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那莫依嫩級海防艦

維那莫依嫩級海防艦

維那莫依嫩級海防艦是1927芬蘭海軍公開招標兩艘新型海防艦。該級艦建造兩艘,分別以芬蘭民族史詩《卡萊瓦拉》中的兩位英雄命名為維那莫依嫩號和伊爾馬林嫩號。該級艦裝有異常高大的主桅和巨大的炮塔,外觀上酷似燈塔船,被戲稱為“燈塔船”。

發展沿革

維那莫依嫩,攝於1918年 維那莫依嫩,攝於1918年

岸防艦(coastal defence ship)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北歐諸國建造的一批淺吃水,厚裝甲,中等火力的小型主力艦。可以看做航速更快,火力減弱的淺水重炮艦,主要任務是近岸防禦。1927年,芬蘭海軍頒布海軍建設法案,對海軍進行擴充,建造了兩艘岸防艦,就是維那莫依嫩和其姊妹艦伊爾馬林嫩。由荷蘭IvS公司(德國克虜伯設在荷蘭的秘密子公司,負責著德國潛艇的研究工作)設計,芬蘭圖爾庫的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廠(芬蘭的克萊頓公司與德國伏爾鏗的合作)建造。1929年8月開工,1931年12月28日下水,1932年4月29日服役。

性能數據

維那莫依嫩級的主要用途是作為移動炮台警戒海岸,與海岸炮兵一起攔截敵人的登入行動,為陸軍爭取調動時間;保衛沿海的雷區,驅逐敵軍掃雷艦船。依靠淺吃水帶來的機動優勢可以在芬蘭沿海的群島與海灣阻擋敵軍主力艦。

排水量3,900 噸
艦長93.0 米
艦寬16.9米
吃水5.0 米
動力4台柴油機+電機,功率35000軸馬力
航速14.5 節
續航力700 海里
成員410人
武備 1939年 2 × 2 × 254毫米(10 英寸)博福斯艦炮 4 × 2 × 105毫米博福斯艦炮 4 ×40毫米維克斯機炮 2 ×20毫米麥德森機炮 1944年 2 × 2 × 254毫米(10 英寸)博福斯艦炮 4 × 2 × 105毫米博福斯艦炮 4 ×40毫米博福斯機炮 2 ×20毫米麥德森機炮
維那莫依嫩級的武備 維那莫依嫩級的武備

服役事件

戰前

1937年參加英王喬治六世的登基閱艦式,因其觀瞄設施高聳而得到“燈塔船”的稱號。另外因為其適航性差,不得不請求瑞典岸防艦維多利亞公主號(古斯塔夫五世的姊妹艦)幫助拖拽。

蘇芬戰爭

1939年11月29日,蘇聯入侵芬蘭,蘇芬戰爭爆發。維那莫依嫩級兩艦在阿蘭群島錨地遭到蘇軍轟炸。12月1日,基洛夫號巡洋艦炮擊了芬蘭海岸炮台,兩艦趕去迎戰,但是基洛夫已經撤退。此後維那莫依嫩多次遭到蘇軍轟炸,但都沒有造成損傷。

蘇德戰爭

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芬蘭加入德國一方作戰。維那莫依嫩和伊爾馬林嫩護送陸軍在阿蘭群島登入,其後炮擊了漢科半島的蘇軍。1941年9月13日,伊爾馬林嫩在“北風”行動中觸雷沉沒。為了保存實力,維那莫依嫩此後一直沒有出戰。直到1944年停戰。

戰後

1947年,芬蘭與盟國簽訂契約。維那莫依嫩作為戰爭賠款的一部分賠償給蘇聯,改名維堡。1962年退役,1966年解體。

本級艦

本級艦共建成兩艘,即維那莫依嫩號和伊爾馬林嫩號。

外文名中文名服役日期建造船廠備註
Väinämöinen維那莫依嫩1932年4月29日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廠1947年賠償給蘇聯,改名維堡。1966年拆解。
Ilmarinen伊爾馬林嫩1934年4月17日克萊頓-伏爾鏗造船廠1941年9月13日伊爾馬林嫩觸雷沉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