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德縣城郊二中

綏德縣城郊二中,是一所縣辦重點中學,坐落在縣城西郊二公里的大理河畔。學校占地80畝,其中建築面積為10,800平方米。

簡介

綏德縣城郊二中(現綏德中學)是一所縣辦重點中學,坐落在縣城西郊二公里的大理河畔。學校占地80畝,其中建築面積為10,800平方米。1989年,全校有學生1,627名,設24個教學班,有教職工146人,其中教師93人。同年,一座建築面積為4,260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教學大樓建成並使用。

概述

學校創辦於1955年,時稱綏德中學,由賀登選任校長。1958年秋,招收高中學生50餘名,成為一所完全中學。1959年,改稱綏德縣城郊一中。從建校到1966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如獲國家首批18位博士學位之一的徐文耀(上學中途因家貧退學,校長賀登選將其尋回校讀完中學),陝西省勞人廳廳長康世平,陝西省女籃教練黃繼賢,峨嵋電影製片廠導演馬紹惠,陝西省委《支部生活》主編宋桂嘉,作曲家王健民等人。

歷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止招生,師生“停課鬧革命”。學校領導、教師10餘人被揪斗、毒打,因武鬥致死3人、受傷10餘人、判刑4人。
1969年12月,一中和高中合併,稱“五七”中學,招收推薦選拔學生,學制改為二年。1972年春分校後,稱綏德縣城郊二中。在“開門辦學”盛行期間,學校辦了農機班、農技班、藝術班、赤腳醫生班,並在薛家峁公社崔家圪凸村辦了農場,學生分班輪流下場勞動,學業嚴重荒廢。
粉碎“四人幫”後,二中教育質量逐年提高,於1978年秋定為縣重點中學。1984年參加高考畢業生168人,升入大專院校75名(全縣84名),其中一類大專院校36名,升入中專20名,升學率為56%。
34年來,二中共培養國中畢業生5,324名,高中畢業生3,791名,考入大專院校701名,中專543名。經高校學習,考取碩士博士研究生10人。1982年,學校被評為省“五講四美”先進集體、愛國衛生先進集體。1983年以來,有4人獲全國數學聯賽優秀獎,2人獲全國高中數學競賽3等獎,2人獲全國國中數學競賽3等獎,1人獲4等獎。至1989年,先後湧現出賀登選(校長,省文教群英)、樊六一(全國文教群英)、馬天驥(全國優秀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劉秀峰(省優秀班主任)、杜鴻蘭(省山區模範教師)、武奇(省德育先進工作者)等省級先進模範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