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菌綱
腹菌綱 (Gasteromycetes) ,真菌門、擔子菌亞門下一綱。真菌的擔子果發達,有柄或無柄,被果型,擔子形成在完全閉合的擔子果內。擔孢子不能彈射。擔孢子成熟後從擔子果的孔口或破裂的擔子果內散出。通常認為腹菌綱真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類群。有些腹菌綱真菌的擔子果成熟後包被破裂,內部產生柄狀組織,將產孢組織連同擔孢子推出,如紅鬼筆、軸灰包菌、竹蓀等。鬼筆目(Phallales)真菌的擔子果成熟後,內部的產孢組織自溶,在柄狀組織頂端形成一團有臭味的膠狀物,有時又稱為臭角菌。鳥巢菌目(Nidulariales )產生的擔子果無柄,成熟後開裂成杯狀,內含造胞組織1至多個,成熟後每個造孢組織形成一個堅硬的蛋狀小包。馬勃目(Lycoperdales)的擔子果近球形,如馬勃、地星等。地星的擔子果行兩層包被,包被中央有一孔口,不開裂,外包被在潮濕條件下裂成數片,呈星狀開裂。大多數腹菌綱真菌為腐生的,少數與松樹共生形成菌根,有些可食用,如竹蓀和馬勃屬的一些種類,有的可作藥用。已知有1060種。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腹菌綱
- 外文名:Gasteromycetes
- 界:植物界
- 門:真菌門
- 亞門:擔子菌亞門
- 綱:腹菌綱 (Gasteromycetes)
- 目:軸灰包目、鬼筆目、馬勃菌目、高腹菌目、腹菌目、鳥巢菌目、黑腹菌目、硬皮馬勃目和柄灰包目
- 種:已知有1060種
腹菌綱
正文
擔子菌亞門的 1綱。包括無隔擔子菌中子實體永久閉合或者直到孢子成熟後才開裂的擔子菌。大多數腹菌的子實層在孢子放出的時候不明顯,擔子已經解體。腹菌的造胞組織有 5種發育類型。①蜂窩型:如黑腹菌目、硬皮馬勃目、鳥巢菌目等;②珊瑚型:如馬勃菌目和高腹菌目;③多蓋型:如縫裂菌科、原鬼筆菌科、籠頭菌科等;④單蓋型:如鬼筆菌科和軸灰包目;⑤迷路型:如腹菌目。
腹菌早期常生於地下,成熟後露出地面,有些種類完全生在地面,多與朽木有關。
腹菌的分類相當複雜,至今沒有完全統一的系統。1933年,E.D.菲舍爾依據擔子的構造和子實層的發育,曾將本綱下分6目:腹菌目、硬皮馬勃目、鳥巢菌目、馬勃菌目、鬼筆菌目和軸灰包目。70年代以來,多數學者承認9目:軸灰包目、鬼筆菌目、馬勃菌目、高腹菌目、腹菌目、鳥巢菌目、黑腹菌目、硬皮馬勃目和柄灰包目。
腹菌中有許多種類可食,如短裙竹蓀和長裙竹蓀都是名貴的食用菌,中國已可人工栽培。大馬勃和白鬼筆菌等在幼嫩時可食用。另有許多種類,如紫色馬勃、大馬勃等,可供藥用(見藥用真菌)。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