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檔案
【畫作名稱】《紅磨坊的舞會》又名《煎餅磨坊的舞會》
【創作者】雷諾瓦(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1919 法國)
【創作年代】1876年創作完成
【類別】畫布油畫
【風格】印象主義
【題材】風俗
【規格】131cm×175cm
【材質】 布 油彩
【現存藏處】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作品簡介
《紅磨坊的舞會》拍賣價:7810萬美元。現今被巴黎的奧賽博物館收藏。《紅磨坊的舞會》作於
1876年。由於畫面淋漓盡致地描繪了紅磨坊的歡樂引人,又突出了走紅的舞星,因此店主非常欣賞這幅作品,立刻把它購買下來,掛在紅磨坊大門的通道上以招徠顧客。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
創作背景
雷諾瓦的《紅磨坊的舞會》,1990年賣出7810萬美元高價。1899年在法國蒙馬特開業的“紅磨坊”酒吧吸引了包括英國王太子在內的社會名流及眾多年輕作家、藝術家。經歷了100多年風雨滄桑的“紅磨坊”,在歷史的境遷中,絲毫沒有褪色,反而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們的關注。屋頂上鏇轉的大紅風車已經成為巴黎蒙馬特的標誌,更令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嚮往。
“紅磨坊”長盛不衰的原因還有兩個:首先,令眾多貪杯者流連忘返的“紅磨坊”啤酒,一直嚴格地遵守並保留了傳統的啤酒釀造工藝,獨特的口味令無數人開懷暢飲,夜夜不歸。另外, “紅磨坊”酒吧與法國後印象派繪畫大師雷諾瓦的創作結下了不解之緣。雷諾瓦是“紅磨坊”的常客,他創作了《紅磨坊的舞會》。其後,他受酒吧老闆之邀為其創作宣傳海報,當那些大膽革新及充滿藝術品位的海報貼滿大街小巷時,無數人湧向紅磨坊酒吧。
法國紅磨坊有著悠久的歷史,自1899年開業至今,五代經營者將紅磨坊發展成為國際化的知名品牌,其傳統的釀酒工藝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
藝術風格
《紅磨坊街的舞會》描繪巴黎的一個露天舞會。 夜色輕輕降臨,包圍了蒙馬特。這是一個酒吧、咖啡館、夜總會聚集的地方。後印象派畫家勞特累克(HerryDeToulouse-Lautrec1864-1901)很喜歡這種下層的社交場所。這裡的人沒有偽裝的外表,沒有階級與貧富的區別。只要意氣相投,就可以盡情地談天、享樂。身處這樣的環境,勞特累克由於身體殘疾所造成的自卑也暫時離開了他,他感到身心放鬆,思維活躍,藝術靈感也更多。
在蒙馬特,那個屋上頂著鮮紅色風車的就是著名的歡樂場——紅磨坊。紅磨坊1889年才開業,每晚都舉行舞會。紅磨坊的樂隊是以管樂器為主的馬戲團樂隊,每天晚上,妖嬈的舞女隨著響亮的喇叭聲,拎起飄曳的長裙,踢動著裸露的玉腿,強烈而刺激的舞姿頗具挑逗性,舞蹈之後還有歌唱和雜技表演。舞女在節目的空檔中,對客人們頻送秋波,與客人們暢快地飲酒談笑。嚴肅的世俗觀被燈紅酒綠的狂歡所淹沒。紅磨坊開業不久就成為巴黎的娛樂與社交中心。勞特累克也是座上客,他天天到這裡畫速寫。
這幅畫既表現了一個狂歡的場面,人們各種各樣的幽默表現,又在貴族舞會的場面中企圖捕捉一種無憂無慮生活方式的情趣。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近景一組人物的描繪上,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臉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離感,渲染了舞會的氣氛。畫面中還保留著印象派對外光與色斑的處理手法,使畫面的總體色調、氣氛有一種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中的光與色的變化的高度敏感。
