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鐘聲及其迴響

“五四”前後的林紓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魯迅 漫談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叢書名: 學術史叢書
平裝: 44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50870
條形碼: 9787301150870
尺寸: 22.6 x 15.2 x 1.6 cm
重量: 499 g

內容簡介

《紅樓鐘聲及其迴響》收文25篇,分“‘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場景”、“歷史大視野中的‘五四’”以及“對話與反省”三輯,各輯文章按發表時間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章放在一起。其中有對具體課題的仔細推敲,有學術思路的坦然展示,也有同行間的相互辯難。全書呈“眾聲喧譁”狀態,同人間立場並不一致;甚至同一作者的觀點,也可能前後有別。或許,這正是北大人的特點:獨立思考,自由發言,勇於挑戰權威,也不吝自我修正。此次入集的論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且保留當初發言的姿態;若須修訂,均加以說明。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這些論述本身,很可能也成了“五四闡釋史”上重要的一環,後人可從中辨認某一特定時代的探索足跡。
將同人近十年間撰寫的有關“五四”的論文編輯成冊,此舉既是對於新文化運動的紀念,也是一種自我展示。在此意義上,附錄的“作者簡介”,同樣值得關注。只是有一點必須說明,北大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的教師,在別的學術話題上有精彩的表現、但近十年未撰有關“五四”論文者,只得暫時缺席;至於其他學科的教授,雖有相關論述,礙於體例,沒有收錄。

目錄

小引
一 “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場景
文學革命與國語運動之關係
“五四”前後的林紓
北大新演劇與“五四”文化批評品格——以魯迅與魏建功關於愛羅先珂的筆墨之交為中心
文學革命論》作者“推倒”“古典文學”之考釋
“五四”“全盤反傳統”問題考辨
“起點”的駁議——新詩史上的《嘗試集》與《女神》
“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魯迅
論文學傳統在新文學變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為運動與作為學術的民間文學
與北京大學結緣——“五四”時期的葉聖陶
二 歷史大視野中的“五四”
挪用與重構 ——80年代文學與“五四”傳統
1980年代“文化熱”的知識譜系與意識形態
回望百年——論中國新詩的歷史經驗
中國新文學的宿命
“沒有晚清,何來'五四'?”的兩種讀法
理想的困境——析台灣話文論爭兼及大陸國語運動
1920年代中國新詩發展述略
現代文學的闡釋鏈與“新傳統”的生成
三 對話與反省
漫談北京大學與“五四”新文化運動
文本中見歷史細節處顯精神——《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導言
跨出“五四”:我們需要超越的精神
何為/何謂“成功”的文化斷裂——重新審讀“五四”新文化運動
想像中的“民族的詩”
重建“五四”的歷史現場——評陳平原的《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以晚清為方法”——與陳平原先生談現代文學研究中的
晚清文學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