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越戰英雄出身的美國總統吉姆·馬歇爾 (哈里森·福特飾)在參加俄 羅斯總統的國宴時,於莫斯科發表了一項“絕不寬容”的強硬演說,從而正式向恐怖主義宣戰。正當美國總統演說的同時,俄羅斯恐怖分子佯裝的電視新聞小組趁機潛入美國總統的座機“空軍一號”。在內部人員的接應下,恐怖分子 (加里·奧德曼飾)挾持了空軍一號、第一夫人以及機上的乘客。國家安全顧問、外交部長以及重要官員都成了人質,只有美國總統在安全人員的安排下準備搭乘“逃生艙”離開。恐怖分子們遂向美國當局提出交換條件,要求立即釋放惡名昭彰的獨裁領袖芮狄,否則每半個小時槍決一名人質。副總統領導的美國政府立刻陷入兩難的局面,正當眾人無計可施之際,他們接到了總統的命令,要求他們絕不向恐怖分子妥協低頭。總統吉姆·馬歇爾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憑著對“空軍一號”各種精密設計的熟悉,獨自與瘋狂的恐怖分子搏鬥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哈里森·福特 | 詹姆斯·馬歇爾 | 簡介 美國總統 |
加里·奧德曼 | 伊凡·科索諾夫 | 簡介 劫機者領袖 |
格倫·克洛斯 | 凱薩琳·班尼特 | 簡介 美國副總統 |
溫迪·古遜 | 格蕾絲·馬歇爾 | 簡介 美國第一夫人 |
利塞爾·馬修斯 | 愛麗絲·馬歇爾 | 簡介 美國第一千金 |
保羅·蓋爾福勒 | 勞埃德·謝潑德 | 簡介 白宮幕僚長 |
山德·貝克利 | 傑斯·吉布斯 | 簡介 美國特勤局幹員 |
威廉·梅西 | 考德威爾 | 簡介 空軍少校 |
亞倫·沃夫 | 比卓夫 | 簡介 俄羅斯總統 |
狄恩·斯托克威爾 | 沃爾特·迪恩 | 簡介 美國國防部部長 |
湯姆·艾福利特 | Jack Doherty | 簡介 國家安全顧問 |
尤根·普洛赫諾 | 芮狄 | 簡介 哈薩克將軍 |
唐娜·布拉克 | Melanie Mitchell | 簡介 白宮新聞官 |
歐勒格·塔克塔羅夫 | Prison Guard | |
David Vadim | Igor Nevsky | |
Bill Smitrovich | General Northwood | |
麥可·蒙克斯 | Assistant Press Secretary | |
Dan Shor | Notre Dame Aide | |
David Gianopoulos | Agent Johnson | |
Mario Roberts | Special Service Agent | |
J. Mark Donaldson | Special Service Agent | |
Brian Libby | Phillips, AFO Chief Mechanic | |
E.E. Bell | Reporter | |
Suzanne Michaels | CNN Anchorwoman | |
Alex Veadov | MiG Pilot | |
Allan Kolman | Kazakh Soldier | |
Jim Harley | Willis | |
Igor N. Lobotsky | Russian Official | |
Koko Kiledjian | Russian Speaker | |
Marty Rosen | CIA Director |
職員表
製作人 | 馬克·亞伯拉罕、阿梅安·伯恩斯坦 |
導演 | 沃爾夫岡·彼德森 |
編劇 | 安德魯·W·馬洛 |
攝影 | 麥可·包浩斯 |
剪輯 | Richard Francis-Bruce |
選角導演 | Janet Hirshenson、Jane Jenkins |
配音導演 | 海帆(東影配音) |
藝術指導 | 威廉·山德爾 |
美術設計 | Carl Aldana、Nancy Patton、Carl J. Stensel |
服裝設計 | Erica Edell Phillips |
布景師 | Ernie Bishop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 、
音樂原聲
序號 | 曲目名稱 | 備註 |
01 | The Parachutes | 專輯名稱:《Air Force One》 |
02 | The Motorcade | 發行時間:1997年7月29日 |
03 | Empty Rooms | 專輯封面 |
04 | The Hijacking | |
