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義大利,義大利:萬子美文集》可稱之為中意文化的又一次對話與握手。在全球化的大視野下,中國與包括義大利在內的世界各國交往日益密切,合作日益發展,彼此互為依存。
作者簡介
萬子美,1943年1月5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196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義大利語本科畢業。曾擔任《光明日報》駐義大利首席記者,北京利華經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義大利歐羅普黃金首飾公司執行董事,義大利歐羅華責任有限公司總裁。現任天津六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商學院首席教授,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總顧問,義大利羅馬華僑華人聯合總會榮譽會長,義大利《歐華聯合時報》總顧問,湖北省海外交流協會、湖北省海外聯誼會和湖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顧問,山東省海外交流協會海外顧問,武漢市海外交流協會副會長,武漢市海外聯誼會和武漢市歸國華僑聯合會顧問,北京世界華人文化院顧問。在擔任駐外記者期間曾發表過上千件有關義大利的新聞報導和報刊雜誌文章。主要作品有新聞集《透視義大利》、《穿》,以及大量翻譯作品:如《猶太人變遷史》、《兩尊古希臘銅像的發現與研究》、《2000年的世界》、小說《安娜姑娘》、《少女奧爾索拉》、《天使島》、《佩斯卡拉的故事》、戲劇《女店主》、《老頑固》、長篇小說《歷史》、《利皮的生平與創作》、《外國文學家大辭典》義大利條目。1989年,為祝賀《透視義大利》一書出版,義大利總統科西嘉在總統府為萬子美先生舉行了贈書儀式。1983年10月2日義大利全國攝影家協會授予功勳攝影師稱號。1993年6月2日義大利總統斯卡爾法羅授予義大利共和國功勳騎士稱號,並頒發騎士勳章和證書,2002年7月22日義大利總統錢皮授予義大利共和國加勳爵士稱號,並頒發爵士勳章和證書。作為僑民,相繼獲得兩任總統的授勳是非常罕見的。
圖書目錄
學術譯文5篇
兩尊古希臘銅像的發現與研究
巴亞酒神
利皮的生平與創作
猶太人變遷史
2000年的世界
報刊文章147篇
友好往來與合作
為中意交流開拓更為廣闊的前景
聯繫兩個古老民族的文明紐帶
開拓新的合作領域
“對話是和平的普遍基礎”
20世紀的空中“絲綢之路”
中意友好根植於兩國數千年文明歷史
充分相信中國的開放政策
“時裝是一種共同的世界語言”
中國建材工業面臨一場變革
對中國和國際社會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
中意經濟合作前景將更廣闊
李先念主席訪意是兩國良好關係的證明
把中意友好合作關係推到新的高度
“友誼港,中國港”
進一步促進聖中經濟文化關係的發展
擷貝聖馬利諾
“我的夢想在北京”
“發展中意友好合作關係的橋樑”
中意關係健康發展
“我相信這個國家和她的人民”
文明與文化交流
沿著馬可·波羅的道路
吉福尼的國際兒童電影節
魯迅著作在義大利
中意兩國科學文化交流的先行者
盛況空前的“中國電影回顧展”
轟動普拉托城的中國連環畫
《絲路花雨》在米蘭
從《馬可·波羅》到《末代皇帝》
中意兩國電影交流的盛會
體育·攝影·解放日
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視窗
歐洲大陸第一龍
藝術之國的褒獎
“我們是中國人的朋友”
“第一次看到這樣精彩的表演”
中意醫學界友誼與合作的結晶
以民族風格和特色征服西方觀眾
《末代皇帝》獲九項奧斯卡大獎提名
中國電影飲譽義大利
“為的就是要看看中國館”
從威尼斯電影節談起
從現實生活中汲取兒童電影題材
一個富有詩意的展覽
都靈的“中國熱”
“美的享受”
“中國旅遊具有巨大發展的可能性”
筆耕30年業精情更深
“讓意中人民永遠友好”
“中意藝術界的又一次盛會”
歷史與風景名勝
赴佛羅倫斯訪問記
埃爾科拉諾人之謎揭開了
義大利發掘100萬年前的村落
神話與現實——南歐水上樁屋居民之謎
波倫亞——英雄的城市
世界上最大的日晷
重歸蘇蓮托
比薩——伽利略的故鄉
又一個龐貝
神秘的“龜人”屍骸
羅馬訪古
斯卡拉——“歌劇之麥加”
修復世界藝術珍品
傳統與當代生活
為了讀者的需要
是藝術,也是一門技術
義大利婦女運動的新崛起
獻給家鄉的一束鮮花
義大利人的夜生活
“微笑的太陽”升起來了
音樂——青年學生的凝聚劑
她給讀者留下了美好的感情
90年代的職業
發展民族工業,開發傳統文化
西歐文化聯合的趨勢
“把國王送進醫院”
斯波雷托藝術節
威尼斯的玻璃島
在娛樂中給人以教益
狂歡之城維亞雷焦
酒城·酒節·酒會
民族精神從這裡培養
奇貨可居的陳酒收藏業
圍繞歌王帕瓦羅蒂的一場爭論
教育與科學技術
訪薩菲旅遊職業學校
要但丁,不要計算機
溝通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哈雷彗星的神秘面紗正被揭開
