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94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494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87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7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1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32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32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0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1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70.00畝(其中:田1712.00畝,地3058.00畝),人均耕地3.00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9708.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5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85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20385.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33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33.00萬元,畜牧業收入54.8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10頭,肉牛205頭,肉羊750頭); 林業收入126.6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3.30萬元, 工資性收入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66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9人 ,在省內務工177人,到省外務工3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烤菸,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27.7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烤菸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4戶,共鄉村人口1598人,其中男性998人,女性600人。其中農業人口1598人,勞動力1060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99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54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0.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4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153.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問題:項目資金少,農村整體水平低,農業生產科技含量低,人才缺乏,無支柱產業。。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揮資源優勢,逐步走向專業化、產業化,重點發展茶葉、蠶桑產業、核桃產業。。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34人,黨員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2人。 團員35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4個,黨員總數34人,黨員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2人。 團員35人。
人文地理
“老烏山”茶
“老烏山”系無量山脈,橫跨鎮沅縣按板鎮羅家、文立、那布三個村民委員會17個村民小組,雜居有以彝族、哈尼族、拉祜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近3000人。因山高(平均海拔1900米)、霧大(山間常年霧氣潦繞)、氣溫低(年平均氣溫18℃)而得名,老烏山是普洱茶的主要原產地之一。
老烏山溪澗縱橫,雲霧繚繞,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具有發展茶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老烏山”分布有大量野生茶、古樹茶、老樹茶和台地茶,茶區兩三百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隨處可見。目前,已查明按板鎮分布有野生茶8616畝、茶樹林4380畝、各類栽培型茶8615畝,其中,喬木型古茶380畝、老茶園2873畝、規範化種植台地茶5362畝。
老烏山茶具有葉肉肥厚、芽頭肥大,香高馥郁、回甘快而持久、內含物豐富等特點,在《品鑑普洱》等普洱茶專著中均有介紹,且評價較高,在省內小有名氣。
近年來,隨著普洱茶知名度的提高和普洱市著力打造“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的良好機遇,按板鎮黨委、政府加大了對茶產業的投入和重視力度,建立健全了茶產業發展工作機構;制定相應的措施加大對喬木古茶和野生茶的保護力度;鼓勵民眾大力發展茶產業,鼓勵企業創建了老烏山古茶廠,其精心打造的“老烏山”品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及業內人士的好評。
按板鎮以老烏山品牌茶為依託,積極調整和最佳化茶產業發展布局,走茶葉良種化、種植規模化、加工產地化道路,以實現“十一五”末全鎮“萬畝茶園”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