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牡丹是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複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長7-8厘米,寬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淺裂,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沿葉脈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小葉柄長1.2-3厘米;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長4.5-6.5厘米,寬2.5-4厘米,不等2裂至3淺裂或不裂,近無柄;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
花單生枝頂,直徑10-17厘米;花梗長4-6厘米;苞片5,長橢圓形,大小不等;萼片5,綠色,寬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長5-8厘米,寬4.2-6厘米,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雄蕊長1-1.7厘米,花絲紫紅色、粉紅色,上部白色,長約1.3厘米,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頂端有數個銳齒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時開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綠牡丹又名綠香球。繡球型,有時呈皇冠型。花蕾圓形,頂端常開裂;綻口時淺綠色,盛開粉色;花徑18×10厘米。盛開後外內瓣大小差別不大,基部具粉紅色暈,內瓣褶疊,極緊密,聳起,形似繡球;雌蕊退化變小或瓣化。花梗粗,較長,略軟,花朵側開。晚花品種。株型高,開展。枝粗壯而彎曲,一年生枝長,節間亦長;鱗芽圓尖形 。
生長習性
性喜溫暖、涼爽、乾燥、陽光充足的環境。喜陽光,也耐半陰,耐寒,耐乾旱,耐弱鹼,忌積水,怕熱,怕烈日直射。適宜在疏鬆、深厚、肥沃、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長。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長不良。
充足的陽光對其生長較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曬,溫度在25℃以上則會使植株呈休眠狀態。開花適溫為17-20℃,但花前必須經過1-10℃的低溫處理2-3個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溫,但北方寒冷地帶冬季需採取適當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凍害。南方的高溫高濕天氣對牡丹生長極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給其特定的環境條件才可觀賞到奇美的牡丹花 。
繁殖方式
牡丹繁殖方法有分株、嫁接、播種等,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種方法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分株: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發。
嫁接: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
扦插: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條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種方法,屬無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扦插的枝條先剪下,脫離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質內使之生根,成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幹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長10-18厘米。牡丹的根為肉質根,喜高燥、忌潮濕、耐乾旱。因此,育苗床應選擇通風向陽處,築成高床育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播種: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緻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厘米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厘米為度,播種後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壓條:牡丹壓條法,是利用枝條能產生不定根的道理而進行的繁殖方法,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壓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技條被埋處生根,然後剪掉栽植,成為新株,同樣屬牡丹的無性繁殖法。這種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壓條法和雙平法 。
1.分株: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地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發。
2.嫁接: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
3.扦插: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條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種方法,屬無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扦插的枝條先剪下,脫離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質內使之生根,成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幹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長10-18厘米。牡丹的根為肉質根,喜高燥、忌潮濕、耐乾旱。因此,育苗床應選擇通風向陽處,築成高床育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4.播種: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緻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厘米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厘米為度,播種後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5.壓條:牡丹壓條法,是利用枝條能產生不定根的道理而進行的繁殖方法,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壓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技條被埋處生根,然後剪掉栽植,成為新株,同樣屬牡丹的無性繁殖法。這種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壓條法和雙平法 。
栽培技術
栽植:土壤要求質地疏鬆、肥沃,中性微鹼。將所栽牡丹苗的斷裂、病根剪除,浸殺蟲、殺菌劑放入事先準備好的盆缽或坑內,根系要舒展,填土至盆缽或坑多半處將苗輕提晃動,踏實封土,深以根莖處略低於盆面或地平為宜。
澆水:栽植後澆一次透水。牡丹忌積水,生長季節酌情澆水。北方乾旱地區一般澆花前水、花後水、封凍水。盆載為便於管理可於花開後剪去殘花連盆埋入地下。
施肥:栽植一年後,秋季可行施肥,以腐熟有機肥料為主。結合鬆土、撒施、穴施均可。春、夏季多用化學肥料,結合澆水施花前肥、花後肥。盆載可結合澆水施液體肥。
修剪:栽植當年,多行平茬。春季萌發後,留5枝左右,其餘抹除,集中營養,使第二年花大色艷。秋冬季,結合清園,剪去乾花柄、細弱、無花枝。盆載時,按需要修整成自己喜愛的形狀。
中耕:生長季節應及時中耕, 拔除雜草, 注意病、蟲發生。秋冬,對兩年生以上牡丹的天塊實施翻耕。
換盆:當盆載牡丹生長三、四年後,需在秋季換入加有新肥土的大盆或分株另栽。
噴藥:早春發芽前噴石硫合劑,夏季用殺蟲、殺菌劑混合液,視病情每2周一次。結合施肥,宜可添加化學肥料及生長調和劑等。
催花:為增加節日或慶典活動,按品種可提前50天左右將牡丹加溫,溫度控制常溫10-25℃,日均15℃左右。前期注意保持植株濕潤,現蕾後注意通風透光,成蕾後,按花期要求進行控溫。平時要行葉面施肥,保證充足水分供應。這樣,冬春兩季隨時都能見花。
觀賞:單株牡丹自然花期10-15天左右, 隨溫度升高而縮短, 3-8℃可維持月余。大田栽植可採取臨時搭棚遮風避光,延長觀賞時間;盆載時應移至陽光不能直射的地方、溫度5-10℃、通風透光的環境,視長相及盆土濕潤程度適時澆水,花朵上不要淋水,這樣花期最長;需插花時的剪下,傷口應在水中剪下或灼傷為好。插花用水應放入保鮮劑或加少許白糖,以延長插花的花開時間 。
主要用途
該品種因培植方法獨特,花大、形美、色艷、香濃,為人們所稱頌,具有很高的觀賞和藥用價值,極為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