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唇鮠
粗唇鮠是鮠科魚類,分布於長江、珠江閩江等水系,屬於鯰形目,鱨科;屬於小型經濟魚類,該魚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道鮮美、鱗下膠質豐富和無肌間刺等特點。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粗唇鮠
- 別名:黃卡,黃姑鰱,鳥嘴肥,黃臘丁等
- 拉丁學名:Leiocassis crassilabris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鯰形目
- 科:鱨科
- 屬:鮠屬
- 種:粗唇鮠種
識別特徵
背鰭條II—6—7;臀鰭條iii-iv—13一19;胸鰭條I—8—9;腹鰭條i—5,鰓耙11—13,游離脊椎骨39—40。體長為體高的3.6-4.7倍,為頭長的2.9——4.6倍,為尾柄長的5—6.3倍,為前背長的2.7——3.1倍。頭長為吻長的2.5——3.3倍,為眼徑的3.8—55倍,為眼間距的2.2—2.8倍,為頭寬的1.2一1.4倍,為口裂寬的2.2—2.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9—2.5倍。體延長,前部略粗壯,後部恢g扁。頭鈍,側扁,頭頂被厚皮膜;上枕骨棘不裸露,略長,接近項背骨。吻圓鈍,突出,略呈錐形。眼中等大,側上位,被以皮膜;眼線不游離。眼間隔寬,略隆起。口下位,略呈弧形。唇略厚。上頜突出於下頜。上、下頜及齶骨均具絨毛狀齒,形成齒帶。須均細弱,鼻須位於後鼻孔前線,後神達眼後緣,頜須可達鰓蓋骨,領須短於領須。鰾1室,心形。鰓孔大。鰓蓋膜不與鰓峽相連。鰓耙細短。背鰭短小,骨質硬刺前緣光滑,後緣具細弱鋸齒或齒痕,起點距吻端大於距脂鰭起點。脂鰭發達,長於臀鰭,基部位於背鰭基後瑞至尾鰭基中央偏前。臀鰭起點位於脂鰭起點之垂直下方賂後,至尾鰭基的距離與至胸鰭基後端相等。胸鰭側下位,硬刺較寬扁,前線光滑,後線具lO一14個鋸齒,後伸遠不及腹緒。腹鰭起點位於背鰭基後端之垂直下方略後,距胸緒基後瑞大於距臀鰭起點,後端達臀緒。肛門約位臀鰭起點至腔鰭基後端的中點。尾鰭深分叉,上、下葉等長,末端圓鈍。活體全身灰褐色,體側色淺,腹部淺黃色。各鰭灰黑色。為小型魚類。常生活在江河灣的草叢和岩洞內,多夜間活動。主要以寡毛類、小型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8—書月在淺水草叢中產卵。卵具粘性,受精卵在水草上孵化。最大體長可達400刪。肉質細微,骨刺少,為優質魚。用流刺網捕撈。 生長環境
個體不大,為小型魚類。常生活在江河灣的茸叢和岩洞內,多在江河、湖泊的底層生活,多夜間活動。地理分布
長江、珠江、閩江水系及雲南程海。食性
主要以寡毛類、小型軟體動物、蝦、蟹及小魚為食。淺水草叢中產卵。卵具粘性,受精卵在水草上孵化。肉質細微,骨刺少,為優質魚。用流刺網捕撈。營養價值
粗唇鮠肌肉水分含量為81.82%,肌肉粗蛋白含量為16.02%,肌肉粗脂肪含量為3.69%。17種胺基酸的總含量為14.13%,其中必須胺基酸含量為6.06%,占胺基酸總量的42.89%。四種鮮味胺基酸的總含量5.43%。必需胺基酸含量總量超過WHO/FAO提出的標準;胺基酸分(AAS)和化學分(CS)分別為0.81和0.41,必需胺基酸指數(EAAI)為7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