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譜(全三冊)

1935年發表了描寫高蠡暴動的第一篇小說《夜之交流》。 1945年起做地方工作。 1955年後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

內容介紹

《紅旗譜》(全3冊)共三冊:《紅旗譜》、《播火記》、《烽煙圖》。新中國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出版的一個高潮期。十餘年間,有大批作品問世,其中數十部影響廣泛,極一時之盛。這些作品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創和原則,以滿腔熱忱和質樸的表現方法,謳歌了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等不同歷史時期我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代表了那一時期我國長篇小說創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們以特有的魅力,影響了幾代讀者,經歷了時間的淘洗,流傳至今。
小說以朱老忠、嚴志和兩家三代同馮老蘭一家兩代的鬥爭歷史為主線,描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反割頭稅運動和保定二師學潮鬥爭,藝術地概括了大革命前後中國北方農村和城鎮的階級鬥爭和革命運動,反映了中國農民革命由自發反抗到有組織的鬥爭的歷史進程。它在揭示中國民主革命的農民問題,揭示農民和共產黨所領導的民主革命的關係上所達到的廣度與深度,可以說在“五四”以來反映農民問題的小說中是一個集大成者。它既真實地寫出了祖國歷史的風雲,農民心靈的演變,又再現了中國農民走向革命的歷程,總結了兩千多年來農民階級鬥爭的歷史經驗,形象地說明了中國農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組織起來,鬥爭才會勝利。正是這一點,作品揭示了民主革命階段的若干本質特徵,它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反映,也就達到了生活廣度和思想深度的有機結合。

作者介紹

梁斌 (1914~1996)當代作家。原名梁維周。河北蠡縣人。青少年時期接觸新文學作品,參加家鄉的革命鬥爭。1930年入保定省立第2師範學校,投入抗日愛國的學潮鬥爭,遭到鎮壓。家鄉發生的高蠡暴動等經歷和見聞,對他的生活和創作有很大影響。1933年流浪到北平。1935年發表了描寫高蠡暴動的第一篇小說《夜之交流》。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蠡縣救國會委員、冀中區新世紀劇社社長。游擊大隊政治委員等職。寫了短篇小說《三個布爾什維克的爸爸》(後擴展為中篇《父親》),劇本《堤》、《血灑蘆溝橋》等。這些作品中開始出現了《紅旗譜》中的人物。1945年起做地方工作。1948年隨軍南下,任湖北襄樊地委宣傳部長。1952年調《武漢日報》社任社長。1955年後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職。梁斌的主要作品為長篇小說《紅旗譜》、出版後激起強烈反響,被譽為反映民主革命時期中國農民生活和鬥爭的史詩式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後被改編為話劇和電影,譯成外文出版。以後還陸續出版了小說的第二部《播火記》和第3部《烽煙圖》,還出版了長篇小說《翻身記事》,作品集《筆耕余錄》以及《春潮集》、《一個小說家的自述》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