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自然孕育生命,何以唯只人類成就了自然界的霸業地位,個體憑藉什麼立足群體,群體的存在以什麼維繫實力,社會的構成何以運行,群體以什麼樣的分配方式才能維繫社會的公平正義,刑罰執行是人類發明的最慘無人道的處罰措施,其存在的合理性源於什麼根據,社會如何維繫持續的平穩運行,一本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深刻剖析個體才能在群體中的發揮,四位不同領域資深專家題序的探索社會構成體系的理論書籍--《群居簡本》,由雲南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該書分為十五章回,34萬字,全部始於原創,系統論述了生命的屬性、認知效應、個體資源的構成、群體存在的條件、個體資源在群體中的效能發揮、生命的存在價值、生存信仰、群體利益的創造和分配、社會的公平正義、個體在群體中的生存權利、個體與群體的矛盾關係、公共權力存在的依據、社會變革周期原因、群體核心的效力。
該書是個體參與群體,融入社會,進入社會進行社會化或再社會化,遠離原始野蠻,走向文明,重塑社會信仰,恢復社會信心,維繫社會穩定持續延續,發揮個體自身才能,個體謀求自身發展先機,凝聚群體實力不可不讀的書籍。
目錄
第一章群居整體…………………………………………………1
第一節群體存在條件……………………………………………1
第二節群體存在內容…………………………………….……...7
一、組織結構……………………………………………………7
二、組織秩序………………………………………………….....21
三、組織方式…………………………………………………….31
四、組織形式………………………………………………..…...33
第三節群體存在運行…………………………….……...……...36
一、生存矛盾………………………………………..…………...37
二、制衡平衡………………………………………..…………...38
第二章生命屬性……………………………………………….41
第一節私利性……………………………………………..…...41
一、私利性的條件…………………………………………….....62
二、私利性的內容………………………………………….……67
三、私利性的表現……………………………………………...73
第二節利他性…………………………………………..……...78
一、利他性的條件………………………………………….…....78
二、利他性的內容………………………………………….……82
三、利他性的表現…………………………….………………....89
第三節競爭性………………………………………………….93
一、競爭性的條件…………………………………………….…93
二、競爭性的內容……………………………………….……....97
三、競爭性的表現………………………………………….…....99
第四節貪婪性………………………………………..………...101
一、貪婪性的條件……………………………………………….102
二、貪婪性的內容……………………………………………….104
三、貪婪性的表現……………………………………………….106
第三章認知效應……………………………………………….109
第一節首因效應……………………………………………….112
一、首因效應的內容……………………………………….……112
二、首因效應的表現…………………………………………….116
第二節利因效應…………………………………………….....118
一、利因效應的內容…………………………………………….118
二、利因效應的表現………………………………………….....122
第三節近因效應…………………………………………….....126
一、近因效應的內容…………………………………………….127
二、近因效應的表現…………………………………………….129
第四節暈輪效應…………………………………………...…..132
一、暈輪效應的內容………………………………………….…132
二、暈輪效應的表現…………………………………………….133
第五節定勢效應…………………………………………….....133
一、定勢效應的內容………………………………………….....134
二、定勢效應的表現……………………………………………..139
第四章生存保障………………………………………………..142
第一節生命保障………………………………………………..144
一、生命保障條件………………………………………………..144
二、生命保障內容………………………………………………..147
第二節健康保障………………………………………………..149
一、健康保障條件………………………………………………..149
二、健康保障內容………………………………………………..151
第三節自由保障………………………………………………..155
一、自由保障條件………………………………………………..156
二、自由保障內容………………………………………………..160
第四節群體待遇保障…………………………………………..164
一、群體待遇保障條件…………………………………………..165
二、群體待遇保障內容…………………………………………..168
第五節生存希望保障…………………………………………..176
一、生存希望保障條件…………………………………………..177
二、生存希望保障內容…………………………………………..178
第五章生存動力………………………………………………183
第一節社會資源………………………………………………183
一、社會資源條件………………………………………………185
二、社會資源內容………………………………………………187
第二節生存動力運行…………………………………………..193
一、社會矛盾……………………………………………………193
二、社會制衡平衡………………………………………………195
第三節需要滿足最大化………………………………………200
一、維繫生命持續………………………………………………201
