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呈浸潤性生長的腫瘤,不僅可以在原發部位繼續生長,並向周圍組織直接蔓延,而且還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轉移),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特徵。
1.直接蔓延是指惡性腫瘤連續不斷地浸潤、破壞周圍組織器官的生長狀態。惡性腫瘤細胞隨著增生,常常連續不斷地沿著組織間隙,淋巴管、血管的外周間隙,神經束衣浸潤,破壞鄰近正常器官和組織,並繼續生長。例如胰頭癌可蔓延到肝臟、十二指腸;晚期乳腺癌可穿過胸肌和胸腔蔓延至肺臟。
2.轉移(metastasis)惡性腫瘤細胞從原發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體腔,遷徙到他處而繼續生長,形成與原發瘤同樣類型的腫瘤,這個過程稱為轉移。所形成的腫瘤稱為轉移瘤(metastatictumors)或繼發瘤(secondarytumors)。
轉移途徑
有以下(1)淋巴道轉移(lymphaticmetastasis):上皮組織源性惡性腫瘤多經淋巴道轉移。瘤細胞侵入淋巴管後,隨淋巴流首先到達局部淋巴結,聚集於邊緣竇,繼續增殖發展為淋巴結內轉移瘤。例如乳腺癌常先轉移到同側腋窩淋巴結;肺癌首先轉移到肺門淋巴結。轉移瘤自淋巴結邊緣開始生長,逐漸累及整個淋巴結,受累的淋巴結逐漸增大、變硬,切面呈灰白色。有時由於瘤組織侵出被膜而使多個淋巴結相互融合成團塊。局部淋巴結轉移後,可繼續轉移至下一站的其他淋巴結,最後可經胸導管進入血流再繼續發生血道轉移。有的腫瘤可以發生逆行轉移(troisiersign)或越過引流淋巴結髮生跳躍式轉移(skipmetastasis)。在臨床上最常見的癌轉移淋巴結是左鎖骨上淋巴結,其原發部位多位於肺和胃腸道。
(2)血道轉移(hematogeneousmetastasis):惡性瘤細胞侵入血管後可隨血流到達遠隔器官繼續生長,形成轉移瘤。各種惡性腫瘤均可發生,尤多見於肉瘤、腎癌、肝癌、甲狀腺濾泡性癌及絨毛膜癌。腫瘤細胞多經毛細血管與小靜脈(管壁較薄)直接入血;亦可經淋巴管-胸導管或經淋巴—靜脈通路入血。進入血管系統的腫瘤細胞常與纖維蛋白及血小板共同粘聚成團,稱為瘤栓(tumorembolus),可阻留於靶器官的小血管內,由此介導內皮細胞發生變性,腫瘤細胞可自內皮損傷處或內皮之間穿出血管,進入組織內增殖,形成轉移瘤。血道轉移的途徑與栓子運行途徑相同,即進入體循環靜脈的腫瘤細胞經右心到肺,在肺內形成轉移瘤,例如絨癌的肺轉移;侵入門靜脈系統的腫瘤細胞,首先發生肝轉移,例如胃、腸癌的肝轉移等;進入肺靜脈的腫瘤細胞或肺內轉移瘤通過肺毛細血管而進入肺靜脈的瘤細胞,可經左心隨主動脈血流到達全身各器官,常見轉移到腦、骨、腎及腎上腺等處;侵入與椎靜脈叢有吻合支的靜脈內的瘤細胞,可引起脊椎及腦內轉移。例如前列腺癌的脊椎轉移。
血道轉移可見於許多器官,但最常見的是肺,其次是肝和骨。故臨床上惡性腫瘤患者必須作肺、肝、骨的影像學檢查,判斷其有無血道轉移,以確定臨床分期和治療方案。轉移瘤的形態學特點是邊界清楚並常多發散在分布,多位於器官表層,由於瘤結節中央出血、壞死而下陷,可形成“癌臍”。
(3)種植性轉移(transcoelomicmetastasis)當腫瘤細胞侵及體腔器官表面時,瘤細胞可以脫落,經體腔種植在體腔內各器官的表面甚至侵入其下生長,形成轉移瘤。如胃癌破壞胃壁侵及漿膜後,可在腹腔和盆腔臟器表面形成廣泛的種植性轉移。卵巢的Krukenberg瘤多為胃粘液癌經腹腔種植到卵巢表麵漿膜再侵入卵巢所形成的腫瘤。肺癌常在胸腔形成廣泛的種植性轉移。腦部惡性腫瘤,如小腦的髓母細胞瘤亦可經過腦脊液轉移到腦的其他部位,形成種植性轉移。經體腔轉移常伴有體腔積液和臟器間的癌性粘連。積液多為血性,其內含有脫落的癌細胞,可供細胞學檢查。值得注意是手術也可造成醫源性種植(implantation),雖然可能性較小,但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