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當時,該學期的課程除1966年畢業年級外並未學完,停課直到1968年底,接著幾乎是一刀切全部下農村插隊。有地區土政策,國中67屆和68屆有少部分在68年底得分配繼續升了高中,不過,並非按學習成績優劣,而是按家庭出身是所謂“紅五類”為升學標準。後來他們高中畢業後全部直接分配進單位,免了當知青。他們是老三屆里極少數的另類,在那個凡事要論階級出身的年頭裡,出身所謂“黑五類”的,在面臨升學,招工等人生重大抉擇時,甚至串聯,參加紅衛兵活動等,都處於受歧視的下等公民地位。
停課兩年半多的時間中,全國學校處於癱瘓狀態,所有大中院校該畢業的未獲畢業,仍在母校滯留。老三屆中學生畢業之前的時間日後均計學齡,算畢業,而畢業之後耽誤的時間即便非個人原因,卻既無學齡也無工齡、農齡。而同期的大學、中專畢業生則統統計算了連續工齡。也就是說,全國的老三屆當中,66屆因此白白耽誤了兩年左右,67屆白白耽誤了一年左右。
老高三
1947年前、後出生,1963年進高中,1966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已讀完高中三年,面臨高考,大學成夢,加上文革停課兩年半多,高中階段共在校五年多。他們是老三屆里年紀最大,讀書最多的一屆。優勢是:文革後恢復高考最有實力;劣勢是:因年齡偏大而不受招工條件青睞。
老高二
1948年前、後出生,1964年進高中,1967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實際讀了二年高中,加停課,高中階段共在校四年多。優勢和劣勢與老高三差不多。
老高一
1949年前、後出生,與共和國同齡,1965年進高中,1968年應屆高中畢業生。實際讀了一年高中,加停課,高中階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復高考後仍有實力,年齡在招工條件上也優於上兩屆。
老初三
1950年前、後出生,1963年進國中,1966年應屆國中畢業生,讀完三年國中,升高中成夢。加停課,國中階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復高考後仍有實力,因考題難度偏淺,招工年齡條件也優於上幾屆。
老初二
1951年前、後出生,1964年進國中,1967年應屆國中畢業生,實際讀了國中二年,加停課,國中階段共在校四年多。恢復高考後,赴考相當吃力的一屆,但仍有希望。招工年齡條件優於上幾屆。
老初一
1952年前、後出生,1965年進國中,1968年應屆國中畢業生,實際讀了國中一年,加停課,國中階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復高考後,是在高考門外望洋興嘆的一屆。20世紀八十年代,國家給因文革而耽誤學業太慘的幾屆“半文盲”補課充電,就是從老初一這屆開始,往下推幾屆。老三屆畢業生,聽從黨和毛主席的“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指示,出校後絕大部分都到農村的廣闊天地里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