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胄,zhòu,從由從月。頭盔。引申為受到保護的帝王或貴族的子孫。裔也、系也、嗣也。
1. 盔,古代戰士戴的帽子:甲~(甲衣和頭盔)。介~(“介”,堅固。《易》:“介如石焉”,堅固如石之意。介冑即堅固的盔,因兵士穿戴,故以介冑代指兵士)。
2.章太炎《國學略論》:“湯斌、楊名時、陸隴其輩,江鄭堂《宋學淵源記》所不收,其意良是。何者?炎黃之胄,而服官異族,大節已虧,尚得以理學稱哉!”
[廣 韻]:直祐切,去49宥,zhòu,流開三去尤澄
[平水韻]:去聲二十六宥
[粵語]:zau6
【唐韻】
【集韻】直祐切
【韻會】
【正韻】直又切,音宙。
【說文】兜鍪。從冃,由聲。
【徐曰】介冑字從冃,冃音冒。
【詩·魯頌】公徒三萬,貝胄朱綅。
【韻會】或作,亦作䩜。
【荀子·議兵篇】冠䩜帶劒。
【正韻】胄與胄子之胄不同。經典多混,傳寫譌也。
基本字義
(1)盔,古代戰士打仗時戴的保護頭部的帽子:甲冑(甲衣和頭盔)、介冑。
(2)帝王或貴族的子孫:貴胄、胄裔、胄子(古代帝王和貴族的長子),都要進入國學學習,後亦泛稱國子學
(3)介冑:代表將士。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字從肉,從由,由亦聲。“由”意為“光滑”。“肉”指“人體”。“肉”與“由”聯合起來表示“光滑的青銅頭盔”。本義:青銅頭盔。)
(2)同本義 [helmet]
胄,兜鍪也。從月,由聲。——《說文》
離為甲冑。——《易·說卦》
惟甲冑起戎。——《書·偽說命》
貝胄朱綅。——《詩·魯頌·閟宮》
獻甲者執胄。——《禮記·曲禮》
左右免胄而下。——《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冠軸(胄)帶劍。——《荀子·議兵》
放胄又三貫流矢。——《梁書· 韋放傳》
鎧胄皆鑌鐵。——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3)又:甲冑
4.古代稱帝王或貴族的後代 [descendants of emperor or noble]
劉公乃帝室之胄,德廣才高,可領徐州。——《全圖繡像三國演義》
帝室之胄。——《三國志·諸葛亮傳》
王室之胄。——《資治通鑑》
5.又如:胄子(帝王或貴族的長子);胄監(國子監);胄閥(家世門第)
6.泛指世系 [pedigree;genealogy]
豈孤人之能胄。——《遂志賦》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直祐切《韻會》《正韻》直又切,音宙。《增韻》裔也。
又系也,嗣也。
又長也。《書·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敎胄子。《傳》胄,長也。
又後也。《左傳·襄十四年》謂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注》胄,後也。
又《廣韻》亦姓。
又《增韻》國名。 《集韻》或作伷。《正字通》與冂部甲冑字別,甲冑下從冃,冃音冒。此胄字下從肉,自有分也。
由來
胄是一種用來防護頭頸的裝具。在我國古代,人們通常把護衛身體其他部位的裝具稱為甲,而把護衛頭部的單獨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冑”一詞便成了中國古代防護裝具的概稱。胄是先秦時期的稱呼,戰國時稱為“兜鍪(móu)”,北宋時稱“頭鍪”,宋以後又多稱“盔”。
說明
:從造字本義來說,“胄”並沒有“頭盔”的意思,而應該是全身的裝甲(頭部的保護當然也包括在內)。“胄”字中含有的“由”,表示青銅裝甲表面的光滑,唯其光滑,方可使箭頭滑走。因此,“胄”應該是青銅製作的,而非皮質
演變發展
