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約翰·奧斯本(1929~1994)(JohnOsborne)英國劇作家,由其劇本《憤怒的回顧》(1956)而聞名,被稱為第一個憤怒的年輕人。他對當代英國的批判還體現在《賣藝人》和《蘇伊士運河西岸》等作品中。其他劇本還有《路德》和《湯姆·瓊斯》等。生平
約翰·奧斯本,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的著名現實主義劇作家,生於倫敦,父親是商品圖案美術設計師,母親是酒吧間的女招待。童年沒有給奧斯本任何美好的回憶——貧困的生活,1940年父親因無錢治病而死於肺炎,二戰期間人們的狂熱和惶恐。這些經歷不僅給他年幼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也對他日後的戲劇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家境的貧寒使奧斯本進入收費低廉的公立寄宿學校讀書。由於痛恨該校的教育制度,以及自身的健康狀況不佳,他18歲便輟學謀生,先後在學校和雜誌社工作。1948年,他第一次登台演出,從此開始了他的舞台生涯。奧斯本初期的幾個劇本有的未能上演,上演的也未取得很大成功。1956年5月8日是奧斯本的名劇《憤怒的回顧》首演的日子。這一天不僅僅是奧斯本戲劇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也被公認為英國戲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奧斯本也因此成為50年代英國文學的一個新流派“憤怒的青年”的代表。
奧斯本戲劇的一貫主題是“揭露和批評社會對人的不公,與人的隔離和對個性的禁錮以及社會給予人的毀滅性打擊”,戲劇的基調就是“憤怒”。
憤怒的回顧的上演轟動了50年代中期的英國舞台。演出之初,評論家們各持己見,有褒有貶,有的認為“某些片斷寫的有力,而就總體而言卻完全失當”。有的評論家,如肯尼斯·泰南則毫無保留的高度讚揚了這齣劇:“我承認憤怒的回顧可能只是少數人喜愛的一個劇目,但問題的關鍵是這個‘少數’究竟有多大,我估計可能會達到6730000,這正是我國20歲到30歲之間的青年人的總和,毫無疑問這個數字還會不斷的增加”。
奧斯本因在《憤怒的回顧》一劇中,成功的塑造了吉米·伯特這個反英雄人物,成為戰後“憤怒的青年”作家的代表。英國雖於1945年贏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卻失去了昔日大英帝國的輝煌,政治、經濟、文化都處於不景氣的狀況。儘管工黨上台後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無法從根本上消除戰爭帶來的災難性影響。社會懸殊仍然存在,階級矛盾依然尖銳。一批出身低微,經歷過戰爭的磨難,戰後又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在英國社會的轉變過程中無所適從。他們站在十字路口,彷徨、迷茫、不知所措。戰後執政的工黨為了緩和矛盾,擺脫困境,推行了“福利國家”的政策。在工黨制定並實施的教育法案中,有一條是所謂的“改革大學制度”,於是一批出身下層的年輕大學生出現了。他們胸懷大志,準備獻身社會的改革,或者說,他們準備豎起梯子往上爬。但是,他們步入社會後,卻出乎意料的發現他們根本得不到上流社會的承認和尊重。那些舒適的位置還是被出身“高貴”的人把持著。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受到了上層社會繼命運的捉弄和嘲笑。他們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感到心灰意冷;另一方面,他們開始厭惡和憎恨社會的等級觀念,上層社會的盛氣凌人,以及因循守舊的資產階級思想觀念和習俗。於是,他們把對腐朽社會的不滿和對個人命運的悲觀失望轉化為滿腔憤恨。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文壇出現了一批對現實不滿和憤怒的青年小說家和戲劇家。吉米的憤怒是戰後一代青年的憤怒,吉米這個名字也成為“憤怒的青年”的同義語。
奧斯本的童年是在貧窮和疾病的痛苦中度過的。1941年,父親病逝,奧斯本和寡居的母親相依為命,在戰爭的歲月中掙扎。由於貧窮,他沒有接受完整的中學教育,後來也一直靠自學讀完大學學業。他先後在商業雜誌謀事,又擔任過小演員的教師;1948年轉而演戲,也擔任導演,在英國各地上演一些定期輪演劇目,還不時以演員兼演出人的身份舉辦戲劇節的演出活動。他在劇團時,即開始與人合作寫劇本,早期劇作中的人物大都是演員,真實地反映了一個定期輪演劇目演員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所能有的體驗。這些早期劇作曾在小城鎮演出,未受到重視。直到1956年,《憤怒的回顧》在倫敦皇家劇院首次公演,奧斯本才一夜之間成為倫敦劇界紅得發紫的人物。《憤怒的回顧》很快從倫敦搬向歐洲主要城市以及大洋彼岸的紐約、莫斯科。奧斯本也因此被看作五年代英國文學新流派“憤怒的青年”的領袖。1958年,奧斯本與人合資開設一家電影公司,自己仍然創作不輟,既編寫電影劇本、電視劇本,也繼續進行舞台劇創作,幾乎是每年都有作品問世,其中,比較重要的有:《賣乞人》(1957)、《保羅·斯利基的世界》(1959)、《路德》(1960)、《不能接受的證據》(1965)、《目前和阿姆斯特丹的旅店》(1968)、《的確》(1970)、《蘇伊士以西》(1971)、《超然之感》(1972)、《自稱是羅馬的地方》(1973)等。在這些作品中,奧斯本雖仍然關注具有社會意義的題材,但再未達到《憤怒的回顧》所具有的思想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