我們既可以欣賞歡樂人群的行動,也可以陶醉於舞會之美。但雷諾瓦創作此畫的興趣卻別有所在,他想呈現出鮮艷色彩的悅目混合,研究陽光射在迴旋的人群上的效果。
雖然這幅畫顯得“速寫化”,似乎尚未完成。僅僅前景中一些人物的頭部表現出一些細節,然而連那裡也是用極其違反程式、極其大膽的手法畫成的。坐著的那位女士的眼睛和前額處在陰影之中,而陽光照在她嘴和下巴上。她的明亮的衣服是用粗放的筆觸畫成的。然而這些人物正是我們集中注意的對象。往遠處去,形象就越來越隱沒於陽光和空氣之中。
這陽光照射在人們的臉上、衣服、桌椅和地面等引起的豐富的光色變化,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中光與色的變化的高度敏感。京味開心大碗茶茶館,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態。
這幅《紅磨坊街的舞會》集中體現了他所處的那個最具有印象主義精神的時刻。雖說這幅畫描繪的是一個飄渺的仙境,可裡面的人卻穿著當代的服裝。男人們都戴著高帽或草帽,女人們均穿著用箍擴撐著的裙子和腰墊。在這幅畫中,一個室外的波希米亞舞會的平凡景象,變成了美麗的女人們和殷勤的男人們的充滿光感和色彩的夢。一束束光線,忽隱忽現地在人物的色彩形體上搖拽著——有藍的、玫瑰紅的和黃的,細部交融在浪漫的煙霧之中,使得所有這些愉快人們的美感柔和起來,並提高了這種美的價值。
畫中舞蹈著的是當時的蒙馬特女王——拉.姑柳與男舞伴華蘭丹。她是一個充滿野性、缺乏教養的舞女。人們圍著舞池,注視著這激烈的表演,誰也不在乎自己是誰,在這個地方就是盡情地享樂。
天越來越黑,像許多人期盼的那樣,閃爍的燈光中,人影如鬼魅一般,這裡隱隱約約呈現出一種淪落的美。人們沉湎在夜的世界裡。這裡是多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於是有人縱情聲色。夜晚的人聲喧譁還是藏不住白天的寂寞傷悲,於是有人醉了,也有人看起來很頹廢。總之這裡的放縱與白天的嚴謹是那樣的截然不同,舞步、歌聲和酒精把白天的一切都燒成了灰。也許夜晚給了人們很多的快樂或是安慰,因此讓人們這樣的迷戀,這樣的放肆。不會有人去想放縱之後會不會有後悔,酒醒之後會不會更傷悲,身在夜晚的人,誰也不會理會白天的世界。可事實上夜色掩蓋了人們不欲人知的心情,縱情歡樂也藏不住角落裡的悲傷,夜晚的恣意歡樂里總會或多或少地有著隱隱的傷痛。陽光下的世界有一種美,那是明朗的、愉快的;在昏暗的夜色里,在尋歡作樂的聲色場中,也有一種深刻的、讓人不能忘懷的東西,那是一種沉淪的美。
作品賞析
這幅作品描繪出眾多的人物,給人擁擠的感覺,人頭攢動,色斑跳躍,熱鬧非凡,給人以愉快歡樂的強烈印象。畫面用藍紫為主色調,使人物由近及遠,產生一種多層次的節奏感。畫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近景一組人物的描繪上,生動地表現出人物臉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離感,渲染了舞會的氣氛。就總體看,他保留著印象派對外光與色斑的留戀,使畫面的總體色調、氣氛有一種顫動、閃爍的強烈效果。
70年代雷諾瓦和莫奈經常共同外出寫生作畫,切磋畫藝,共同探索畫中的光與色的描繪。1876年,雷諾瓦在《紅磨坊的舞會》一畫中,用這種方法表現規模宏大的場面,透過樹叢的星星點點的陽光,灑落在人們的身上、臉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實踐了“光是繪畫的主人”這一句印象主義者的口號。是印象主義繪畫在風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表面上看是描寫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館兼舞場熱鬧和歡快的氣氛,實際上真正的主題是透過樹葉間隙照射下來的陽光。這陽光照射在人們的身上,引起了豐富的光色變化,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光與色變化的高度敏感。
作者簡介
