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

“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陳列於2003年對外開放,當初僅展示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三大文化區塊的內容,且基本上以器物展示為主,缺少文化內容的解讀和器物圖示等方面的深化;原始生態環境等復原場景由於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缺乏聲光電等輔助手段顯得效果不佳。對普通觀眾來說,陳列展示如果沒有具體內容的延伸,就會因深奧變得枯燥,無法看懂,進而失去對博物館的興趣。

簡介

嘉興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2003年搬入南湖之畔的現址。館舍占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米,收藏文物近萬件,現有“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兩個基本陳列。其中“禾興之源”展覽以馬家浜遺址的發現為源頭,系統展示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這一發展序列,時間跨度達三千餘年。“沃土嘉禾”則詳細記錄了嘉興從吳、越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直到近現代的各個不同時期歷史,梳理了整個嘉興的發展過程。
而對長期以來一直關注博物館發展的觀眾而言,十多年未曾改變的展示內容和手段早已失去了新鮮感,會產生審美疲勞。即使對於展覽本身,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新的考古發掘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依然一成不變,必然造成內容、形式、信息上的滯後。因此,嘉興博物館在2014年對“禾興之源”基本陳列從內容和形式上都進行了調整升級。

展覽

改陳後的展覽展示面積860平方米,以馬家浜、崧澤、良渚、馬橋四大文化為主線,通過生活場景、房屋遺蹟和墓葬復原等方式,採用投影、動漫視頻等高新技術手段,結合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和研究新成果,合理地安排布局,有機組合了文物、圖片、造型藝術和信息裝置,做到“藏品展示立體化,版面形式多樣化,實物場景一體化,輔展手段科技化”,並適當增加了互動參與項目,以滿足不同層面客群的需求,向觀眾傳達更多的嘉興史前文化信息。
展覽共分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等四大單元,按照文化繼承與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展示。走進序廳,在高4米、寬6米的中國地圖上,投影顯現了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中心的北方區系、以山東為中心的東方區系、以關中(陝西)、晉南、豫西為中心的中原區系、以環太湖為中心的東南區系、以環洞庭湖與四川盆地為中心的西南區系和以鄱陽湖-珠江三角洲一線為中軸的南方區系等我國六大考古學文化區系,並標註了黃河中下游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重要考古文化遺址,突出了以環太湖流域為中心的馬家浜文化及遺址,既把握了全局又突出了重點。序廳左側的照片牆則向觀眾述說了考古工作的種種瞬間。考古是專家與古人的古今對話,因為專業性的緣故,對大多數人來說充滿了神秘色彩。用照片來表現這一對話過程,有助於讓觀眾了解考古工作的嚴謹,以及考古工作者風餐露宿野外考察的艱辛,讓人直觀感受到現在所了解的古代信息都是考古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結果。這樣的表現方式改變了過去只純粹以物、資料或裝飾符號的模式,使整個展覽氛圍變得活躍,而不再是抽象、靜穆、嚴肅。
第一單元為馬家浜文化展示區。馬家浜文化因嘉興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帶,距今約7000年,開啟了環太湖流域的文明化進程。單元第一部分用觸摸視頻介紹了馬家浜遺址的發現與命名及嘉興境內馬家浜遺址的詳細情況,海量圖片和信息一觸即可獲知。第二部分為“人之所居”。7000年前,嘉興地區是一片濱海沼澤平原,湖泊河叉星羅棋布,林木稀疏,水草豐盛,林間和沼澤濕地棲息著大象、梅花鹿、麋鹿、水牛、野豬及各類禽鳥,水中生活著龜、魚等各種水生動物。馬家浜先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繁衍的。各類圖片資料和動植物遺存展現了當時人們生存的水鄉澤國環境。遺址考古發現的各類房屋遺蹟和木結構建築部件,證明了馬家浜先民在7000年前便熟練掌握了榫卯技術。馬家浜居住房屋復原展現了7000年前古人的乾欄式房屋建築結構及定居生活方式。第三部分“漁獵稻作”用器物和圖片解讀介紹了馬家浜人採集漁獵、火耕水褥、飯稻羹魚等獲取食物的途徑。第四部分“裝飾之美”所陳列的馬家浜文化玉玦、玉璜、象牙梳、骨笄等各類用於裝飾、打扮的器物,反映了馬家浜人審美意識的加強,並在以後的漫長歷史歲月里演變成為中國傳統的裝飾品。第五部分“生命之旅”用骨架陳列和頭骨復原還原了7000年前馬家浜人的喪葬習俗和馬家浜人的樣貌。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分內容系根據2009年馬家浜遺址第二次考古發掘的新材料,邀請吉林大學邊疆考古中心對出土頭骨進行復原和人骨分析後增添的,讓人們能夠更加科學地了解、掌握馬家浜人的相關情況。
