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兩萬三千里寫生實錄

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兩萬三千里寫生實錄

《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兩萬三千里寫生實錄》是2009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名芊。該書主要講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畫家傅抱石帶領畫家旅行寫生時所寫的日記。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美術出版社;

: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102030944

條形碼: 9787102030944

尺寸: 20.2 x 13.8 x 1.8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黃名芊,1936年生,江西南康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師從陳大羽、蘇天賜等教授,長期從事高校藝術教育,現為教育部屬江南大學教授、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江南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會員。他的山水畫師從傅抱石、錢松喦,人物師從亞明,並於1960年秋隨諸師進行二萬三千里旅行寫生。多年來,黃先生的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廣州、昆明、鄭州、山東、大連、香港、澳門、台灣以及德國、加拿大、阿聯、日本、馬來西亞等地舉辦個展或展出。作品發表於《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書畫》、《榮寶齋》、《中國畫家》、《美術》、《美術報》、《迎春花》、《美術觀察》、德國《墨森周報》、法國《歐洲時報》等報刊。

1993年應邀赴德國舉辦個人畫展,並考察柏林、法蘭克福、斯圖佳特等地藝術博物館及荷蘭國。

1996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和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五十年研討會”作品一等獎。

1997年在上海舉辦個人畫展,上海東方電視台《東視新聞》評其“沙漠景致在全國堪稱一絕”。

1997年由德方出資在德國舉辦個人畫展。考察法國巴黎羅浮宮、奧賽藝術博物館。

1999年獲香港“第三屆世界華人藝術大會”特別金獎。

1999年獲澳門“20世紀世界藝術家成果博覽會”國際金獎。

2001年在南京舉辦“從事高校藝術教育40年作品回顧展”。

2003年獲“第四屆當代中國山水畫展”創新獎。

2003年獲“第四屆海峽兩岸書畫展”榮譽金獎。

2004年由阿聯出資應邀在該國沙迦國家藝術博物館舉辦四人聯袂大型“中國藝術展”,受到王儲兼副酋長謝赫·蘇爾坦殿下親切接見。

出版專著有《黃名芊畫集》、《黃名芊作品選集》德文版、《美術家黃名芊》、《中國工藝美術大詞典——中國畫條目》、《中國工藝美術辭典》繪畫條目(台灣版)、《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寫生實錄》、《山水畫技法述要》等。

內容簡介

《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寫生實錄》內容簡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當中國山水畫處在“現代人物加唐宋山水”狀態時,江蘇畫家在傅抱石率領下,進行了二萬三千里旅行寫生。他們走近生活,貼近人民,走近大自然,一路上邊走邊看邊想邊議邊畫,畫家們之精神風貌隨之發生了變化,筆墨也隨時代發揚光大,從而誕生了一大批新山水畫。次年在首都北京舉辦了“山河新貌”畫展,其影響轟動了中國畫壇。《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寫生實錄》作者黃先生參加了這次寫生活動,並寫了頗為詳細的日記,他對日記作了整理,又根據亞明、魏紫熙等五位當年參與者回憶材料加以充實修正,終寫成《筆墨江山:傅抱石率團寫生實錄》。她的出版,對當代山水畫創作仍具指導意義,也為美術史提供了生動具體的史料。

目錄

序生動的畫史紀實

引言

一、鄭州的屐痕

1.傅抱石乘坐紅旗轎車啟程

2.作客鄭州藝術學院

3.紅旗人民公社速寫

二、古都洛陽行

1.略記舊城容貌

2.《東方紅》一語雙關

3.難忘的龍門石窟

4.傅抱石盛讚藝術珍品

三、三門峽——黃河上的明珠

1.三門峽工地——畫家靈感的源泉

2. “無產階級的藝術我們是開世祖”

3.錢松岔“失蹤”

四、西安古都印象記

1.陝西畫家代表——石魯

2.參觀陝西博物院

3.作畫要敢於冒險

五、革命聖地行(上)

1.赴延安途中

2.黃帝陵前吟詩

3.傅老速寫《棗園春色》

4.傅老潑墨《延安寶塔山》

5.聽地委書記說延安

6.“艱苦奮鬥要用美的形象來表現

革命聖地行(下)

1.亞明構思《出院》

2.聆聽傅、亞的高論

3.創作上的爭奇創新

4.西安潑墨作畫

5.抱石、石魯談革新

六、攀登西嶽

1.登華山話說《華山圖》

2.健步登華山

3.攀千尺幢、百尺峽、登北峰

4.年輕畫家的學習體會

5.告別石魯

七、踏進天府之國

1.邂逅巴金,草堂作畫

2.與李亞群部長對話

3.如切如磋,似琢似磨

4.郭沫若與傅抱石

5.傅抱石回憶《江山如此多嬌》

八、藝術採風記樂山

1.說凌雲大佛

2.“困難時期”點滴

3.峨眉山下報國寺

4.趙朴初居士

5.如是我聞

6.為大佛寫真

7.所長原是紅軍戰士

8.成都稱讚妙筆生花

9.錢老抱病作《樂山凌雲圖》

10.魏紫熙、宋文治潑墨揮毫

11.傅抱石的《漫遊太華》橫空出世

九、向山城重慶進發

1.受到畫家吳凡、李煥民的歡迎

2.丁、余之間

3.遊覽山城重慶

4.傅先生如是教我

5.張大千東床肖建初

6.雕塑系——誕生“核子彈”的系科

7.鐵水鋼花話《爐前》

8.張晉雙鉤《棗園》

9.傅抱石《陝北風光》誕生記

10.《亂真》

11.《鐵水奔流》與《峨眉山麓》

12.《黃河清》

13.山城曉霧

14.請您用國畫來交換

15.創作詩與畫

十、江城武漢紀行

1.江濤洶湧話三峽

2.三峽燈火

3.“像杜甫一樣熱愛人民”

4.天塹通途

5.參觀農民運動講習所與武漢鋼廠

十一、長沙——層林盡染

1.瞻仰清水塘、烈士陵園

2.芙蓉國留真

3.《棗園春色》誕生記

4.錢老變法大器晚成

5.《武鋼之晨》·團小組會

6.參觀毛澤東、劉少奇故居

十二、寫生最後一站——廣州之行

1.東道主黃新波、黎雄才

2.珠江邊速寫

3.與廣州美術界座談

4.略記陶鑄印象

5.在南海,感到寒意

6.匆匆返回南京

十三、畫展“山河新貌”轟動京城

1.數九寒天繪新圖

2.“山河新貌”亮相北京

3.刮目看山水

4.在生活中找到風格

5.領導肯定,觀眾叫好

6.新聞界的讚揚

7.拓審美新境

後記

作者簡歷

圖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