05 | No Security | |
06 | Free Flight | |
07 | Escape From Air Force One | |
08 | Welcome Aboard,SIr |
幕後花絮
影片段預告絮
•片中747型飛機在拉姆施坦因空軍基地突然轉向的鏡頭是在行進速度減半的時候拍攝的。
•在拍攝某些打鬥鏡頭時,哈里森·福特讓加里·奧德曼對他真的下手。
•在拍攝過程中,747型飛機由於壓力過大而導致輪胎過熱,從而觸發了安全裝置。
•在拍攝期間,加里·奧德曼憑藉自己的表演在劇組獲得了“恐怖加里”的綽號。
•在影片中,當Valera用指紋檢查個人信息時,信息中顯示他的生日是1958年3月21日,而這個日期也是該片演員加里·奧德曼的生日。
•在影片拍攝期間,劇組得到了美國軍方各部門和俄亥俄州及加州國民警衛隊的協助。
穿幫鏡頭
•片中的士兵留了鬍子,然而俄羅斯軍隊是禁止士兵留鬍子的。
•Marshall和Korshunov打鬥時,Korshunov把Marshall的臉砸向控制板,但是那個板子明顯是假的。
•在影片中,地面控制員說空軍一號沒有自動降落系統,然而所有波音747都有自動降落系統。
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1998年 |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 | Paul Massey | 提名 |
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剪輯 | Richard Francis-Bruce | ||
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 《空軍一號》 | ||
第7屆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 | 哈里森·福特、加里·奧德曼 | ||
第7屆MTV電影獎最佳反派 | 加里·奧德曼 |
幕後製作
取景布景
1996年9月16日,該片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開拍。在拍攝 期間,劇組用哥倫布市的一所空軍基地替代了片中所說的德國拉姆斯泰因機場,並在那裡完成了一系列空中特技的拍攝。片中Radek所在的俄國監獄是在俄亥俄州的曼斯菲爾德州立管教所拍攝完成。影片的內景則全部在索尼電影公司的15號攝影棚拍攝完成。雖然內景出自全尺寸布景,但由於空間的限制,於是攝影部門專門改造了攝影器材。
拍攝道具
現實中的空軍一號是改良版的波音747-200型。為了摹仿它,攝製組租了一架波音747-146型,並重新噴漆。改造飛機的相關工作一共花費了30萬美元 。
影片評價
《空軍一號》是商業和藝術相互結合的典範。該片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同時也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沃爾夫岡對整個電影節奏的把握很精準,再加上哈里森·福特的精彩演出,這些都使得該片在美國動作片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影片的開頭,炸彈爆炸的場面不僅一氣呵成,而且節奏明快,而在這個場面結束之後,導演沒有打斷之前的節奏,影片通過一個疊畫的處理切換到克里姆林宮的慶功場面,直到美國總統講話,影片才將整個節奏降了下來。兩個場面從慢到快,又從快到慢;這種將節奏處理得渾然一體的方式體現了導演的深厚功力。此外,該片還通過鏡頭語言、畫面節奏來彌補電影技術上的不足。在上演空戰場面時,導演通過鏡頭的剪輯和畫面節奏的處理給觀眾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該片看起來比許多空中格鬥的電影更加逼真,也更加引人人勝 。 (《東方藝術》評)
《空軍一號》的高明之處在於它避開了美女愛英雄、英雄難過美人這兩種很難把握的傳統模式。該片將男女主體關係巧妙置換,用一種英雄式的家庭有力地展現了美國傳統家庭文化觀念的同時,也使得片中的總統形象更加豐富。在《空軍一號》中,總統在登上飛機後就展現給觀眾一種融洽的家庭關係,從而表現了美國現實家庭關係的和諧。在影片中,總統與妻子、女兒的對話除了表現了總統的溫柔一面外,還反映出了美國主流家庭文化的核心內容 。 (《文教資料》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