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者[漢語辭彙]

第四者[漢語辭彙]

第四者不是在第三者之後的,而是與第三者並列的一種有其獨立地位的人群。通常第四者不會過分要求對方名份和財產,更不會幹涉或拆散人家原有的家庭,一對男女不管通過何種方式(精神上的或是肉體上的)進行交流,彼此在獲得性快感的同時緩解了來自工作生活上的壓力,不會要求一方負什麼責任,更不會給對方帶來麻煩。可得出第四者定義:夫妻關係之外的可以無償進行精神肉體交流而不破壞彼此家庭的異性。即是知識、興趣、觀念相近,相互吸引,相互欣賞的男女,以相互之間的情感為前題,以不影響雙方工作、家庭為基礎,以相知、相惜、精神享受為主,以吃飯、喝茶、旅遊為輔,偶爾也有順其自然的肌膚之親。不同於謀求取代的第三者,故稱第四者。其層次不屬於朋友最高境界知己(紅顏知己、藍顏知己)。 第四者理論即離情人很近,離朋友不遠。由於其只在需要性體驗是存在,故屬於不愛那么多,只愛一點點。第四者分寸拿捏準確,介於友誼與戀人之間,姿態優雅,趨退自如,給別人和自己都留足了迴旋的空間。

起源

第四者 第四者

第四者,起始於國家公職人員的辦公室戀情,演變於企業老闆,發展於單身貴族和白領階層的性夥伴及一夜情(ons),普及於高校生的契約夫妻。第四者現象是西方文化影響的產物,它是對孔孟之道倡導的貞德觀念的強烈衝擊;由於對家庭和社會沒有明顯的破壞性,並滿足了人們渴望新異性,尋求新刺激的天性,第四者現象已加快向社會各階層,各年齡段滲透的趨勢,就連觀念保守的農村,越來越多的留守妻子,留守丈夫也加入了第四者的行列,無怪有社會學家驚呼:“不是第四者插足家庭,而是第四者插入社會。”

特點

第四者 第四者

不可否認,第四者的出現還是帶有入侵性。他(她)們貌似善良,不具殺傷力與破壞性,甚至能將第三者給堵截下去。久而久之,雖然不破壞家庭,卻也有人擔心會使其對配偶感情淡漠,夫妻之情名存實亡。再發展下去,情到深處必是自私,還是走向了第三者的立場。

“第四者”不似“第三者”, 不應被劃入時機成熟便登堂入室的“第三者”行列,卻又近似第三者——他們都忽略了第二者的感受,破壞了已成曾經眷屬的有情人,因此說第四者是婚姻的隱形殺手一點也不為過。

而如果說第三者、第四者都是“情人市場”里的奇貨可居的話,第四者無疑更易被心儀,因為他(她)們完全是採取了不正當競爭:主動放棄了索取,卻抬高了身價,從而更易深入人心,俘獲人心。他們甚至在感情面前也是高雅的,懂得付出,並懂得適時離去,興許還能丟下一句:“以後要對你的家人,你的妻子(丈夫)好一些。”

區別

與老婆

第四者和老婆的區別是距離的美感。第四者多是重度小資,過起日子來真沒幾個男人有興致、有精力、還有財力伺候得起,當男人陷溺在凡俗中,想掙扎出來追求一下兩下精神享受時,卻是最好的夥伴和分享者。

與第三者

第四者的出現,受其影響衝擊最大的自然應是“第三者”了。社會輿論對於第三者從來就沒有過好臉色,第四者可不想步第三者後塵。相較之下,“第四者”遠比“第三者”更具隱蔽性。他(她)們並不希望像“第三者”那樣以瓦解對方婚姻、更旗易幟為目的,而只是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對方的自由,更不會因此要挾對方,只是簡單地保持親密的情人關係,不事張揚。

如果說第三者是明火執仗的話,第四者可謂藏在暗處長袖曼舞,讓人防不勝防。第四者通常不會直接威脅到當事人的婚姻狀況,也不會像那些愚蠢的第三者們成天哭著喊著要一個身份,像秋菊一個非要個說法,最後自己形如自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三者攤上了一份更為艱辛的為愛煉獄之路,他(她)們都知道愛上有夫(婦)之婦(夫)所要付出的殘酷代價。第四者則聰明多了,有欲無求,明哲保身,他(她)們在愛別人的同時,更愛他(她)們自己,害怕付出與擔負,他(她)們很清楚自己怎樣才是相對安全的。

第四者於是看似無招勝有招,更易獲得人們的歡心。

評價

有一位老師說的好:在很多時候,要學會守住自己,欲望狼奔豕突,衝撞著心房,把門關緊一些,頂多漏一條縫,以冷一些的態度打量一下那外面的一切。失去自己,任憑欲望奔跑,會燃燒了自己,灼傷了自己和周遭。人生有一種智慧叫靜,內心安靜,才能悟得人生三味,心向寧靜,才能守住自己,生長一種厚實的人生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