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臨摹

唐閻立本職貢圖(怪石)從前端牽羊者已在畫外的形式判斷,有學者認為現存的《職貢圖》乃是經過裁切之後的作品。目前全幅共繪有二十七人,如同遊行的隊伍一般,自右向左行進。行列的中央及左方,有僕人持傘蓋隨行,暗示出傘蓋下人物的使者身份,而傘蓋的存在,同時突顯了他們尊貴的地位。畫中的貢品包括鸚鵡、怪石、象牙等等,其樣式之多,除了令人目不暇給外,也充滿了異國的情調,讓人得以窺探在不同文化下的多元性。
職貢圖指的是我國處於封建國家時,外國及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上層向中國皇帝進貢的紀實圖畫,是由梁朝蕭繹創作的,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畫中人物比例準確, 鐵線描遒勁流暢, 敷色高雅古樸, 體現了中國南朝繪畫藝術的水平。據說蕭繹曾畫《番客入朝圖》和《王會圖》,已經失傳,所以有人認為《番客入朝圖》、《王會圖》可能就是《職貢圖》。唐人李嗣真有過詳細描述,蘇東坡也曾賦詩稱道,後人時有效仿其意者,故宮博物院就藏有仇英所作《職貢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