義大利兩項計算機教育計畫
傳統與創新
“經理搖籃”博科尼
教育、勞動、訓練、體育
把廢物變為“寶物”
義大利試製成液化沼氣拖拉機
埃特納火山爆發後
歐美學者交流城市建設經驗
意製成最先進聲控智慧型電腦
從雞蛋胚胎到諾貝爾桂冠
意美共同研製超級天文望遠鏡
中微子天文學的新突破
歐洲第一艘現代化海洋科研船
從藍領到白領
殊途同歸
迷人的希望
人工神經網路走向實用和商業性生產
經濟模式與發展
鑲嵌畫式的工業結構
“石材之國”義大利
小企業的生命力
高密度飼養:養雞業發展的方向
義大利中小企業參觀記
創業者的經驗之談
“玻璃大王”馬特利
波倫亞國際建築工業博覽會印象
採取綜合措施防救夏季林火
依靠最新技術取得發展
菲拉利廠的生意經
祝銀燕一路平安
農業的未來
在高速公路工地上
“小鳥是不會說謊的”
義大利加強對落後地區的科技開發
共同體經濟建設的火車頭
新技術新工藝新體系
歐洲近海的污染及其防治
1992年挑戰和義大利經濟
1992年挑戰和義大利經濟(續)
記一個義大利山村的致富之路
社會問題與思潮
困擾威尼斯的住房問題
義大利出現的法西斯主義思潮
用計算機行竊詐欺的電子大盜
日趨嚴重的義大利老人問題
靜悄悄的變化
意高中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
科米索的仲秋之暮
勸君莫貪杯中物
義大利學生輟學者知多少
義大利的“彌撒危機”
科米索核飛彈基地參觀記
義大利住房問題面面觀
40年損失35億美元
困擾義大利社會的吸毒問題
資產階級民主的怪胎
“富人的天堂,窮人的地獄”
義大利的歧視外籍移民問題
“健身熱”在義大利走下坡路
用金錢換來的“民主”
青蛙向人類提出警告
歐洲為何再度掀起新納粹主義惡浪
警察局長為何自殺?
後記
後記
萬子美先生興趣廣泛,僅看此書收入的5篇學術譯文,文物考古,宗教繪畫,歷史與現實,無所不及,顯示出他淵博的知識與豐富的文化積澱。萬先生中文功底深厚,用筆準確、簡潔、流暢,即便講述學術話題,仍能輕鬆而從容地表達。
上個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萬先生曾以《光明日報》駐義大利記者身份,較長期奔波於該國各大城市做採訪報導工作。此書整編的147篇他當年撰寫的報刊文章,包羅萬象,全方位描述了那一個時期中意兩國的友好交往與合作,義大利的傳統文化、教育科技以及當代社會經濟生活。萬先生以他記者的敏銳和直覺,細緻入微觀察記錄真實故事,同時加入透徹的分析與背景知識,常常寥寥數筆,便抵達本質。所以,他的這些報刊文章雖已是舊聞但日久彌新,讀起來並不覺得過時,仍可作為了解義大利的入門之作。
編 者
序言
萬子美和我是業界的同行。從某些方面來說我們的生活幾乎是相同的。他是一位中國記者,在義大利生活了將近30年。而我是一名義大利記者,在中國也生活了近20年。但是我們生活的體驗卻迥然不同。目前我很榮幸地在北京擔任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參贊。生活在北京的這些年裡,我親眼目睹了這個國家在我眼前發生的變化。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但是我覺得其本質並沒有什麼變化。有些方面甚至還存在著某些習俗和傳統的回歸,有的甚至是我在1975年9月享受義大利外交部提供的獎學金第一次來到北京的時候都沒有見到過的。可見傳統從來都不是彰顯的,但卻是活著的,它在無聲無息地活著。一旦政治環境許可,隨時隨地都會表現出來。
我看到過普通老百姓的中國。我在“開門辦學”環境中的一個人民公社“勞動”過,看到過毛制服的中國和腳踏車的中國。我見證了這個國家向世界開放和她的經濟復興。想當年,中國人不準同外國人講話。而今天,他們可以隨意地與我們自由交往,可以到國外去休假。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擁有一本護照只不過是少數人才能夠享受到的特權。今天中國人和我們義大利人所面臨的問題,也已經變得十分相似,許多方面甚至都完全一樣,例如就業問題、健康問題、子女問題、房子問題、汽車問題等等。我們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多。當然我們在生活習慣上還依然存在著差別。幸虧還存在這樣的差別,我真的是這樣認為的。
萬子美也親眼看到了義大利的變化,但是他看到的變化沒有這裡的耀眼,也沒有這裡的輝煌。在這幾卷文集中他就向我們講述了他所看到的這些變化。這是他在擔任光明日報社駐義大利首席記者期間所發表的新聞集,也可以說是他所付出的一本艱辛集。其實他所付出的還不止這些。
萬先生對義大利有著很透徹的了解。他是一位非常有魄力的翻譯家。他挑選了一些翻譯難度相當大的義大利作家的作品向自己挑戰,成功地將一種差異如此巨大的語言的真意準確地翻譯成中文。
他的確值得我們報以真誠的謝意,感謝他幫助我們向中國介紹了義大利和義大利文化,感謝他為此付出的熱忱和所做出的貢獻。
義大利駐中國大使館文化參贊巴爾巴拉
2011年12月22日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