二、拓展生存機會………………………………………………202
第六章發展要件………………………………………………205
第一節自由支配使用的資源…………………………………207
一、體能資源……………………………………………………207
二、智力資源……………………………………………………215
三、人脈資源……………………………………………………224
四、財力資源……………………………………………………228
第二節自由展示資源的平台…………………………………233
一、體能資源展示平台…………………………………………234
二、智力資源展示平台…………………………………………242
三、人脈資源展示平台…………………………………………248
四、財力資源展示平台…………………………………………253
第七章生存競爭………………………………………………257
第一節競爭資本………………………………………………258
一、外援資本……………………………………………………258
二、內援資本……………………………………………………263
第二節競爭法則………………………………………………268
一、同一法則……………………………………………………270
二、二不法則……………………………………………………274
第三節競爭種類………………………………………………279
一、無序競爭……………………………………………………279
二、有序競爭……………………………………………………283
第八章社會公平………………………………………………291
第一節社會公平條件…………………………………………292
一、有序競爭……………………………………………………292
二、按競爭資本投資分配………………………………………298
第二節社會公平內容…………………………………………306
一、規則平等……………………………………………………306
二、開放競爭……………………………………………………314
三、自由競爭……………………………………………………316
第三節社會不公的根源………………………………………319
一、無序競爭……………………………………………………319
二、分配混亂……………………………………………………323
第九章社會正義……………………………………………….328
第一節社會正義條件………………………………………….328
一、有違必治…………………………………………………….329
二、利益均等…………………………………………………….335
第二節社會正義內容………………………………………….344
一、獎罰分明…………………………………………………….344
二、情義連結…………………………………………………….349
三、扶持弱勢…………………………………………………….355
第三節社會不義根源………………………………………….364
一、冷漠無情…………………………………………………….365
二、獎罰無度…………………………………………………….369
第四節生存價值……………………………………………….372
第十章公共權力……………………………………………….377
第一節公共權力條件………………………………………….381
一、解決公共問題……………………………………………….381
二、受群體成員敬畏…………………………………………….385
第二節公共權力內容………………………………………….388
一、實現拓展空間機會………………………………………….388
二、實現群體待遇……………………………………………….392
三、主持公平正義………………………………………………..398
第三節公共權力運行…………………………………………..401
一、公共權力運行動力…………………………………………..402
二、公共權力運行方式…………………………………………..403
三、公共權力運行潤滑劑………………………………………..405
第四節公共權力腐化劑…………………………………………407
一、公共權力變質………………………………………………..407
二、公共權力位移………………………………………………..410
第五節公共權力形式……………………………………………412
一、暴力形式……………………………………………………..412
二、非暴力形式…………………………………………………..413
第十一章生存權利……………………………………………..417
第一節生存權利條件…………………………………………..418
一、不得移位……………………………………………………..419
二、不得越權……………………………………………………..421
第二節生存權利內容…………………………………………..423
一、生命權………………………………………………………..424
二、健康權………………………………………………………..426
三、自由權………………………………………………………..428
四、財產權………………………………………………………..430
五、名譽權………………………………………………………..431
第三節生存權利運行…………………………………………..432
第十二章社會規訓……………………………………………..434
第一節社會規訓條件…………………………………………..434
一、體現群體存在運行…………………………………………..435
二、用於遵守執行………………………………………………..436
第二節社會規訓內容…………………………………………..439
一、認知結構內容培養…………………………………………..439
二、制裁處理違反行為…………………………………………..440
第三節社會規訓運行…………………………………………..443
一、有違必罰………………………………………………………444
二、後果自負………………………………………………………445
第十三章刑罰執行………………………………………………447
第一節刑罰執行條件……………………………………………448
一、構成犯罪………………………………………………………448
二、專門認定………………………………………………………452
第二節刑罰執行內容……………………………………………..454
