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簡介
窩鋪村是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膠萊社區的一個行政村,河崖中心社區西北18里,距平度市60里。東與前丘村毗鄰,西與平度市劉家口子村接壤,北與平度市溝東村一河之隔,南距郭家台子6里。
二 歷史
明洪武年間,張姓由淮南遷此立村,因初居於開挖膠萊河時民工搭建的窩鋪內,而得此村名。
三 百業
村落及所屬田地處在膠萊河沖積平原上,土壤屬亞粘土類,多為鹽鹼地,兼有少量黑土。水之流向由東南留向西北。地勢低洼易澇。
村南北平路,與膠平路、高東路相連,交通便利。
這裡自古盛產糧食,是高密東北鄉產糧大村。主要糧食作物品種有小麥、高粱、大豆等,也有少量的黍子、綠豆等小雜糧。
建國後歷經多年的水利建設,共打機井130眼,修涵橋30多座,灌溉排澇能力大增。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
上世紀70年代,特殊環境下,村支書張仁山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帶領社員大搞副業,社員收入大增,成為當時高密東北鄉有名的富村。
1911年在村民張金南等人的推動下起了窩鋪集市,處於高密、平度兩縣交界,是生活物品的交換,每逢山會,濰縣、膠縣、昌邑等地的客商都雲集窩鋪,頗為繁華。
內戰時期,窩鋪村成為國共戰場之一,高密武工隊曾在此設伏襲擊國民黨地方武裝。
四 人才
清代張鵬舉於光緒年間中武舉人,為該村最高功名,曾在家門前豎過誹謗木。
清末民初的張金敖是清末文秀才出身,不久加入同盟會,投身民主革命,曾在東北王張作霖手下任書記官、會計等職;抗戰期間,任第五戰區財秫監局長,李宗仁任國民政府代總統時,張金敖為總統秘書,中將軍銜。
建國後從村中走出的張祥林,曾任解放軍54集團軍軍長,濟南軍區副總參謀長,中共十四大中央候補委員,少將軍銜。
張澤深曾任青海省烏蘭縣委書記,海西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