第二單元為崧澤文化展示區。崧澤文化以1961年發掘的上海市青浦縣崧澤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這類文化源於馬家浜文化,之後又被良渚文化所繼承,反映了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社會物質水平。展覽以實物、圖片、動漫視頻、遺蹟復原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了嘉興由馬家浜文化時期發展至崧澤文化時期的社會生活顯著變化。嘉興是崧澤文化的重要分布區域之一,雙橋、大墳、南河浜、王墳、仙壇廟等文化遺存的發現,對於認識嘉興地區崧澤文化時期先民的生產、生活,尤其是生產技術和信仰觀念方面的變化提供了新的線索。展覽重點介紹了嘉興地區的崧澤文化遺址、崧澤人的生活居住、社會等級分化以及審美情趣、藝術傑作等內容,用模型詳細展示了南河浜遺址、仙台廟遺址發現的房屋遺蹟,用大螢幕動漫放映了南河浜遺址同一位置在不同層面上的遺蹟變化,使人動態了解到南河浜村落早晚變遷的過程。對南河浜遺址不同等級墓葬及祭台進行圖示和平剖面圖解,則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到崧澤文化時期的社會等級分化和祭祀開始走向完備與規模化等細節。
第三單元為良渚文化展示區。由崧澤文化發展而來的良渚文化因1936年發現的餘杭良渚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長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距今約4300到5300年,已進入文明發展階段,是探討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內容。毗鄰良渚的嘉興,尤其是海寧北部、桐鄉東南、海寧、海鹽西北接壤地帶及嘉興南部、平湖、嘉善交接一線的良渚文化遺址分布特別集中,並散落著高等級中心聚落或高規格遺址,成為僅次於良渚核心區的良渚文化次中心區域。該部分陳列包括良渚文化的次中心、土地聚落、稻米之路、唯玉獨尊、在祀與戎等內容。桐鄉新地里遺址土墩及建築遺蹟的發現,海鹽仙壇廟遺址器蓋乾欄式建築圖案的出土及嘉善新港遺址古井的出土,說明了良渚人的土墩聚落生活方式。他們在墩上建設房屋,水井、墓葬等都圍繞或依託這箇中心分布。平湖莊橋墳遺址出土的組合式分體石犁是至今發現最早的帶木質犁底,反映了良渚時期犁耕文化的發達程度。提起良渚文化,人們通常會想起紋樣繁縟精美的玉文化、先進的制玉技術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工藝水平。展覽以圖解和實物陳列的方式展示了良渚玉器的製作過程和良渚玉文化的輝煌。良渚文化時期貧富分化開始趨於嚴重,復原墓葬中隨葬品的品類與數量的多寡,讓觀眾清晰地了解到良渚社會的貧富差距。此外,參觀者可以通過地圖示注的嘉興及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重點遺址分布點,觸摸了解嘉興境內良渚遺址及遺址的出土器物。
第四單元為馬橋文化展示區。繼輝煌的良渚文化之後,嘉興地區進入質樸、粗礪的馬橋文化時期。馬橋文化遺存因最早發現於上海馬橋遺址中層而得名,年代上緊接著良渚文化。馬橋文化遺址分布示意圖和2008年姚家村遺址出土的器物說明了青銅與印紋陶時代的到來,為古越文化的興起開創了新傳統。這一部分也是整個展覽的尾聲。
嘉興原名由拳,三國吳黃龍三年(231)因“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認為是祥瑞之兆,遂改為禾興縣,還於次年改年號為嘉禾。赤烏五年(242),為避太子孫和之諱(和禾同音),禾興縣又改為嘉興,嘉興之名由此始,嘉興的簡稱“禾”一直延用至今。嘉興博物館的史前文化陳列之名經過專家、學者多次討論商議,最終選定“禾興之源”,用意一目了然。改陳後的“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不僅在形式上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內容上有了更深度的解讀,還為近年來的考古新發現成果提供了展示空間。新的形式、新的內容和新的視角全方面、完整地展現、詮釋了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馬橋文化這一一脈相承的考古學文化和嘉興的史前文化序列,訴說了嘉興地區自有人類活動以來直到走進文明的史前往事,向社會公眾介紹了嘉興的史前文化信息,揭示了嘉興濃厚的史前文化底蘊,提升了展示效果,滿足了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