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簡歷
1987年就讀於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化工機械系,並分別於91年、93年獲得該校化工過程機械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6月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專業為化學工程與技術,並於同年留校任教。現擔任華南理工大學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主授課程
本科生課程:多年從事控制類主幹課《過程裝備控制》的教學工作(從2007年開始採用雙語教學)、專業基礎課《單片機設計技術》教學工作以及承擔控制課程的課程設計及單片機實驗等工作。
研究生課程:多年從事《化工過程系統模擬及控制》及《過程裝備測控技術》等教學工作。
學術兼職
校中青年學術骨幹,第三批廣東省千百十工程校級人才,《石油化工設備》期刊編委,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壓力容器分會委員,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熱交換器分委會委員。2003年至2004年國家公派留學於英國牛津大學一年,從事微尺度相變傳熱機理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與興趣
研究方向
過程系統模擬及控制,強化傳熱與節能,膨脹節
研究興趣
主要以協同論、拓撲學、Lie群、混沌動力學等理論為基礎,從微觀、介觀等角度研究過程系統的建模與控制問題,研究不同物理場(如電磁場、速度場、熱流場等)之間的協同作用機理及系統拓撲結構分析,利用對稱性研究簡化開放系統在演化過程中存在的複雜性,研究序參量產生規律及耗散系統由無序到有序的演變,強化過程系統(包括微觀系統)的動量、熱量及質量傳遞,同時也為過程系統的計算機控制提供基礎模型。在控制方面,主要集中於過程系統的非線性控制理論與套用研究。目前正在研究的工作包括:EHD相變傳熱系統理論及控制、微尺度熱物理系統的拓撲學研究與分子動力學模擬、換熱設備傳熱強化的協同作用機制、波紋元件膨脹節力學性能分析、壓力容器力學性能分析等。本方向學生可以選擇的研究工作主要有:微尺度相變傳熱實驗與模擬、EHD強化沸騰傳熱及其控制、換熱設備傳熱強化機理的協同分析、波紋元件膨脹節的動力學性能分析、壓力容器力學分析等。
主要研究項目與條件
研究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微細通道多相流傳熱傳質強化與混沌”, 下達編號:20676039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粘度低雷諾數流體在電磁激振場中傳熱與節能機制”,下達編號:20006004。
(3) 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電磁動態強化傳熱機理的套用基礎研究”,下達編號:970502
(4)主持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微尺度相變傳熱強化與混沌”,編號:B02B7070200.
(5) 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粘度低雷諾數流體在電磁激振場中傳熱與節能機制”,下達編號:000412。
(6) 參加973項目‘高效節能的關鍵科學問題’一項,名稱是: 電磁場協同強化傳熱研究,下達編號:G20000263,本課題經費本編號:C8110020
(7) 主持華工大基金一項等。
實驗條件
具有研究流體傳遞過程性能及過程控制綜合實驗平台,配有多種規格單片機、PC機、變頻器、電蒸汽鍋爐、PCL採集卡、採集模組等測控儀表,可開展微觀、巨觀系統的單相流及多相流等方面實驗研究工作,可進行複雜過程的參數辨析及模型識別等工作。
已承擔的研究項目: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低表面能處理的微細通道電場強化納米流體相變傳熱研究”, 下達編號:21276090
(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微細通道多相流傳熱傳質強化與混沌”, 下達編號:20676039
(3)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粘度低雷諾數流體在電磁激振場中傳熱與節能機制”,下達編號:20006004。
(4)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電磁動態強化傳熱機理的套用基礎研究”,下達編號:970502
(5)主持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微尺度相變傳熱強化與混沌”,編號:B02B7070200.
(6)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高粘度低雷諾數流體在電磁激振場中傳熱與節能機制”,下達編號:000412。
(7)參加973項目‘高效節能的關鍵科學問題’一項,名稱是: 電磁場協同強化傳熱研究,下達編號:G20000263,本課題經費本編號:C8110020
(8)主持韶關市科技計畫項目“地毯乾燥節能新技術與控制”,項目編號:x2jqE8120580
(9)主持橫向項目“泵軸高周疲勞破壞性能開發”, 項目編號: x2jqD8127830
(10)主持華工大基金一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