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空巢,字面的意思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鳥離巢後的情景,現在被引申為子女離開後家庭空寂。多指子女成年以後不在父母身邊工作生活,很少照顧父母的家庭,所以“空巢”常常是用來修飾限制“老人”的,可是中青報的一則報導卻讓我們腦洞大開:原來空巢的不僅有老人,還有青年!他們的名字叫“空巢青年”!
生存狀態
“空巢青年”大多為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他們之所以選擇與家人分離主要是受困於現實因素,暫時的“獨居”狀態是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質量,最終創造條件與家人團聚;對於處於單身的初出校門的年輕人而言,畢業後的“獨居”狀態是極其普通正常的階段。另外對於初出牛犢的年輕人,普遍都是躊躇滿志,懷有一腔理想抱負。
2016年8月底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空巢青年”面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方面:缺乏感情寄託(57.9%)、居住條件差(57.8%)、生活拮据窘迫(49.5%)、社交圈子窄(48.1%)、缺少照顧和關愛(41.9%)、作息混亂(39.6%)、娛樂生活貧乏(33.2%)、上升通道受阻(12.9%)等。
中國式寂寞
中國有這么一類人,正在城市蔓延。他們是主動選擇獨居的年輕人,他們遠離家鄉,在大城市中打拚,還大都有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他們大多20歲至39歲,他們的同類人竟有2000萬人。調查顯示,空巢青年比普通青年感覺更孤獨,但是也有人認為,他們比普通人自由。另外,一份報告顯示,"空巢青年"除工作外,生活中更多的是在出租房裡上網、玩手機和一個人吃飯。他們更願意在美食、服飾、數碼產品等方面上花錢,追求高品質。21%的"空巢青年"有"月光"現象或輕度負債。看完這些,是不是恍然大悟找到了同類,而更恍然大悟的終於找到了自己“剁手”的根源所在。
產生原因

中國有幾個巨無霸式的城市。比如北京,它不僅是權力中心、政治中心,還是文化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醫療中心、演藝界中心、創業中心,資源過多積聚無限膨脹,一點也不願意往外放,導致很多人的理想只能在這裡才能實現。因此,有時不是青年願意“北漂”,而是不得不“北漂”。
而北京等一線城市一貫的高房價,不僅讓北漂者買不起房,也租不起房。像2015年北京新房平均價格達到了32131元/平方米,房價收入比高達14.5,也就是一個家庭要不吃不喝14.5年才能買得起一套房子。高房價必然導致租房貴、租房難,我們不難在豆瓣等社交網站看到關於北京租房的各種帖子,也經常看到網友曝光在北京租房遭遇的種種奇葩經歷。“蟻族”一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火起來的,北漂者像螞蟻一樣蝸居在看不到陽光的地下室、隔斷房、城中村裡的破落老民居,擁有一間“看得見陽光的房間”是奢望,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安排生活甚至是一次簡單的做愛”。因租住的地方往往遠離城市中心與工作地點,每天的通勤成本甚至要四五個小時,每天除了上班睡覺,其餘時間就是在去捷運站的路上或者在捷運上,他們沒有閒暇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社交或者娛樂。
個人生活的“空巢”,極易導致精神上的“空巢”。如果前者是物質上的窘迫、一人應對生活的疲憊和艱辛,後者則是一種精神上的寂寞、虛無和無所適從,因為看不到希望。城市繁華背後不為人知的血淚、高居不下的房價、貧富差距、戶籍制度、工作上付出與收穫的不對等……這一切都輕易讓青年感到上行的受阻、上升的無望。固然階層之間的流動並未完全封死,但不必諱言,階層固化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戶籍、城鄉二元、收入分配、教育等諸多領域的落後甚至是不公,早就實現了精英和底層、上流階層與下流階層的分層和固化,個人要突破階層之間的天花板代價太大,成本太高,過程太過艱辛。這或許才是真正令“空巢青年”沮喪的地方。
如何解決

專家認為,青年“空巢”是當今社會的正常現象,適當的孤獨與壓力是他們成長過程中必須親身經歷的,就好比樹苗經吹打成為蒼天大樹,牡蠣因痛苦而孕育美麗珍珠,我們無需過度渲染。我們要做的就是充當其人生航線的燈塔,照亮其內心,為其指明前進的方向。當他煩了、累了,甚至被困難擊倒了,我們要做的不是飛奔向前給他一個結實的臂膀,而是站在遠處給他一個鼓勵的眼神,肯定的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