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聊城古城萬壽觀原址西側一百米左右,曾坐落著一座七賢祠,供奉著王道、穆孔暉、孟秋,王汝訓、逯中立、張後覺、趙維新等七位賢良。從這七賢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是為官清正,為正義公道屢遭貶斥,安貧樂道,深究學術,提攜後進;最重要的,在學術思想上,他們都尊崇王陽明的“心學”。王道,明代武城(屬東昌府)人,少時才畢出眾記憶超群,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被稱為神童,與十五名同學赴省試,王道脫穎而出,一舉考中頭名解元。二十三歲初選翰林院庶吉士,後為南京國子監大教授。七賢
穆孔暉(1479~1539)明代官員,理學家,心學學者。字伯潛,號玄庵。山東堂邑(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進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南京禮部主事、翰林院侍講學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
穆孔暉是王守仁的學生。王守仁在任山東鄉試主考官時,對穆孔暉的才學很欣賞,錄取他為舉人。後來穆孔暉在南京做官,恰逢王守仁也在南京任兵部尚書,他又親聆王守仁講學,成為王守仁心學的熱心擁戴者和心學在山東的第一個傳播者。穆孔暉的學術思想基本上繼承了王守仁的良知說,把心學與佛學中的“頓悟說”結合起來,被認為是“學陽明而流於禪”。他反對程朱理學所宣揚的“天理至上”等觀點,認為程朱理學多流於空談,並不能反映儒學的真諦。他認為,心學的精華應是“空”和“寂”,如果掌握了心學,則能“隨應隨寂,如鳥過空,空體弗礙”,外物就不能給人以干擾,也就能達到至高的精神境界。
穆孔暉是繼承和傳播王守仁心學最早的山東學者。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是研究考據學的著作,重要的有《讀易錄》、《尚書困學》、《大學千慮》、《玄庵晚稿》,另外還有研究史學的著作,如《前漢通紀》、《讀史通編》等。穆孔暉對稍晚興起的山東王學學派學者有一定的影響。
穆孔暉墓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北張莊南。始建於明嘉靖十八年,1966年墓被破壞,現僅存石門及墓志銘等石刻,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孟秋,字子成,學者稱我疆先生,辭世後謚清憲,茌平人。隆慶六年(1572)中進士,後因受貶在家鄉講經論道。後起為刑部主事,積升尚寶寺卿。著有《道脈說》《大道吟》《氣志吟》等。
王汝訓,字師古,號泓陽,謚恭介,沙鎮人。隆慶五年(1571)中進士,萬曆五年(1577)升刑部主事,後改任兵部主事,給事中。萬曆二十一年(1593)升任都察院僉都御史。後巡撫浙江,觸及行奸權貴,被革職。家居十五年後,出任南京刑部右侍郎,後改工部侍郎。在家期間,除以文會友,講習學說外,纂有《東昌府志》二十卷,疏草二卷。