在新石器時代,胄多用藤條或獸皮粗製而成。進入青銅時代,除繼續使用皮胄外,開始使用青銅鑄造的胄。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省安陽市出土的商朝製品。胄面上鑄有虎紋、牛紋及其他圖案,胄頂豎有裝纓的銅管。西周時期的青銅胄,在北京有實物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皮胄,以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為典型代表,由18片髹漆皮甲片編組而成,上有脊樑,下有垂緣護頸。鐵質的護頭裝具,時代最早的是河北省易縣燕下都出土的戰國晚期製品,用89片鐵甲片編綴而成。從秦漢時期開始,軍中普遍裝備鐵兜鍪。在兜鍪後部,常垂有護頸的部分,稱為頓項。唐朝以後,頓項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宋朝以後,兜鍪又多稱為盔。直到清末,鐵盔仍是軍隊中裝備的護頭裝具。
青銅胄在殷代也已開始使用。目 前我國發現最早的青銅胄是河南安陽出土的殷代製品。1934~1955年,梁永恩先生在安陽侯家莊1004號殷墓中,發現了140多頂銅盔。這些銅盔形體近似,都是整體範鑄而成,重2~3公斤,高15厘米,底寬18厘米。不少銅胄的正面鑄有獸面紋飾,額部中心線是扁圓形的獸鼻,大大的獸目和眉毛在鼻上向左右伸展,與雙耳相接,圓鼻下是胄的前沿,在相當於獸嘴的地方,則露出將士的面孔,顯得十分的威嚴。胄的頂部有一向上豎起的銅管,用以安插纓飾。胄的表面打磨光滑,獸面等裝飾圖全都浮出胄面,大部分鑄成虎頭狀,外觀雄武,所以古代稱頂盔披甲的將士為“虎(bēi)”之士。胄的內面仍保留著鑄造時的糙面,可以推測當時胄內一定還有柔軟的織物作襯裡。西周時的銅胄也是整塊范鑄。左右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胄沿寬頻上凸出一排圓泡釘。從出土的周胄來看,造型樸實,不像殷代胄那樣裝飾華麗怪譎。
戰國時期,鐵制的護頭裝具隨著鐵兵器的發展應運而生,由於它的外形很像當時的飯鍋——鍪,所以開始時被稱作“兜鍪”。1965年,在河北易縣燕下都一座古墓中出土的鐵兜鍪,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一件。它是用89片鐵甲片編制而成,全高26厘米。從頂部開始一層壓一層編綴,自上而下共七層。整個頭部裹護嚴實,僅留面孔部分。式樣簡單,沒有特別的裝飾。秦漢以後,鐵兜鍪成為將士護頭的主要裝具,在兜鍪的後側,常常垂有保護脖頸的部分,稱“頓項”。唐代以後,“頓項”又常用輕軟牢固的環鎖鎧製成,以便於頸部活動。南北朝的兜鍪,額前伸出沖角,兩側增加護耳,這種形制和結構一直保持到隋末。據說,13世紀蒙古首領鐵木真率領騎兵西征時,剽悍的蒙古騎兵,身披鐵甲,頭戴一種樣式奇特的鐵盔,面部有一個碩大的船錨形護鼻器,手持明刀快斧,騎著高頭大馬,那樣子十分猙獰可怖。剛入侵印度時,人們以為魔怪降世,驚駭之狀不亞於我們現今對外星人的驚奇和恐懼。唐宋以後,兜鍪改稱為“盔”,但其形制和結構基本保持了南北朝時期的風格。這種鐵制的頭盔,作為我國古代軍隊中普遍裝備的護頭裝具,一直使用到晚清。明代的頭盔大體上承襲了宋以前的遺制,有所改進的是御林軍使用的鎖子盔,鐵缽的形制像一頂便帽,下沿內裝鎖子鋼絲網,盔高8寸多,網長1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而普通士兵著用的鐵盔比較簡單,沒有什麼裝飾,鐵缽高大,眉庇較寬,整個盔面下寬上窄,呈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上面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管,可插貂纓。隨著火器的發展,鐵盔的形制漸趨輕體化。到清代末年,西式鋼盔傳入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但其形制已與古代兜鍪大不相同了。今 天我們所見到的步兵作戰裝束是迷彩服和鋼盔,古老的鐵甲已列為歷史遺蹟,胄卻以另一種嶄新的面貌在現代戰爭中發揮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