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密碼:中國版達·文西密碼

維摩詰密碼:中國版達·文西密碼

著名梵語大師普朔突然病逝,引來眾多猜疑。普朔門生陸飛與女記者葛蓓兒試圖揭開普朔去世之謎,去偶然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在一系列驚險刺激的探秘過程中,他們逐漸意識到普朔生前曾經精心布下了重重密碼,而解密的線索存在於與維摩詰相關的諸多名人中,王維、顧愷之、李白、梅蘭芳…… 陝西輞川別墅、南京金粟庵、安徽采石磯、普朔藏品拍賣會、北大博雅塔,一天之內,陸飛、葛蓓兒乘直升機探秘於大江南北。雷峰塔里的藏寶之法、斯巴達人的秘密信使、天書的來歷、太極數列、現代密碼機的雛形、密製藥水與隱寫術、神秘的六字箴言等諸多難解的玄妙密碼術一一破譯,謎底即將揭開。然而,一位神秘的密宗大師對他們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葛蓓兒的頂頭上司也給他們的解密設定了重得障礙。 經過一系列貢折和難以想像的追蹤解密,在和隱藏在身後的邪惡勢力激烈較量後,陸飛和葛蓓兒大獲全勝,揭開了那個佛教千年未解的秘密,普朔病逝的謎底也真相大白。原來,這一切皆源於佛祖釋迦牟尼的一件遺物……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部15餘萬字的長篇知識性懸疑小說《維摩詰密碼》,因為與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風格相近,被作者本人自稱是中國版的《達文西密碼》。
本書融合佛學、數學、文學、密碼學。嘆為觀止的慫念推理,暢淋漓的解密過程,挑戰智慧的閱讀體驗。熟讀成頌的優美唐詩,原來是梵語大師設下的重重密碼。千年佛教驚天秘密,就隱藏在一幅普通畫卷里,一顆佛牙,引來善惡勢力殊死較量 。

作者簡介

馬填依,生於1981年。2000年,以河北省文科第三名的成績考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03年,曾獲得全國夫學生創業計畫夫賽(北京賽區)一等獎。現為北京某投資機構分忻師,從事貿易融資和投資管理工作。

文摘

書摘
終於快結束了。
陸飛坐在硬邦邦的座椅上,小心翼翼地扭動著自己的身體,生怕因為動
作幅度過大而惹出些什麼麻煩來。這是他所經歷過的最為嚴肅的場面:沉痛
的音樂在大堂內迴蕩,全場瀰漫著肅穆與哀思。所有的人都和自己一樣的打
扮,穿著黑衣裳,在胸口的同一位置佩戴著白絹花,雖然沒聽到什麼啜泣和
哭叫聲,可那一排排下垂的嘴角和悲慟的表情,卻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全場只有一個人在笑,那個笑容被端端正正擺在廳堂的中央,垂在高懸
著的“沉痛哀悼梵語大師普朔先生”黑底白字大橫幅的下方,被兩排密實的
、綴滿輓聯的花圈簇擁著。
陸飛就坐在堆滿花圈的主席台上,和他一同坐在這個重要位置的還有九
個人。左邊,是八個陸飛叫得出或叫不出官銜和名字的大小領導;右邊,則
是這場儀式中僅次於主角的關鍵人物——普朔先生逝世新聞發布會官方發言
人。
發言人是個戴圓眼鏡、穿黑西裝的小個子。他捏著一沓厚厚的發言稿,
像個儀仗兵似的站得筆直,用一成不變的低沉語調一頁挨一頁“犁”過那沓
發言稿。悼詞的每個字都在渲染普朔先生傳奇式的一生。對普朔在梵語和佛
學方面的光輝成就,雖然在場的所有人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但再聽一次還
是讓人不禁肅然起敬。小個子冗長的悼詞終於翻到了最後一頁,陸飛挺直脊
背,暗暗鬆了一口氣。
來自大大小小、各方報社的記者們,此時動作整齊劃一。他們一邊頻頻
點頭,一邊忙不迭地往攤在膝頭的本子上龍飛鳳舞地記著。至於中間那些沒
有奮筆疾書的人們,陸飛敢打賭,他們手中毫無例外都捏著小巧精美的錄音
筆。
有記者舉手問了個老套的問題,小個子發言人顯然是有備而來,鎮靜老
練,應對自如。在他唾沫橫飛的當口,陸飛用餘光朝左側瞥去,新聞發布會
已經進行了整整兩個小時,而坐在他身邊那八個人卻始終正襟危坐,神情肅
穆。沒有人打哈欠,沒有人看錶,甚至沒有人拿起桌上的樂百氏礦泉水喝上
一口!
對於自己忝列其中,陸飛深感不安。都怪那個小個子,非要安排普朔的
一個門生列席,才不由分說臨時抓差似的把自己按在了台上。發布會剛開始
的時候,陸飛緊張得不得了,生怕被哪個不留情面的記者問得張口結舌。但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到現在為止,卻還沒有一個記者對自己發生半點兒
興趣!陸飛這才由緊張轉為了不安。但仔細想想,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雖然身為普朔的關門弟子,但與先生在學術界的建樹相比,陸飛承認,自
己甚至連學術的大門還沒摸準呢。普朔已經是獨撐一派的大師了,而自己只
是個還在練習騎馬蹲襠式的小夥計!
“普朔先生的逝世,是學術界的巨大損失,也是北京大學的巨大損失!

陸飛的耳際轟隆一聲響,這是今天小個子發言人第五次提高分貝、擲地
有聲地重複這句話。
陸飛忍不住抬眼朝堂上的遺像望去,眼部肌肉抽搐了一下,那是普朔先
生自畫像的複製放大版,真傢伙將於明天在嘉德拍賣行競拍。普朔是個怪老
頭兒,在薄薄的不滿一張紙的遺囑中,他特彆強調在自己的追悼會上掛上這
幅自畫像,而且這一條足足占去了遺囑的兩行半!
真版畫像能拍到多少錢,陸飛不敢妄下結論,但普朔的確把自己的臉畫
得極為安詳靜穆。他的前額寬大,額上的幾條皺紋呈平行狀,淺淺的,從中
間斷開。這種額頭很少見,按照骨相學來講,代表了一個人的睿智與博學。
清晰濃重的屋頂狀眉毛下面,淡灰色的瞳孔向上眼瞼微翻。陸飛知道,這往
往是心懷虔誠的教徒才有的神情。格外引人注意的還是那個笑容,普朔似乎
運用了類似《蒙娜麗莎》的暈染畫法,他的嘴角浮著一層若隱若現的微笑,
透著琢磨不定的神秘和一股難言的玄奧。這是他的經典表情,陸飛暗想。據
說真版畫像也是和《蒙娜麗莎》一樣大小的尺寸——77厘米高,53厘米寬。
小個子發言人還在唾沫橫飛,他把話題引到某位高層領導為悼念普朔先
生送來的花圈上。趁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於那幅輓聯的當兒,陸飛悄悄
在座椅里又挪動了一下身體。 陸飛知道,其實送花圈這個習俗是個不折
不扣的舶來品,也是所有舶來品中在中國普及最快最廣的一個。它出自兩千
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典,根據北歐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天使就會
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
那個笑容……帶到天堂…… P1-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