山、山趙、劉羅、魏山、魏灣七個新農村示範點和山集、廟灣兩個移民安置點。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突出產業支撐,引導民眾修牛棚、建沼氣、發展養牛產業,建水窖、修道路、發展蘋果產業。拆除了違章建築,改造了大門及院牆,栽植行道樹,整治村容村貌,配發了太陽灶,硬化了村內主側巷道,新修了村文化室、衛生所,農村文明程度有了明顯提升。

更加關注民計民生

農村基礎條件有了明顯改善

新修張山、下楊、大莊等23個村的通村社道路54條154公里,在孫河、劉羅等10村新修產業路38條67.2公里,硬化新農村內主側巷道及山趙、張余、劉羅等通村社道路24.5公里,使得道路通行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並建成了魏灣壩橋,貫通了南陽路和喬陽路,徹底解決了南片6村20社1.1萬民眾生產生活行路難問題。全面實施農村人畜安全飲水項目,於2009年6月份徹底解決了全鄉3萬餘人的飲水難問題。2008年“5·12”地震後,中央下撥我鄉抗震救災資金724.2萬元,對321戶農戶重建了房屋,對437戶的危房進行了維修。同時,五年來共發放危舊房改造資金300萬元,改造農戶750戶,其中集中改造185戶,分散改造565戶,困難家庭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五年來,投資96萬元,新修了何家、馬灣、山趙等11村村部1400平方米,並配套圖書18萬冊,建起了9個農家書屋,村級組織辦公條件和活動場所有了明顯好轉。

發展旱作農業和勞務經濟

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五年來,鄉政府把推廣旱作農業,提高糧食總產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全鄉300多名民眾赴靜寧縣仁大鄉和我縣的朱店鎮參觀全膜玉米種植技術,每年引導民眾種植全膜玉米1萬畝左右,與半膜玉米相比較,畝增產150公斤,每年增產玉米1500噸,全鄉增收300萬元。從2009年開始,鄉上採取無償提供地膜、洋芋種籽等方式,引導民眾種植全膜洋芋1萬畝,與露天洋芋相比,畝增產7000公斤,每年增產洋芋5000噸,全鄉增收1000萬元。2010年又採取無償提供地膜的方式,在張山、仇梁種植全膜覆土小麥300畝,在2011年大旱之年仍然取得了畝增產50公斤的良好效果。同時,把有組織大規模輸出勞務工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點措施來抓,先後輸出勞務工3萬人(次),其中兩次集中組織赴疆拾棉工360人(次),加納等境外務工人員20人,南方務工1500餘人,勞務收入達1億多元,使廣大勞務人員真正得到了實惠,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

社會事業

郝家社會主義新農村二期工程建設初具規模。鄉黨委、政府在抓住郝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上,全力抓好二期各項工程。投資7萬元,對主街道66戶107間舊建築門店全部進行了拆除;投資280萬元,在建設斷檔地段,續建上宅下店式小康屋40戶1820平方米,已完成投資160萬元,二層主體工程基本結束;同時在縣交通局的幫扶下,鄉上投資16萬元,對主街道5公里的路基進行了全面改造,縣交通局投資70萬元,對路面進行了硬化;鄉上還投資16萬元,建成了多功能村文化活動室14間280平方米,並調運以油松、金絲柳等樹種3000多株,對全長5公里的主街道全面進行了綠化。

一是動員民眾發展養牛產業。通過上門宣傳動員,發展養牛戶80戶;採取統一設計、逐戶規劃、集中施工的辦法,已建成高標準暖棚式圈舍73間2920平方米,落實青貯池10眼,配套實施高效節能沼氣池30座。

二是開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動。投資6.8萬元,使130戶完成了“三清五改”;投資11.3萬元,拆除院道9座,占道建築49間,新建圍牆2500米;計畫投資56萬元,拓寬村社主巷道2800米,配套邊溝2800米,已完成硬化1050米。

三是加強通村道路建設。投資23萬元,全面完成了石山-何家-薛灣8.5公里的路基改造;調運油松、刺槐等樹種50000多株,對通村主道路及小廣場進行了綠化。

四是加強村級文化設施建設。投資9.5萬元,對原舞台進行全面維修,並建成占地5.5畝的村文化廣場,購置了籃球架建成了村文化、衛生室7間140多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