一、生命刑…………………………………………………………455
二、健康刑…………………………………………………………459
三、自由刑…………………………………………………………461
四、財產刑…………………………………………………………464
五、名譽刑…………………………………………………………465
第三節刑罰執行運行……………………………………………..467
一、責罰對等………………………………………………………467
二、執行成為現實…………………………………………………468
第十四章社會存在………………………………………………471
第一節社會存在條件……………………………………………..471
一、公共權力成為為現實…………………………………………471
二、公平正義成為現實……………………………………………472
第二節社會存在內容……………………………………………472
一、一個信仰………………………………………………………472
二、一個追求………………………………………………………474
三、一個目標………………………………………………………474
四、一個價值………………………………………………………475
第三節社會存在運行……………………………………………478
第四節社會存在動力……………………………………………..479
第五節社會存在形式……………………………………………481
第十五章坍塌社會………………………………………………484
第一節坍塌社會要件……………………………………………487
一、人品低於三個單位……………………………………………487
二、制衡平衡逆向傾斜……………………………………………491
第二節坍塌社會內容……………………………………………493
一、浩劫生命………………………………………………………494
二、混亂無序………………………………………………………495
第三節坍塌社會後果……………………………………………497
一、重組群體………………………………………………………497
二、重分勢力………………………………………………………498
附人與動物的區別………………………………...…………….500
後記………………………………………………………………502
內容節選
第一章群居整體
襤褸篳衣,蹣跚步履,人類的進化演繹一路走來萬苦艱辛。但是,人類是大自然里最懦弱的一種生命,人類的進化演繹卻造就了人類占據自然界的霸主地位。
大自然締造生命,大自然的運行不可能情有獨鍾青睞於某種生命,任何生命在大自然優勝劣汰的演繹面前都有均等進化的機會,淘汰誰?留下誰?人類既無尖牙利齒,又無疾跑如飛的能力,關鍵不是在於關係而在於方式。
方式決定性質,碳原子六面體結構就是金剛石,分層排列就是石墨,散亂分布就是燃煤。人類生命的進化演繹由於缺少優勢,生存的壓力迫使人類不得不選擇雜食群居。雜食群居迴避了所有生命擁向體型進化的康莊大道,另闢蹊徑,幽路繁花,進化了智力,從而開創人類特有的生存方式,至而使之人類逐步登上了自然界的霸主地位。
任何客觀物質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條件前提和內容主題,雜食群居是生命進化由低級走向高級產生質的飛躍的鏈節。群居作為一種生命生存存在發展的運行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客觀物質存在運動變化形式,其存在以目的性、包容性和情感性為條件前提,內容包含組織結構、組織秩序、組織方式和組織形式四個主題。
第一節群體存在條件
任何客觀物質的存在都必須以一定的條件為前提,群居作為生命存在的一種運行方式,其存在以目的性、包容性和情感性為條件前提。
一、目的性
生命由單細胞發展到複雜智慧型生命,大自然締造的所有生命居於同一起跑線上同時進化演繹,任何生命都不會心甘情願被大自然優勝劣汰的運行淘汰出局,當生命的進化演繹以單獨的個體無以從大自然中獲取自身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時,生命進化演繹的方式就只有選擇群居。群居是一種唯一的通過增加數量而無限增強實力獲取生命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的渠道途徑。
群居作為生命進化的一個環節及生命生存存在發展的方式,是生命種群進化演繹的最後的終結,在生命的進化過程中及生命的歷程過程中,對生命的進化演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群居的作用是:
一是維繫生命的生存。生命獲取生存,除自身的原因,對於外界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是不至受到外界的侵襲。生命試圖不受外界的侵襲,唯一而持久的途徑就是選擇群居的生存方式,因為群居聚集力量,從而增強對外的防禦能力。由此,群居維繫生命的生存,使之生命的運行成為現實。
二是維繫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離不開外界物質的供給,單純的個體獲取外界能量物質供給的力量是有限的,相反群體的力量是無限的。個體為了維持生命的延續,只有參與群體,變有限力量為無限力量,才有獲取保持生命延續的機會。由此,群居作為聚集力量的渠道和途徑,維繫生命的存在,使之生命的延續成為現實。
三是促進生命的發展。大自然孕育的生命離不開種群的持續性,一次性的生命種群在大自然里從來就沒有成為現實。生命種群必須持續往返循環下去,生命的生存存在發展就必須不斷拓展自身的生存存在的空間和機會。群居為個體提供了廣闊的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傳遞交換的渠道和途徑,由此奠定了個體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拓展了生命生存存在的空間和機會,保持了生命種群的最佳化和延續,從而促進生命的發展,使之生命的持續循環成為現實。
