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m。樹皮灰色或灰褐色,裂成薄片狀脫落。葉條形,排成2列,長2-5cm,寬約3mm,上部漸窄,先端漸尖或微凸尖,基部近圓形,質地較厚,上面深綠色,中脈明顯,下面有2條白色氣孔帶,較綠色邊頻寬2-4倍。雄球花6-7聚生成頭狀,徑約6mm,總梗長約3mm;雄球花卵圓形,基部有1枚苞片,雄蕊4-11枚;雌球花頭狀,通常2-5個胚珠發育成種子。種子2-5,生於總梗的上端,卵圓形、橢圓狀卵圓形或近球形,長1.8-2.5cm,先端中央有尖頭。花期3-4月,種子10-11月成熟。
分布範圍
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至廣東、廣西,西至甘肅、陝西、河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
主要價值
【功效】祛風除濕
【主治】風濕痹痛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洗淨,颳去粗皮,切片,曬乾。
【動植物形態】
【性味】淡;澀;性平。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