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樂信

民國6年(1917年),聶樂信與柏衛牧師在大孤山北關建基督教禮拜堂,時稱“丹國樓”。 民國18年(1929年),聶樂信加入中國籍。 1960年7月,聶樂信病逝,安葬於大孤山下,終年89歲。

女,原名艾倫·聶樂希思,又名聶玉銘。1871年7月17日,生於西班牙依尼卡,生後即受洗禮加入基督教。不久,隨父遷回丹麥。8歲入學,因家貧,以賣唱、做工助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丹麥護土專科學校。清光緒二十二年王月(1896年4月),受丹麥基督教傳導協會派遣,到中國協助先期到達遼南地區的柏衛牧師夫婦施醫布教。後在北京學習兩年漢語。光緒二十四年十月(1898年11月)到達安東縣大孤山,為貧困患者免費診療,日求診者多達百人。之後,她收養三名流落街頭女孤兒。光緒二十七年,她聘請教師為收養的孤兒授課。光緒三十四年創辦崇正女子國小。民國元年(1912年),創辦崇正貧民救濟所,收養一批無家可歸的婦女,組織她們從事編織、刺繡生產。民國2年,用教會的資助金和自籌金,為收養的婦女建廠房和宿舍,安排其就業和食宿。民國4年,創辦一年制保姆學院。還設幼稚園,解決女工子女入學問題。民國6年(1917年),聶樂信與柏衛牧師在大孤山北關建基督教禮拜堂,時稱“丹國樓”。每逢星期日上午,由聶樂信主講《聖經》。民國9年春,在大孤山北關基督教墓地西側建養老院,收留五六名無親可投的老人看護墓地、養雞種菜,安度晚年。至年末,以大孤山為中心,在莊河、安東兩縣的9個鄉鎮設立分會點,教徒達1311人。民國14年,她先後編譯出版《基督教五要選讀》、《基督教五要便覽》、《聖經易記》等書,並作為課本供教徒和學生學習使用。民國16年,崇正女校發展成綜合性學校,內設幼稚園、初小、高小、國中、保姆院、師範班等。學生來自省內及吉林、黑龍江省。校長由聶樂信擔任。民國17年,創辦崇正貧民救濟所,設農作部,購置土地,收養無家無業的鰥夫、寡婦、孤兒和殘廢人,組織他們耕種農田,經營葦塘、果園和飼養雞、豬、奶牛等。民國18年(1929年),聶樂信加入中國籍。丹麥牧師柏衛特意為她主持慶賀儀式,地方各界代表抬著“名揚中外”的金字橫匾祝賀。史料記載,她入籍後為“事業之興,忠誠不渝,晝夜操勞,事必親躬”。並將丹麥教會發給他年薪1400元(現大洋)全部捐贈給慈善事業。她生活儉樸,雙手不離針織,日常費用靠自食其力。1938年,聶樂信創辦的各項事業達到最興盛的時期。崇正文校學生髮展到417人,有教師18人,學校各項建築占地7300平方米;崇政貧民救濟所收養370人,其中寡婦3人,無家可歸的婦女10人,孤兒17人,老弱殘疾5人,有廠房和住宅訂5間。1942年,日偽當局強制崇正女校師生晨起遙拜日本“天照大神”,聶樂信以基督教“篤信上帝,不拜他神”為由加以拒絕。因而學校被強制接管,更名為安東省大孤山國民高等學校。1946年,柏衛等三名丹麥牧師相約回國,聶樂信表示:“我是中國人,我不離開中國”。1947年,安東縣實行土地改革,崇正救濟所、養老院的房地產分給被收養者和附近民眾,分給聶樂信一座教堂、四頭奶牛和一部分果園。土改後,她看到勞苦民眾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深感快慰。聶樂信平素喜愛花草樹木,居室周圍栽滿玉蘭、丁香和各種果樹。她生前從丹麥引進的黃杏,經與當地杏樹嫁接而結出的孤山杏梅,果實碩大甜美,為聞名遐邇的水果珍品。1960年7月,聶樂信病逝,安葬於大孤山下,終年89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