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劍角蝗

科氏劍角蝗

中文目名: 中文科名: 拉丁科名:

基本信息

編號:
1070

拉丁目名:

ORTHOPTERA

中文目名:

直翅目

總科:

蝗總科

superf:

ACRIDOIDEA

中文科名:

劍角蝗科

拉丁科名:

Acrididae

中文亞科:

劍角蝗亞科

拉丁亞科:

Acridinae

中文屬名:

劍角蝗屬

拉丁屬名:

Acrida

拉丁種名:

kozlovi

定名人:

Mishchenko

年代:

1951

中文名:

科氏劍角蝗

原始文獻:

in Bei-Bienko et Mistshenko, 1951. Opred Fauna SSSR. 40: 400.

國內分布:

內蒙古,寧夏,青海,陝西。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二卷 直翅目 蝗總科(四):220-221

返回前頁

外形特徵

雄性 體中大型,細長。頭鈍圓錐形,明顯長於前胸背板。顏面頗向後傾斜,顏面隆起明顯,在中眼處略寬,
科氏劍角蝗
中眼之下縮狹,全長具細縱溝,側緣明顯隆起。頭頂較長,自複眼前緣到頭頂頂端的距離等於複眼的最大直徑,頭頂中隆線明顯。觸角劍狀,基部數節較寬,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寬的1.5—1.75倍。前胸背板較寬平,溝前區同溝後區等長;中隆線和側隆線均明顯,側隆線向後明顯開張,兩側隆線間的最大寬度明顯大於最小寬度。前胸背板側片後下角較圓,不向後突出,側片的後緣平坦,無結節。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較狹,長為最小寬度的2.5倍。後胸腹板側葉分開。前翅發達,超過後足股節端部,頂端尖銳,基部具密的網狀脈,中脈域內閏脈明顯。後翅略短於前翅,三角形。後足股節細長,長為寬的14—15倍,內側上膝片略長於外側上膝片。後足脛節內側具刺23—26個,外側具刺26—28個,缺外端刺。跗節爪間中墊大,到達爪的端部。鼓膜片內緣直,角圓形(圖137b)。下生殖板錐形,上緣直,上、下緣成30°角,頂端尖銳(圖137c)。陽具基背片如圖137d;陽具複合體如圖137e。
體色 體常為草綠色,有時從複眼後方向後沿前胸背板側隆線具黃褐色條紋。個別個體枯草色。觸角淡褐色。後足股節黃綠色,略帶褐色,沿上隆線具不甚明顯的暗色斑點。後足脛節黃綠色或淺褐色,刺的頂端黑色。
雌性 體比雄性顯然為大。中胸腹板側葉間的中隔較寬,長為最小寬度的1.5倍。後胸腹板側葉間中隔寬,其最小寬度明顯大於長度。下生殖板後緣具3個突起,中突與側突幾等長。產卵瓣粗短,上產卵瓣上外緣和下產卵瓣下外緣均無齒。
體色 同雄性相似,有時在前翅的亞前緣脈域、肘脈域具淡黃色帶紋,中脈域具一列淡黃色小斑。
體長:♂35.0—39.0 mm,♀60.0—65.0 mm。
前翅長:♂30.0—33.0 mm,♀49.0—53.0mm。
後足股節長:♂22.0—23.0 mm,♀38.0—39.0 mm。

種群分布

內蒙古、寧夏、青海、陝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