奧古斯特·雷諾瓦(Pierre-Auguste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是出生在法國巴黎的經典印象派畫家。一生致力於表現女性的人體魅力,被人看作是印象派中女性青春美的歌手。1841年生於利摩日一個窮裁縫的家裡。少年時的雷諾瓦便被送到瓷器廠去學習手藝。但畫瓷器和畫屏風這項工作使他產生了對繪畫的興趣。而後出於對繪畫的興趣,雷諾瓦便到美術學校學習繪畫,同時又在格萊爾的畫室里補習素描。在那裡,他結識了克勞德·莫奈(ClaudeMonet 1840-1926)、巴齊依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Sisley 1839-1899),從此便走上印象主義的道路。
畫家簡介
奧古斯特·雷諾瓦出生於利摩目( Limoges )的一個裁縫家庭,在巴黎長大。從十三歲起,他就以學徒畫家的身份工作,在瓷盤上繪製花卉,早期的學徒經歷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某些烙印。在彩色制陶設備引入後,他不得不轉向扇子和屏風的裝飾。在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後,他於 1862 年進入巴黎的 Gleyre 工作室,在那裡結識了莫奈( Monet )、西斯萊( Sisley )、巴齊依( Bazille )以及後來的畢沙羅( Pissarro )和塞尚( Cézanne )。
1874年雷諾瓦以《包廂》一畫參加首次印象派畫展,這標誌著雷諾瓦風格的成熟。1876年,他又在《紅磨坊的舞會》一畫中,用這種方法表現規模宏大的場面,充分表現了印象主義畫家對現實生活的光與色變化的高度敏感。1876年以後,他的風格臻於成熟。作為這種風格的代表的《遊艇上的午餐》、 《愛爾·潘蒂埃夫人和孩子們的肖像》,都以明朗、艷麗、令人眩目的光彩,受到評論界和官方沙龍的讚美。
隨著雷諾瓦在繪畫上的成功,生活境遇得到了改善。於是他決定走出法國去東方尋找新的創作題材和靈感。他去了阿爾及利亞又取道英國,1881年又赴義大利遊歷藝術名勝佛羅倫斯、威尼斯和羅馬等地,當他在羅馬看了拉斐爾·桑西的畫時感嘆道:“真是妙極了,我早該看到它們。”這時他的藝術追求倒退到古典主義學院派,他說:“在油畫方面我更喜歡安格爾(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這是他藝術道路上的一次危機。但就在這危機時代,他的印象主義精神仍始終保存在他的風景畫中。
雷諾瓦被看成印象派,是他在印象派畫展上展出過幾幅畫。其實,他在21歲進格萊爾畫室時,是拜倒在古典主義的腳下的。1874年,從他參加首屆印象派聯展後,才決定了他的基本傾向。不久,他又脫離了印象派,轉靠沙龍並獲得成功。在雷諾瓦的全部人體作品中(估計大約有4000幅),沒有絲毫陰暗和不安的調子。由於他作為印象派畫家而受到政治上的攻擊,並給他的道路設定了許多障礙,使他早年的經歷充滿著苦難。
雷諾瓦從41歲起就經常生病。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中,他受關節炎病痛的折磨,幾乎離不開輪車。他得把畫筆綑紮在變硬了的手上才能畫畫。令人驚異的是,他這時的作品中沒有留下一絲個人痛苦的痕跡。他的藝術總是肯定著生活的美。他本能地選擇他所熟悉的那些快樂事物:街道生活、鄉村景色的恬美、鮮花或水果、鋼琴前的消遣性演奏家、健康而充滿著青春活力的女人體。他對於小孩似花一般的嬌嫩特別敏感。他對周圍的生活有非凡的鑑別力。陰影和悲痛是全部被他排除在外的。
晚年,病魔使他不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從而在畫人體的題材上進入了一個死胡同里。儘管如此,對他的探索作輕率的評語是不適宜的。雷諾瓦不是一個輕浮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始終讓人們看到生活的快樂和甜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