群居聚集了力量,增強了個體抵禦風險的能力,從而擴大了個體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群居存在的前提是為了聚集力量,增強個體抵禦風險的能力,擴大個體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倘若群居不但不有利於推進拓展個體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反而桎梏個體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群居也就喪失其應有的現實意義。因此,群居具有明顯的目的性。這個目的就是為增強實力、以追求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為目的。所以,目的性必然上升為群體存在所必不可缺失條件前提。
群居解決了依靠雌雄異體交媾傳承生命種群的問題,不斷增強了生命生存存在發展的實力,使之生命得以從大自然中能夠獲取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從而維繫並保持了生命種群的繁衍生息。因此,任何群居的生命,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都離不開一個目的,就是增強實力、實現拓展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離開增強實力、實現拓展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這個目的,任何生命都不可能聚成一個群體。
群居的目的的依據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分為生存、存在、發展三種不同形式,三種不同形式從而奠定了群居的不同狀態。生存是生命的具體存在,存在是生命具體存在的現實、持續,發展是生命具體存在現實持續的縱深層次的延續。生命生存、存在、發展三種不同層次形式,由此決定了群居成為現實的持續性。
只有統一的利益,才有群居成為現實。群體存在的目的性的具體指向就是追求共同的利益,也就是將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在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中轉化為現實。生命的生存、存在、發展是生命存在不同的三種運行過程程式,這三種不同的運行過程程式由低到高從而體現並反映生命種群存在的條件前提目的性的三種不同層次。
群體存在的目的性的宗旨就是集成一個統一的整體,以拓展整體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從而提升個體在群體中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離開拓展個體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的目的,群居就不可能轉化成為現實,離開群居的轉化成為現實,自然界就不可能存在統一的整體,沒有統一的整體,何來群體?所以,目的性是群體存在的條件前提。
二、包容性
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任何獨立的生命都必須獨立地完成自己生命的過程和程式。自然界裡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個體,任何個體與個體之間必然存在不同的差異,這種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的不同的差異必然帶來個體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相互制約、相互牽制。而且,個體與個體集成一個統一的群體,也就是群居必然帶來對共同拓展的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的分配,因此必然導致群居的不可能成為現實。
但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運行是誰擁有實力,誰就擁有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在大自然里共同進化的生命種群,任何獨立的個體自身的進化演繹都不可能無極限地得到進化演繹,任何生命自身的進化演繹都必須受到自身存在的有機體的限制。無窮龐大的生命終將因為自身體型的龐大而成為桎梏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瓶頸。為此,生命種群為了自身生存存在的發展的持續延續,進化演繹的終極必然走向以群居的方式獲取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渠道和途徑。
因為,只有群居才是無限增強實力的唯一方式。所以,為了生命自身的持續延續以及生存存在發展的保持繼續,個體有且僅有必須容納其它的個體,並且由此推而廣之結成龐大的群體,以聚集力量,增強個體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拓展個體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才有個體自身在大自然優勝劣汰的運行中獲取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因此,包容性必然上升為群體存在必不可缺失的條件前提。
包容性包括自身對外界的開放和自身對外界的接納,是群居必不可少的條件前提,這種包容是建立在以追求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為目的的基礎之上的一種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相關係。
