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慣性

an an an

競爭慣性的來源

組織變革、學習與決策的文獻建議,形成組織競爭性行動與競爭慣性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行動的誘因(incentive),亦即政治決策理論家與管理歸因學者最常討論的行動動機成分(motivational component)(Allison,1971;Schelling,1971;Staw,1976;Millikenand Lant,1991;Chertand Miller,1994)。第二類是對行動要求與各種行動方案的察覺(awareness),亦即大多數學習理論家所討論的行動知識成分(knowledge component)(CyertandMarch,1963;Levittand March,1988;Huber,1991;March,1991)。第三類是管理行動的限制,亦即組織變革、結構與動力學者所討論的行動能力成分(capability component)(Hannanand Freeman,1984;Millerand Friesen,1984;Tushmanand Romanelli,1985;Meyerand Zucker,1989;Amburgeyand Miner,1992;Millerand Chen,1994)。
以第一類的行動誘因來看,當誘因很低時,競爭慣性通常是最高的。一般而言,行動誘因可能存在於組織內,也可能存在於組織外,前者包括績效不彰使經理人質疑本身方法的適當性,並且激勵他們尋求改善(Starbuckand Milliken,1988;Millikenand Lant,1991);後者則可能包括市場蓬勃成長使經理人有信心投資追求新的機會(Miller,1993)。當經理人感知之可選擇行動方案相當少時,慣性也會很高(Huber,1991)。與誘因相同的是,經理人察覺新經營方法的方式也有內、外兩個來源。其中,內部來源之一是經理人所擁有的各種競爭方法的經驗,這樣的經驗愈寬廣,經理人改變競爭態勢的可能性愈高(March,1991)。至於外部來源,如果市場環境是多樣化的,其中包含許多不同的客戶及競爭者,經理人的視野也會比較寬廣,同時,也比較能察覺到各種可以服務消費者與吸引客戶的選擇方案(Levitt and March,1988)。最後,慣性可能也會被官僚僵化(bureaucratic rigidity)、褊狹心態(insularity)與機構性網路(institutional networks)等產生的行動限制所影響,而這一些因素通常和組織年齡與規模有關(Hannanand Freeman,1984;Aldrichand Auster,1986;Meyerand Zucker,198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