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軌道力學
太空飛行器軌道力學是以各類太空飛行器為研究對象,分析它們在萬有引力及其它外力作用下的運動特性及控制規律的一門科學。研究過程中,一般把太空飛行器抽象為質點或質點系力學...
發展歷程 主要研究內容 地位與作用 -
軌道計算
軌道計算是一種粗略測定天體軌道的方法。在軌道計算中﹐人們事先不必對天體軌道作任何初始估計﹐而是從若干觀測資料出發﹐根據力學和幾何條件定出天體的初始軌道﹐...
軌道計算方法發展的歷史 拉普拉斯方法 奧伯斯方法和高斯方法 人造衛星軌道計算 -
軌道要素
軌道要素又稱軌道根數,描述與確定沿克卜勒橢圓運行的太空飛行器軌道的6個基本參數。
軌道要素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太陽同步軌道
由於地球扁率(地球不是圓球形,而是在赤道部分隆起),衛星軌道平面繞地球自轉軸旋轉。如果衛星軌道平面繞地球自轉軸的旋轉方向和角速度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和...
簡介 計算公式 理論定義 運行要素 克卜勒 -
軌道共振
軌道共振(orbital resonance) 天體運動中出現的各種共振現象的泛稱。原是指兩天體之間的軌道-軌道共振,即兩個天體各自以平太陽(見平太陽日...
簡介 歷史 共振的類型 在太陽系的平均運動共振 系外行星的平均運動共振 -
人造地球衛星運行軌道
從末級火箭推力中止到人造衛星隕落(或返回地面)前,人造地球衛星質心的運動軌跡。它決定於入軌點的位置和入軌速度。運行軌道是一條與克卜勒橢圓軌道(見二體問題...
名稱 相關理論 逆行軌道 赤道軌道 極地軌道 -
地球軌道
地球軌道(Earths orbit)是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路徑,大體呈偏心率很小的橢圓,其半長軸(a)1.496×10千米;半短軸(b)1.4958×1...
地月軌道資料 軌道演變 形成原因 漸行漸遠 測量方法 -
地球繞太陽公轉
地球繞太陽公轉指地球繞太陽做周期性轉動。公轉軌道是非常接近正圓的橢圓,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度,平均線速度為每年940,000,000公里。
簡介 公轉速度 公轉夾角 軌道直徑 公轉周期 -
“軌道快車”系統
2007年3月8日,美國“宇宙神”5型火箭攜帶“軌道快車”(OrbitaI Express)先期技術驗證裝置從佛羅呈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開始了為期...
“軌道快車”計畫的概況 “軌道快車”計畫的目的 “軌道快車”的一對試驗衛星 -
凌日
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 也可以解釋為凌日是內行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水星和金星的繞日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以...
概述 金星凌日 見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