包容性存在的方式以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為目的,包括妥協、合作、融合三種方式。妥協是強制的屈從,合作是為追求同一目標而相互的配合協作,融合是相互的滲透與包容。不同的方式取決於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為目的,從而決定維繫群居成為現實的持續性。
當然,包容不是將自己轉化為其他個體而使之整個群體毫無個體特色、清一色統一於一個造型,而是個體參與群體在群體中保持自身特有的運動變化形式,並在群體中充分發揮自身的效應。所以,包容性是具有底線的限制,零包容或無限包容不是客觀物質存在的運動變化形式。
任何客觀物質存在的運動變化形式都是具有一定的差異。允許有區別的參差不齊的運行,才是保持客觀物質運動變化不變質的方式。但是離開包容性,群居就不可能成為現實。因為,群體的存在是為了不斷增強實力,從而從大自然中獲取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群體只有形成統一的整體,才有群體存在的現實。而群體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離開包容性,群體內部勾心鬥角,為了利益,相互使絆腳、放黑槍,危機四伏,由此個體在群體中自身的生存存在發展就不可能轉化成為現實。個體在群體中自身的生存存在發展不可能轉化成為現實,個體必然離開群體另謀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所以,包容性是群體存在不可缺失的條件前提。
三、情感性
交流以情感為條件前提,不交流就不可能有聯繫,沒有聯繫就不可能有相互往來關係,沒有相互往來關係就沒有整體存在形式。群居的存在不可避免存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流統一。這個交流統一,借存於情感的統一一致。離開情感的統一一致,任何生命都不可能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情感性是連結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扭帶和沾合劑,通過情感交流的一致,個體與個體之間於是聯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情感性必然上升為群體存在的條件前提。
自然界裡,任何以整體存在出現的生命種群,都必然是個體與個體之間存在這種或那種的關係聯繫。這種關係聯繫實質就是情感性。沒有情感性存在的生命,不可能集成群體。因為,群體的存在不但是共同拓展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而且是共同分享共同拓展的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沒有情感性不可能珍惜生命,沒有情感性不可能連線整體。離開情感性的生命,是離開傷心、流淚,離開彼此的相互牽掛的生命,生命與生命之間由此也就變得冷漠無情、相互漠不關心,個體與個體之間已經隔離了一切相互碰撞的關係,整個自然界也就因此變得更加寂靜,而相應群體的存在也就不可能轉變成為現實。所以,情感性是群體存在必不可缺失的條件前提。
當然,情感性具有不同的層次級別。由個體自身衍射出去,血緣遠近親疏、品種的不同種類類型,由此決定了情感性的不同層次級別。不同層次級別的情感性決定不同情感性的質量水平。所謂大愛無疆,小愛自利。只有大愛無私的生命,才有凝聚統一的整體。
大自然孕育了生命,作為生命的維繫和延續,面對大自然的恩賜與懲治,任何生命均有面對競爭平等獲取挑戰和機遇的機會。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不講感情,平等的挑戰和機遇是生命種群在大自然中獲取生命種群進化演繹的唯一方式。誰擁有實力,誰就擁有從自然界中獲取自身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這就是大自然優勝劣汰的運行。
任何一種生命種群,面對有限的可供生命生存存在發展的自然資源物質,無疑只有群居,才是生命種群進化演繹過程程式中拓展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的最後的唯一途徑。因為群居是無限增強實力的唯一方式。
群居是個體獲取與外界進行能量物質交換的快速渠道和路徑。任何獨立的依靠雌雄異體交媾傳承生命種群的個體,單純依靠自身的進化演繹是不可能使之生命種群得到長久的持續延續。因此,群居作為生命種群進化演繹過程程式中的一個具有承上啟下、傳承生命、連結個體、延續種群的環節,群居離不開三個前提:一是以共同的生存存在發展目標為目的,二是有廣泛的包容性,三是具有深厚的情感交流。離開這三個前提,群居也就無法轉變為現實。而且,要使群居發揮促進進化演繹的目的,不斷現實拓展生命種群生存存在發展的空間和機會,群體存在的三個前提,目的性必須使之生命的生存、存在、發展三者連為一體,包容性必須具有融合的性質。廣泛的包容只會促進能量物質的加速交換、傳遞。情感性必須凝結個體之間的聯繫,擴展個體之間的生存經驗的交流傳遞。
生命進化史上,與人類同科進化演繹的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之所以成為人類以化石求證其曾經存在的證據,就是因為其存在運行缺少強有力的目的性、包容性和情感性而退出生命進化演繹的過程程式。縱觀人類歷史,一路走來,雖然萬苦艱辛,但是,人類的進化演繹源於廣泛的目的性、包容性和情感性,懦弱的生命種群登上了自然界的霸業地位。
第二節群體存在內容
任何客觀物質都是由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方式、一定的形式組成的整體。
氫原子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兩個中子、質量為3是氚,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質量為2是氘,原子核中有一個質子、質量為1是氕。碳原子呈六面體結構為金剛石,分層結構為石墨,散亂分布為燃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