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秦漢史學研究》的研究結果如果能得到學界認同則或許具有下列意義:(1)有助於加深對中國史學發展道路與特點、規律的認識;(2)有助於全面和準確地理解傳統史學的社會功能與實際價值;(3)有助於從傳統史學最優秀的成果中吸取有益營養,為當前史學發展提供借鑑;(4)有助於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圖書目錄
敘 編 秦漢史學通論
秦漢史學的文化背景
一、超邁往古的恢弘氣勢
二、多元文化的統一
三、中華主體文化的形成
秦史學略說
一、秦史官制度與史書
二、秦始皇的史學政策
兩漢時期的歷史思考與統治政策
一、漢初的歷史思考與政策調整
二、西漢中後期的史學與政治
三、東漢光武帝的歷史總結與施政
漢代的修史制度與官修史書
一、漢代的修史機構與史宮
二、著記與起居注
三、《東觀漢記》的修撰
四、《東觀漢記》的體例、內容與流傳情況
上 編 史家、史著研究
陸賈的歷史著述與歷史思想
一、陸賈和他的歷史著述
二、以仁義為本的治國思想
三、對歷史的認識與思考
賈誼對歷史盛衰的思考
一、賈誼的政治作為和政論、史論著作
二、歷史盛衰與現實思考
三、以禮治國的思想
司馬遷繼《春秋》作《史記》
《史記》的“通古今之變”
一、“原始察終”的歷史考察
二、“見盛觀衰”的史家眼光
三、“興壞之理”的理論探求
《史記》狀寫歷史的神來之筆
一、波瀾起伏的歷史場景
二、生動傳神的人物丹青
三、寓論於敘的史學方法
劉向,劉歆父子的文獻學成就
《吳越春秋》的史學價值
一、趙曄與《吳越春秋》的流傳
二、史料價值
三、編纂體例
四、歷史啟示
五、歷史文學成就
應劭與《風俗通義》
一、應劭和他的歷史著作
二、《風俗通義》的內容與價值
《漢紀》史論中的歷史思考
一、“通於天人之理”
二、“達於變化之數”
三、“故能達於道”
《漢紀》中的史學見解
一、史學的性質與任務
二、史學的社會功能
三、史書的內容與編寫原則
《漢紀》多樣的史論形式
中 編 歷史理論研究
《淮南子》的歷史思想-
一、天地之理:以道為本的宇宙觀
二、人間之事:體道而無為的社會歷史觀
三、往古與當今:對歷史階段性的看法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與大一統思想
一、宗教神學的天人關係論
二、大一統的政權理論-
三、三綱五常的社會倫理觀
四、三統循環的歷史演化模式
《白虎通義》中的國家學說
一、一統尊君的政權理論
二、等級嚴明的組織結構
三、尊尊親親的倫理秩序
四、集權帝國的政治職能
五、三統循環的歷史模式
王充的樸素唯物主義歷史觀
一、天地自然無為的天道觀和對天人感應說的批判
二、實知的認識論主張和對經傳虛妄諸說的質疑
三、今勝於古的歷史發展觀
壬符的字宙觀與治國思想
一、以元氣為本的宇宙觀
二、以德教為本的治國思想
仲長統的歷史觀與社會批判思想
一、理性的天人關係論
二、對歷史變化趨勢的探索
三、社會批判與改良構想
下 編 《漢書》專論
《漢書》的成就
一、第一部大一統的皇朝史
二、多種專史領域的開拓
嚴整的體例
實錄精神與正宗思想
一、實錄精神
二、鑑戒價值
三、宣漢與正宗思想
《漢書》寫歷史變化
一、“究其終始強弱之變”的撰述要求
二、“備其變理”的理論探索
三、重今略古的思想傾向
《漢書》中的天人關係
一、《漢書》中的天
二、《漢書》中的人
三、對天人關係的回答
《漢書》中的民族史撰述
一、民族歷史與民族關係的詳細記述
二、多民族統一成就的著力強調
三、民族關係的冷靜思考
典雅優美的歷史記述
一、語言典雅,長於敘事
二、刻畫人物,栩栩如生
三、廣收文章,為書增色
《漢書》的論贊
一、靈活的表述形式
二、恰當的評論總結
三、深入的理論探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