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意識

第9意識,原稱“阿摩羅識”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或稱真如心、自性清淨心、淨菩提心(菩提即覺悟之意)、實相心、佛性等。 阿賴耶識和阿摩羅識(在佛典中多將阿摩羅識歸入阿賴耶識之內,不作分別,但和丹經比較發現僅有阿摩羅識和丹經中之元神相當)在佛學中稱作“去後來先作主公”的“輪迴種子”,在尚未“轉識成智”之前由它作主,但既轉識成智之後,不受輪迴,即由佛性(法界體性智)作主了。 阿摩羅識轉為法界體性智之後,其他各識亦隨之而轉,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皆為“法界體性智”之妙用。

第9意識,原稱“阿摩羅識”意譯為“清淨識”、“無垢識”,或稱真如心、自性清淨心、淨菩提心(菩提即覺悟之意)、實相心、佛性等。(也叫空間感)
阿摩羅識 眾神的意識。 藏傳佛教噶舉派“大手印”的修持,須經四次灌頂(瓶灌、密灌、慧灌、勝義灌)和四瑜伽(專一瑜伽、離戲瑜伽、一味瑜伽、無修瑜伽)的修持,則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識”轉為“意識”,意識再轉為“末那識”,末那識繼轉為“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又轉為“阿摩羅識”,直到阿摩羅識破而轉為“法界體性智”,便完成了“轉識成智”的心靈修持程式,這個程式在內丹學中稱作“煉神還虛”。“法界體性智”即是道教內丹學中所稱萬劫不壞的一點“靈明性體”,也是佛學的“真如佛性”。阿賴耶識和阿摩羅識(在佛典中多將阿摩羅識歸入阿賴耶識之內,不作分別,但和丹經比較發現僅有阿摩羅識和丹經中之元神相當)在佛學中稱作“去後來先作主公”的“輪迴種子”,在尚未“轉識成智”之前由它作主,但既轉識成智之後,不受輪迴,即由佛性(法界體性智)作主了。阿摩羅識轉為法界體性智之後,其他各識亦隨之而轉,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意識轉為“妙觀察智”,“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皆為“法界體性智”之妙用。
領悟到第9感的人會徹底的覺醒,也會明白宇宙的終極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