逯中立,字與權,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進士。由行人升吏科給事中。遇事敢言。行人高攀龍,御史吳弘濟,南部郎譚一台等因拯救趙用賢被奸臣貶謫免職,中立力主正義,向皇帝陳述利害。因中立所言違旨,被停俸一年。不久任兵科右給事中,皇帝下詔修國史,王錫爵舉薦故詹事劉虞虁為總裁。而劉虞虁是錫爵門生,因拾遺被彈劾罷官。諸御史皆言虞虁不當任用,中立力詆虞,並語侵錫爵。於是皇帝收回詔命。不久,文選郎顧憲成等因聚議推舉閣臣一事而被罷職。給事中盧明諏因救憲成也被降職。中立深懷不平,向皇帝進言:“兩年以來,良臣相繼被排斥,尚書孫鑨離去,陳有年閉門謝政,要求罷職,文選官署一空,被排斥者接二連三,而今憲成又被驅逐。------朝政好壞不分,舉措倒置,官吏進退升降的法令制度由權勢決定;對官吏的用舍斥罰看一時喜怒,因而,公議受到阻塞,煩亂紛爭之言滋起。現在正是人才消長之時,道義興廢之始,不可不深慮啊。況且閣臣會議推薦人才,非自今始,早有先例。皇祖時,由廷臣推薦六員,而張治,李本二臣被錄用,今元輔王錫爵也是令推入閣。所以特旨任命與廷推,祖宗並行已久,廷推必須和合眾議,特旨任命有的是由於私情而被引進。今輔臣趙志皋等不拘泥故典,僅揭救數語,即引起聖怒,比如,強笑而心不悅,欲說動聽的話就難了。如今疆場違急,報警頻傳,公私耗費困敗,群情思亂,有識之士無不胸胸懷憂慮。而朝中議論紛紜,豈不令人長嘆嗎!”帝怒,嚴令斥責,明諏被革職為民,中立被貶為陝西按察使知事。中立因病歸家與顧憲成,高攀龍,鄒元標,馮從吾等講程周之學於東林書院,從學者甚眾。當時,同宗派的任化民,梁廷楫,耿如杞,白楹皆得其宗旨。掌官吏任免權的人屢次上書請求起用中立,皆不予復。中立家居二十餘年,尤精於《周易》。臨終時寫道:“生而不能顯揚是負吾親也,仕而不能豎立是負吾君也,昂昂七尺之軀而甘為碌碌之庸夫是負吾身也。三十而學道,五十四而無聞,是為天地之間之罔人也。”書畢,冥目而逝。同宗好友皆著喪服,為中立諡號“直方”,高攀龍,馮從吾聞訃,皆守靈痛哭,書悼詞以祭。光宗即位,贈光祿少卿。知府岳和聲刻“讀書札記”,又設“三生祠”祭祀。
張後覺,字志仁,茌平人。父文祥,由鄉舉官廣昌知縣。後覺生有異質,事親考,居喪哀毀,三年不御內。早歲,聞良知之說於縣教諭顏鑰,遂精思力踐,偕同志講習。已而貴溪徐樾以王守仁再傳弟子來為參政,後覺率同志往師之,學益有聞。久之,以歲貢生授華陰訓導,會地大震,人多傾壓死,上官令署縣事,救災扶傷,人胥悅服。及致仕歸,士民泣送載道。
東昌知府羅汝芳、提學副使鄒善皆宗守仁學,與後覺同志。善為建願學書院,俾六郡士師事焉。汝芳亦建“見泰書院”,時相討論。猶以取友未廣,北走京師,南遊江左,務以親賢講學為事,門弟子日益進。凡吏於其土及道經茌平者,莫不造廬問業。巡撫李世達兩詣山居,病不能為禮,乃促席劇談,飽蔬食而去。平生不作詩,不談禪,不事著述,行孚遠近,學者稱之為“弘山先生”。年七十六,以萬曆六年卒。
其門人孟秋、趙維新最著。秋,自有傳。維新,亦茌平人,年二十,聞後覺講良知之學。遂師事之。次其問答語,為《弘山教言》。性純孝,居喪,五味不入口,柴毀骨立,杖而後起。鄉人慾舉其孝行,力辭之。喪偶,五十年不再娶。嘗築垣得金一篋,工人持之去,維新不問。家貧,或并日而食,超然自得。亦以歲貢生為長山訓導,年九十二,無疾而終。
趙維新,茌平人,年二十,聞張後覺講良知之學。遂師事之。次其問答語,為《弘山教言》。性純孝,居喪,五味不入口,柴毀骨立,杖而後起。鄉人慾舉其孝行,力辭之。喪偶,五十年不再娶。嘗築垣得金一篋,工人持之去,維新不問。家貧,或并日而食,超然自得。亦以歲貢生為長山訓導,年九十二,無疾而終。
另外,北京國子監進士題名碑,明清兩代,東昌籍進士共錄取290名,占山東省錄的7.1%;其中,狀元3名,占全省的27.3%。明清兩代,尤其是明朝,在我國北方,山東的進士、狀元人數一枝獨秀,而聊城又名列山東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