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飛[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胡飛,教授,博士生導師,華中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通信與探測研究所副所長。

人物經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議專家、電子與信息學報、電子學報、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等學術期刊特約審稿人

研究方向

微波與毫米波技術、陣列天線與信號處理、非協作目標信息獲取、無線通信網路

主講課程

微波技術基礎、電磁場理論、軟體工程、微波新理論新技術

主要貢獻

毫米波熱輻射陣列的空間譜估計誤差模型研究.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10.4(SCI) 一種改善被動毫米波重建圖像質量的方法。信號處理,2009.12 干涉式綜合孔徑微波輻射測量的統計分布模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8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gital Millimeter-Wave Radiometer. J Infrared Milli Terahz Waves, 2009.7 (SCI) The Synchronous Testing for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SADR, ICTD’09 一種POCS與MAP相結合的無源毫米波超解析度處理方法.微波學報,2009.10 低信噪比的空間譜估計通道幅相誤差校正算法.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5 綜合孔徑微波輻射探測系統仿真平台設計.系統仿真學報,2007.12 基於正則的POCS無源毫米波超解析度方法研究.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9.5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Direct Sampling Microwave Radiometer. 2008 ICMMT (SCI)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of Visibilities in Digital Aperture Synthesis Radiometry.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09.7(SCI) 一種無源毫米波成像超解析度算法.微波學報,2009.2 Analysis of Statistic Model of Digital Radiometer Detector. ISAPE’08

項目

國防自主創新研究基金重點項目:“空中目標無源探測演示驗證系統”(主持) 航天支撐技術基金項目:“毫米波輻射探測理論與技術研究”(主持) 航天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微波輻射探測關鍵理論和技術研究”(主持) 航天科技創新基金重點項目:“基於輻射計陣列的高速探測技術研究”(主持) 總裝備部武器裝備探索研究重大項目:“微波輻射探測系統”(第三負責人) 教育部國防基礎科研培育項目:“微波輻射探測基礎研究”(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無源毫米波高解析度成像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分散式綜合孔徑微波輻射計陣列成像方法”(主持)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基於壓縮基線測量與稀疏重構反演的綜合孔徑輻射計成像方法"(第二負責人。第一負責人為所指導的博士後) 橫向合作項目:“近場毫米波無源成像系統”(70萬元,主持)

研究成果

已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10多篇被SCI、EI收錄,申請專利、軟體著作權多項;項目組兩項科研成果通過國防科學技術成果鑑定。 擁有IBM P6-550小型機、SUN圖像工作站、24通道1GHz高速同步數據採集系統(進口)、16通道250MHz高速同步數據採集系統(進口)、16通道8mm綜合孔徑輻射計陣列試驗系統(國內首台套)、24通道1.4GHz綜合孔徑輻射計陣列試驗系統、12通道8mm焦平面試驗系統(仿製烏克蘭同型系統)、1.4GHz—3mm系列雙通道輻射計(進口)、大螢幕顯示系統、大容量磁碟陣列數據存儲系統、IBM高性能計算伺服器、3mm和8mm無源毫米波成像系統等試驗設備。 擁有自主開發的高性能全鏈路信號級仿真軟體一套。 擁有網路分析儀、頻譜儀、信號源、噪聲源、數字存儲示波器、邏輯分析儀等試驗儀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